《道德经》“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该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

如题所述

意思是: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这就是说,你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也一定会失去应该失去的东西。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能有得。


出处: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道德经》

原文: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

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得与失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人类一定要正视自己的力量,一定要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符合自然规律,不要做出过激行为,否则绝对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所以修“德”是为修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拥有宁静的心境、超脱的人生,这也缺“德”不可。《道德经》德经部分,在经文中占了很大部分,这是修道的基础。


“道”是浑全之朴,“众妙之门”。“道”生成了万物,又内涵于万物之中,“道”在物中,物在“道”中,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都通向了“道”。

“道”不只是有形的“物质”、思虑的“精神”、理性的“规律”,而是造成这一切的无形无象、至虚至灵的宇宙本根。“物质”、“精神”、“规律”皆是“道”的派生物。 â€œé“”是先天一。

百度百科-道德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9
思维认可失,人习惯在失,被教育喜欢失,只认识失,对不失的情形不明白不认识。"失"就是失落,就是思维离开道,像风筝断了线,失魂落魄。这样的人"失"亦喜欢他(她),喜欢跟他(她)在一起。苦的人寻苦,也喜欢苦。因为被教育告之:人生来就苦。道家思想与之相反,是讲"人生来应该是甜",这是道的工,也是人应该做的工。
第2个回答  2019-07-25
《道德经》里面的所有语言都特别的经典和有哲理,这句话同样也是。
第3个回答  2022-03-26

原文:

故从事于道⑥者,同⑦于道⑧;⑨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得⑩之;同于失者,道亦失⑴之。⑵[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⑶

【注】

⑥道:修道。

⑦同:中国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六礼之一;每隔十二年,诸侯一齐来朝见天子,是为“同”。本处可译为聚集,符合。

⑧道:中庸之道,亦可取义道品。

⑨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王本原作“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帛书本及汉简本均作“故从事而道者,同于道”;据帛书本、汉简本及俞樾之说改。

⑩得:使……得。

⑴失:使……失。

⑵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王本原作“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帛书乙本作“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汉简本作“故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吾依汤漳平之说,从汉简本,且删去“故”字。

⑶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此语复见于十七章,且帛书本无之;马叙伦、奚侗等学者认为系错简重出,当删。吾亦以为舍之更佳;若留,可译作:道德欠缺者,难以取信于人。

【译】

因而致力于修道的人,更为符合中庸之道;致力于养德的人,更为接近高尚之德;既不修道,亦不养德的人,也会为道德所遗弃。

符合于中庸之道的人,必然能有所增益;背离于中庸之道的人,必定会有所损伤。

第4个回答  2019-07-25
也就是说,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有时候你失去得在另一个地方又补回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