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总会感到焦虑?

明明知道自己不会,但是就是提不起兴趣,时常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感觉到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

第1个回答  2019-06-19
焦虑是人在压力大时一种精神和情绪上反映。现代社会,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大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全国各地的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工作节奏快竞争力强,总感到稍有放松就会被淘汰,现在的90后不是另外一个称呼是“996”吗?还有购房压力,各地城市房价不断攀升,举自己和夫妻双方父母全家之力也只能凑付首付,每月还贷也是会让自己在工作上不敢懈怠,压力山大。成家后养儿育女,总感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国国情独生子女赡养老人问题也日益突现,一对夫妻最多可能面对八个老人赡养问题。种种现状怎么能让感觉不到压力,能不焦虑吗?焦虑是人在压力大时一种精神和情绪上反映。现代社会,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大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全国各地的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工作节奏快竞争力强,总感到稍有放松就会被淘汰,现在的90后不是另外一个称呼是“996”吗?还有购房压力,各地城市房价不断攀升,举自己和夫妻双方父母全家之力也只能凑付首付,每月还贷也是会让自己在工作上不敢懈怠,压力山大。成家后养儿育女,总感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国国情独生子女赡养老人问题也日益突现,一对夫妻最多可能面对八个老人赡养问题。种种现状怎么能让感觉不到压力,能不焦虑吗?焦虑是人在压力大时一种精神和情绪上反映。现代社会,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大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全国各地的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工作节奏快竞争力强,总感到稍有放松就会被淘汰,现在的90后不是另外一个称呼是“996”吗?还有购房压力,各地城市房价不断攀升,举自己和夫妻双方父母全家之力也只能凑付首付,每月还贷也是会让自己在工作上不敢懈怠,压力山大。成家后养儿育女,总感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国国情独生子女赡养老人问题也日益突现,一对夫妻最多可能面对八个老人赡养问题。种种现状怎么能让感觉不到压力,能不焦虑吗?焦虑是人在压力大时一种精神和情绪上反映。现代社会,来自工作上的压力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大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全国各地的高精尖人才的聚集,工作节奏快竞争力强,总感到稍有放松就会被淘汰,现在的90后不是另外一个称呼是“996”吗?还有购房压力,各地城市房价不断攀升,举自己和夫妻双方父母全家之力也只能凑付首付,每月还贷也是会让自己在工作上不敢懈怠,压力山大。成家后养儿育女总感觉不能输
第2个回答  2019-06-19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的内心容易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状态,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首先,在快节奏的生活下,人的内心是非常躁动的,生活的无奈与压力始终击打着他们脆弱的心。这是源于人们思维的一种焦躁模式,下面四种模式充分说明了人们的内心想法,请看下文讲解。

思维模式一:看待一件事非黑即白

中国有一种思想叫做中庸思想,意思就是看待问题一定要从多角度出发,不能一味地否定别人的观点,而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就是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可是非黑即白模式和这个思想恰恰相反,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全面的否定一切,要么是对的,要么是错的,不会有中间空隙。就比如朋友聚会,由于一些人的性格问题,比较保守,但到聚会上看到和自己所期盼的有出入时,这时他就会感觉到一切的事物都是不好的,心中的焦虑油然而生。并且想赶紧离开现场。这就是第一种模式。

思维模式

二:只看到事情消极的一面

经常焦虑的人,不会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从而对整个世界充满悲观心态。当一个人处于成功的边缘时,总会出现种种幻想,总而言之,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这种表现往往使得本人看不到自己成功的事实,总感觉自己的成功是侥幸的,是别人故意输给自己的。从而产生一种迷茫的状态,无法自拔。从部分牵扯到整体,从而对整个世界充满悲观心态,认为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不会走的更高更远。这种心态其实是很可怕的,只有自己调节。

