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阅读答案

一、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这是与什么时候比较而言的?
2.请在课文中找出写捕鸟条件和捕鸟结果的句子。
3.摘录出描述捕鸟过程的一系列动词,并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4.第9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二、抓住关键词,品味语言
1.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去了。(肥胖,伏,轻捷,窜)
2.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低唱,弹琴)
3.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可)
三、有一次,寿镜吾先生让学生进行“对课”练习,他出了一个上联“独角兽”,伙伴们小声议论,准备对“四眼狗”,鲁迅连忙小声说:“不行,你看先生戴着一副大眼镜······”然后从容不迫地说出自己的下联“比目鱼”。
1.为什么对“四眼狗”不好?
2.对“比目鱼”好不好?为什么?

一、1、对第二段的内容而言的。
2、条件: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结果: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
3、动词: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捕鸟的过程,充满乐趣。
4、过渡段,承上启下。

1、肥胖、伏,拟人,以儿童的眼光形象地写出了蜜蜂忙于采蜜的可爱样子。
轻捷、窜,表现了叫天子动作的轻快、敏捷。
2、拟人的修辞方法,突出了百草园是我眼中的“乐园”。
3、冬天的百草园虽然无味,但也有有趣味的时候,用一个“可”字一转话题,也突出了这是个“乐园”。

1、因为先生戴着眼镜,如果对“四眼狗”,对先生就有侮辱的意思。
2、好,都是动物名称,都体现了动物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