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候喝水好不好?吃饭时总是很渴很想喝水

如题所述

对肾不好,容易浮肿,再一个就是水喝多了就吃不下饭,影响营养吸收和健康,还容易引起水中毒,过量饮用却会导致人体盐分过度流失,一些水分会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使细胞水肿。开始会出现头昏眼花、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痉挛、意识障碍和昏迷,即水中毒。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大量喝水来减肥的方法是很危险的。 口渴时不能一次猛喝,应分多次喝,且每次饮用量少,以利于人体吸收。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 不能喝太多,尤其是睡前。 不能一次喝的太多。喝的太多会导致体内酸碱代谢紊乱饭前、饭后忌饮水 饭前、饭后半小时和吃饭时都不宜喝水。有些人用干馒头做主食时,用水就着吃;有些人吃脂肪多的食物时,总爱喝杯浓茶,以消解油腻;有些人尤其是小孩,吃饭时总喜欢边吃饭、边喝水。这些都是不符合饮食卫生的。因为,人的胃肠等器官,到吃饭时,会条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牙齿在咀嚼食物时,口腔分泌的唾液,胃分泌的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液等,与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这样,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就被消化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了。如果在吃饭前、吃饭时或饭后喝茶饮水,势必冲淡、稀释了唾液和胃液,并使蛋白酶的活力减弱,影响消化吸收,时久会使身体健康状况不良。 如果在饭前口渴得厉害,可以少喝点开水或热汤,休息片刻再进餐,就不致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了。 人在吃饭时,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和肠道中的消化液共同消化这些食物。如果一边吃饭一边喝水,会减少唾液分泌,并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 另外,胃液中含有许多胃酸,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吃饭喝水会冲淡胃酸,细菌繁殖易患肠胃炎。饭后也不要马上大量喝水,道理是相同的。 科学的喝水 每天至少1500毫升 喝水无论是对于健康人还是病人来说都太重要了,不仅可以促进毒性代谢物的排泄,还能减轻上呼吸道局部症状,而且充足的补液会让人身体、精神都好起来。在冬季,多喝水可以很好地缓解咽喉疼痛等症状。 现在到了冬天,大多数上班族都要接受双重“烤验”,在家有暖气,到单位有中央空调,在这种干燥闷热的环境下,如果少喝水或只是正常喝水都可能引起人体隐性脱水。隐性脱水可使人体抵抗力下降,精神萎靡。加之冬季室内局部空气不流通,病毒在单位体积内的浓度会增加很多倍,这时如果人体如果再处于隐性脱水状态,当然很容易“中招”了。冬天每人一天至少应保证喝1500毫升水,大约是6—8杯,具体的量要视自身情况而定。 每次要喝200毫升 也许是因为生活太忙碌,工作太紧张了,也许是因为喝水这样的问题实在是太小了,人们总是不加以重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口渴了才喝水,或者每次只是“蜻蜓点水”一样地喝一点。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正确。“事实上,人体中的物质75%是水,当人体失水量达体重的2%时才会感到口渴,也就是说当你感到口渴时,你的身体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状态了。”因此,应有规律地喝水。 不仅如此,规律性的喝水也并不是说每次只要喝一点就行,还有一个量的问题。“每次喝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好。一口口地喝,只有70%的水分被人体吸收,一次喝太多又会增加胃肠负担。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每次喝200—250毫升,这样才可令身体真正吸收利用。” 科学饮水时间表 7:00:早晨起来喝一杯淡盐水或凉白开水,可以补充夜晚流失的水分,清肠排毒。半小时之后,再用早餐。 8:30:到工作单位后喝250毫升水。清晨的忙碌使水分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很多,这时候补水特别重要。 11:30:午餐前忙了一上午也该休息一会儿了,午餐前适当喝点水有助于激活消化系统活力,但也不要喝完后马上就进餐。 12:30:午餐半小时后,可以少量喝些水。 14:30:上班前喝杯清茶消除疲劳,给身体充充电,这一杯水很重要。 17:30:下班前喝点水。忙了一天,身体里的水分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时候补水还能带来肠胃的饱胀感,减少晚餐食量,特别适用于想减肥的人士。 22:30:临睡前一至半小时喝一些水,但不宜喝得太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饭前、饭后忌饮水 饭前、饭后半小时和吃饭

时都不宜喝水。有些人用干馒头做主食时,用水就着吃;有些人吃脂肪多的食物时,总爱喝杯浓茶,以消解油腻;有些人尤其是小孩,吃饭时总喜欢边吃饭、边喝水。这些都是不符合饮食卫生的。因为,人的胃肠等器官,到吃饭时,会条件反射地分泌消化液,如牙齿在咀嚼食物时,口腔分泌的唾液,胃分泌的含有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液等,与食物碎末混合在一起,这样,食物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就被消化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了。如果在吃饭前、吃饭时或饭后喝茶饮水,势必冲淡、稀释了唾液和胃液,并使蛋白酶的活力减弱,影响消化吸收,时久会使身体健康状况不良。