思维模式三:一切事情都将会成为灾难

这种表现完全是自己的臆想所造成的。本来是一件芝麻小的事情,但就被自己无限的扩大化。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自己的肚子突然变大了,有点胀痛的感觉,然后自己就特别的不安,本来也没有做过什么但就是往那个方向想。经过上网查询肚子胀痛的原因,网上的东西,十有八九都是不咋正确的,可偏偏就会相信,结果自己就产生了各种想法,导致处于一种焦躁不安的现象,最后通过官方查证,结果发现不是那样的。所以,把一件小事无限的扩大化,就会成为自己的灾难。

思维模式四:情绪成为思考的杀手

情绪真的很重要,往往在重大事件中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比如一向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往往在重要的考试中失利,从而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不要让不好的情绪或者紧张的情绪而影响自己的发挥。一定要让自己的情绪带来正面影响,使得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状态。尤其是在非常正式的场合,不要出现让自己后悔的失误,正确控制情绪,切忌成为使自己正确思考的杀手。
第3个回答  2019-05-24
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那只是因为他们要求的太高了,或者就是因为事情没有做好,而让他们感到焦虑。
第4个回答  2019-06-20
以下是导致焦虑常见的因素

1. 自我矛盾心理

自我矛盾心理指的是心里想做,但又不去做的心理。

比如说你心里想上进,去学习,去运动,去读书,可却依然躺着玩手机,就是不行动。

想做的事有很多但就是不去做,怎么可能不产生焦虑呢?

2. 迷茫

不知路在何方,不知知己在哪,不知自我兴趣。

人一旦开始迷茫就会陷入焦虑情绪,痛苦万分。

处在这个阶段的人我建议是走出去多尝试,多听,多看,多交流,多体验,路是探索出来的,知己是寻出来的,兴趣是体验出来的。

3. 自我要求过高

适当的自我要求高,是属于上进,但自我要求过高,就会容易自我怀疑,导致产生焦虑。

自我要求过高者无论在什么地位还是赚多少钱,都很容易产生焦虑,因为这类人经常性的会对现在的自己不满意。

4. 过度求速度

对于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而总是追求快速完成,也是很容易产生焦虑的因素。

比如说赚钱,为了迫切提高生活质量,累死累活工作了几个月,可缺发现生活质量只有一小点的提高,这个时候因为与你期望的差很多,导致焦虑。

再比如说目标,类似画画,写作,某个领域的专家等,这些目标都是需要慢慢积累的,而你只坚持了几个月发现还是差很多,然后开始了焦虑。

越是求快,则越会焦虑,越是焦虑,做事更容易放弃,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根本含义。

5. 做事只看结果

比如说考验失败了,拼死拼活的做出了一款产品却只有一点点收益或无收益,再比如追求心仪人追求了很长时间却没有得到期望的结果。

做事的目的只注重最后的结果,那么他们无法感受当下,享受过程,所以一旦遇到不好的结果,就会产生焦虑。

若学会享受过程,那么就算结果是什么样,他们都能够欣然接受。

结语

每个人都会有焦虑,但是否能顺利摆脱焦虑,则在于心态和行动,出去旅旅游,爬爬山或其他户外运动,有助于保持正面心态。
第5个回答  2019-06-20
我想,这应该是本能吧。当我们感觉将要遇到或已经遇到危险时,就自然而然会焦虑。这个“危险”是广泛的,包括身体的和心理的安全。所以,焦虑是当我们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产生的情绪。这样说来,焦虑是很有积极意义的,那为什么还会有焦虑障碍呢?
首先,即使对焦虑障碍患者而言,焦虑也是有积极保护意义的。只不过是,要么因为外界威胁太强大,要么自身太弱小,需要以更强烈的焦虑反应,提醒我们自身安全受到威胁的程度。
其次,焦虑本身并没有什么,当我们因焦虑而焦虑时,可能反而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当焦虑产生时,不如试着首先倾听它在传递的信号,然后再思考如何应对。如果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就不妨让它焦虑着吧。试着与焦虑握手共舞,也许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