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阅读题

在鲁迅先生家里作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
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记得有一次谈到半夜了,一过十二点电车就没有
的,但那天不知讲了些什么,讲到一个段落就看看旁边小长桌上的圆钟,十一点半了,
十一点四十五分了,电车没有了。
“反正已十二点,电车也没有,那么再坐一会。”许先生如此劝着。
鲁迅先生好象听了所讲的什么引起了幻想,安顿地举着象牙烟嘴在沉思着。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的蒙蒙的小雨,弄
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
付钱。
……
有一天下午鲁迅先生正在校对着瞿秋白的《海上述林》,我一走进卧室去,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向着我,还微微站起了一点。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
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
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
鲁迅先生家生客人很少,几乎没有,尤其是住在他家里的人更没有。一个礼拜六的
晚上,在二楼上鲁迅先生的卧室里摆好了晚饭,围着桌子坐满了人。每逢礼拜六晚上都
是这样的,周建人先生带着全家来拜访的。在桌子边坐着一个很瘦的很高的穿着中国小
背心的人,鲁迅先生介绍说:“这是位同乡,是商人。”
初看似乎对的,穿着中国裤子,头发剃的很短。当吃饭时,他还让别人酒,也给我
倒一盅,态度很活泼,不大象个商人;等吃完了饭,又谈到《伪自由书》及《二心集》。这个商人,开明得很,在中国不常见。没有见过的就总不大放心。
下一次是在楼下客厅后的方桌上吃晚饭,那天很晴,一阵阵的刮着热风,虽然黄昏
了,客厅后还不昏黑。鲁迅先生是新剪的头发,还能记得桌上有一盘黄花鱼,大概是顺
着鲁迅先生的口味,是用油煎的。鲁迅先生前面摆着一碗酒,酒碗是扁扁的,好象用做
吃饭的饭碗。那位商人先生也能喝酒,酒瓶就站在他的旁边。他说蒙古人什么样,苗人
什么样,从西藏经过时,那西藏女人见了男人追她,她就如何如何。
这商人可真怪,怎么专门走地方,而不做买卖?并且鲁迅先生的书他也全读过,一
开口这个,一开口那个。并且海婴叫他×先生,我一听那×字就明白他是谁了。×先生
常常回来得很迟,从鲁迅先生家里出来,在弄堂里遇到了几次。
有一天晚上×先生从三楼下来,手里提着小箱子,身上穿着长袍子,站在鲁迅先生
的面前,他说他要搬了。他告了辞,许先生送他下楼去了。这时候周先生在地板上绕了
两个圈子,问我说:
“你看他到底是商人吗?”
“是的。”我说。
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
卖精神上的……”
×先生走过二万五千里回来的。
1.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

2.请结合句中的黑体词语,谈谈句子的表达效果。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
付钱。(第一个“嘱咐”和第二个“嘱咐”是黑体,还有第一个“一定”和第二个“一定”是黑体)

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鲁迅家的“商人朋友”的看法。

4.有人曾这样评价鲁迅:“……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恨黑暗有如憎恨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能从上文中找到这些“称呼”的证据吗?

第1个回答  2011-03-26
问题呢? 追问1.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请结合句中的黑体词语,谈谈句子的表达效果。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
付钱。(第一个“嘱咐”和第二个“嘱咐”是黑体,第一个“一定”和第二个“一定”是黑体。)

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鲁迅家的“商人朋友”的看法。 回答1.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1)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们坐小汽车回去,并嘱咐许先生付钱。
(2)鲁迅先生与我开玩笑
(3)鲁迅先生与“商人”的来往
2.请结合句中的黑体词语,谈谈句子的表达效果。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
付钱。(第一个“嘱咐”和第二个“嘱咐”是黑体,第一个“一定”和第二个“一定”是黑体。)
两个“嘱咐”和两个“一定”强调突出鲁迅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待人热情,对同志关怀备至。
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鲁迅家的“商人朋友”的看法。
“商人朋友”应该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工农红军,与鲁迅先生交往甚密。从文章结尾和鲁迅为他严守身份秘密可以看出来。
“商人朋友”充满革命的热情,见多识广。爱读书,鲁迅的书都读过。
性格豪爽,待人热情。从为别人倒酒,自己也喝酒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以上是我阅读后所做的答案。仅供参考! 追问4.有人曾这样评价鲁迅:“……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恨黑暗有如憎恨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能从上文中找到这些“称呼”的证据吗?
第2个回答  2018-03-20
徐发个广告发广告发
第3个回答  2011-03-27
lijkjk
第4个回答  2011-03-27
4.有人曾这样评价鲁迅:“……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恨黑暗有如憎恨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能从上文中找到这些“称呼”的证据吗?
第5个回答  2011-03-26
问题呢?追问

1.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请结合句中的黑体词语,谈谈句子的表达效果。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
付钱。(第一个“嘱咐”和第二个“嘱咐”是黑体,第一个“一定”和第二个“一定”是黑体。)

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鲁迅家的“商人朋友”的看法。

追答

1.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1)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我们坐小汽车回去,并嘱咐许先生付钱。
(2)鲁迅先生与我开玩笑
(3)鲁迅先生与“商人”的来往
2.请结合句中的黑体词语,谈谈句子的表达效果。
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
付钱。(第一个“嘱咐”和第二个“嘱咐”是黑体,第一个“一定”和第二个“一定”是黑体。)
两个“嘱咐”和两个“一定”强调突出鲁迅先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待人热情,对同志关怀备至。
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鲁迅家的“商人朋友”的看法。
“商人朋友”应该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工农红军,与鲁迅先生交往甚密。从文章结尾和鲁迅为他严守身份秘密可以看出来。
“商人朋友”充满革命的热情,见多识广。爱读书,鲁迅的书都读过。
性格豪爽,待人热情。从为别人倒酒,自己也喝酒这些细节可以看出来。

以上是我阅读后所做的答案。仅供参考!

追问

4.有人曾这样评价鲁迅:“……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恨黑暗有如憎恨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能从上文中找到这些“称呼”的证据吗?

追答

1 从鲁迅与我们交谈到深夜、与“商人”的交往可看出, 他是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是“同志”。
2 从鲁迅与我开的玩笑中,从与我们共进晚餐可以看出,他是我们的朋友。
3 从他叮咛许先生亲自送我们坐车走,并嘱咐许先生付打车费可看出,他是关爱我们的“父亲”。

至于“……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这两个称呼,从文字中似乎看不出来了。

才看见你的追问,回答恐来迟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