如果在饭前口渴得厉害,可以少喝点开水或热汤,休息片刻再进餐,就不致影响胃的消化功能了。

人在吃饭时,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和肠道中的消化液共同消化这些食物。如果一边吃饭一边喝水,会减少唾液分泌,并冲淡胃液,而影响消化。
另外,胃液中含有许多胃酸,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吃饭喝水会冲淡胃酸,细菌繁殖易患肠胃炎。饭后也不要马上大量喝水,道理是相同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4-25
饭前喝水,饭后喝汤。有好处。我早就知道这个,但是你要记住,是饭后喝汤。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如血液、淋巴液以及身体的分泌物等都与水有关,水约占成人体重的60-70%。所以说水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而养成吃饭前喝水可让身体更健康哦!

1. 提高注意力:能帮助大脑保持活力,把新信息牢牢存到记忆中去。

2. 提高免疫力:可以提高免疫系统的活力,对抗细菌侵犯。

3. 抗抑郁:能刺激神经生成抗击抑郁的物质。

4. 抗失眠:水是制造天然睡眠调节剂的必需品。

5. 抗癌:使造血系统运转正常,有助于预防多种癌症。

6. 预防疾病:能预防心脏和脑部血管堵塞。

餐前喝水好,但勿喝过多

吃饭时间一到,食物尚未人口,胃就已慢慢分泌胃液准备消化食物,等食物经由口腔进入胃部,就可以立即进行消化作用。

如果在吃饭之前喝下大量的水,就会把胃液冲淡,削弱胃液的消化作用,使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容易导致肠胃疾病。

所以在正餐之前最好不要喝太多水,果汁或汽水等也应尽量避免。有些正在减肥的人,以为在饭前喝下大量的水,让胃有饱感,就可以减少食物进食量,达到减肥的目的,事实上这样反而会伤害肠胃。

食物在胃里的消化是靠胃酸起作用的,如果你吃饭的时候喝很多水,把胃酸稀释了,不易于食物的消化,食物消化不了,人体就很难吸收足够的营养,这样时间长了,不易于健康,所以最好在饭前10到20把水喝好,我老师是郑大学营养学的,以上都是他在课堂上给我们说的,比较实在,他告诉我们一天要喝好“八杯水”其中最重要的是早晨起床时喝一杯水,因为夜晚睡觉时,人体的代谢并没有停止,代谢的废物都停留在人体内,喝杯水能及时清理废物。喝好水,对健康很重要。听话,以后不能再在吃饭时喝水了。记住噢
第3个回答  2011-04-25
不能一概而论!有好有坏,因为所有的事都有正反两方面,也都是利弊大小的问题!

有助于肠胃的蠕动和体内垃圾的排出,还能帮助想要减肥的朋友减肥哦,因为饭前的喝水可以减少饥饿感,所以会减少食欲就会对想要减肥的朋友帮到忙哦!喝少许的谁还有利于胃酸平衡。这是好的方面!
不好
人在吃饭的时候,口中的唾液,胃中的胃液和肠道中的消化液共同消化这些食物,如果边吃饭边喝水,会冲淡唾液分泌,从而影响消化。同时胃液中还含有很多胃酸,能杀死食物中的细菌和病毒,如果喝水的时候喝太多的水冲淡胃液就会减少胃液的作用,对身体的免疫力也会有所减轻!所以不好。
所以综合大家的看法来讲饭前不意喝太多的水!所以我和大多数朋友的看法一样,饭前不宜喝水,但不是说不能喝只要适量就可以了!
这样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不然的话会很伤脑筋,反而是杞人忧天了 。
第4个回答  2011-04-25
许多人习惯于在吃饭时用水或汤送饭,但专家认为科学的方法是饭前饮水,“边吃边饮”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对身体健康不利。

科学研究表明,最好在饭前一小时分几次饮水,每次喝的量要少,理想的是一次二三百毫升,十多分钟喝一次。空腹喝下的水在胃内停留只有几分钟,很快进入小肠,被吸收入血液中,一小时左右就可以补充给全身的组织细胞。

专家认为,吃饭时喝少量的汤是有益的,但边吃边喝,或用水用汤送饭,这是个不好的习惯,因为这时大量喝水或汤,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而且水会冲淡胃液酸度,导致消化不良。由于体内水分达到平衡,吃饭时就可以保证分泌充足的消化液,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日本一些学者主张早饭前喝一杯开水。这是因为睡眠时的不显性出汗和分泌尿液,丧失了不少水分,起床后虽然无渴感,但体内仍会因为缺水而使血液黏稠。一杯水可降低血液浓度,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塞都有好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