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0后的离职率那么高?

江西一名19岁女子从事电商客服工作,但因态度不佳,被老板念了两句,因此递上辞职信。

不愿迎合。迎合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这里,可以把它称之为褒义词,大家都明白,现在的职场中,团队是需要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成目标。在工作安排和分配的过程中,有些上司难免说话会不是那么中听,会导致一些90后的人,由于个性使然,不愿意服从自己的上司和迎合自己的同时,结果在工作中就不会、不愿配合,次数多了,就会导致此种情况恶性循环,最后这种不会迎合导致自己最终的离职。追答

不愿迎合。迎合在很多人的眼里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这里,可以把它称之为褒义词,大家都明白,现在的职场中,团队是需要配合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成目标。在工作安排和分配的过程中,有些上司难免说话会不是那么中听,会导致一些90后的人,由于个性使然,不愿意服从自己的上司和迎合自己的同时,结果在工作中就不会、不愿配合,次数多了,就会导致此种情况恶性循环,最后这种不会迎合导致自己最终的离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1
要是这样看目前找工作的年轻人也是这样,他们对工作和所在单位感情几乎是没有的,不管是在这里工作了多少年,他们工作的目的纯粹就是为了福利和待遇,只要找到更好的那肯定会离职。

还有就是目前的工作自己期待的不一样,那么一些年轻的员工也会立刻走人。这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极端,那就是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境也是相对比较优越,人家并不是为了钱而工作,只是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

这两种极端都导致90后的年轻人离职率高,家庭一般需要钱的人眼中只有如何赚到更多的钱,家庭优越的只想自己过得开心就好,没有一种是对所在公司有情怀而愿意一直效力的,这就会令人觉得90后的年轻员工离职率高。

而恰恰90后大部分人都是在这两种极端之中,尤其是哪里给钱多就去哪里的员工。这个和当前社会离婚率高的现象很相似,但究其原因为何他们会变得这么的实际也有可能是目前社会的节奏快,年轻人的压力实在太大。

近几年不光是物价飞涨,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大幅度裁员或者采取了996的工作制,尽管已经被频繁地曝出来,可还是屡禁不止。只能说目前的就业环境并不是太理想,很多人觉得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都非常的辛苦,现在996的工作制在一些私企中已经成为的心照不宣的常态。要是同样这么辛苦但找到一个待遇稍微好一点的,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前者选择后者。

要都是这样做的话那自然前公司的老板会觉得委屈,但仔细想想也是无可厚非,毕竟谁都想让自己过更好的日子。可是婚姻来说,这样折腾似乎就不太合理了,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离婚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阴影。

现在的90后年轻人找工作频繁地离职只能说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他们选择离职也是走了正当的程序,也并没有做一些泄露公司机密的事情,所以也不能说他们这样跳槽不对,他们也只是希望自己付出有更好的回报。

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员工频繁地离职对公司的发展是不利的。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希望公司老板可以将心比心,对员工多一点人性的关怀以及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毕竟马云也说过,员工离职无非就两点原因,一个是钱给的不到位,另一个就是心理觉得委屈了。
第2个回答  2019-12-14
“90后”职场大军已经进入社会,然而近日一项调查数据显示,“90后”职场新人离职率已达30%以上。
  为什么“90后”员工离职率较高?一位企业负责人说:“我也看不懂‘90后’员工,他们很随意,说不干就不干,似乎根本就不在乎这两三千元的月薪。不少人还是差那么点责任心,他们只做喜欢的事,工作积极性不强,看上司不顺眼就辞职。”“90后”自我发展意识强,加之大部分人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经济压力小,在择业上越来越注重个人感受和兴趣,薪水并不是首要看重的因素。
  “90后”员工居高不下的离职率,让没做好准备的企业老板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难以适应。一家企业老总说起“90后”员工直摇头,“今年我们给40名新员工发了offer,报到那一天就来了17个,当时我就急了,有项目等着干呀,我们只好硬着头皮‘现抓’人,可是现招的人又不合适,我们还要再招。”另一家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招新人起码要增加一倍的量,比如计划招30人,通知报到的要达到60人,以防新员工因各种原因离职。”一家软件企业负责人给记者拿出了一份报表,今年招了42名“90后”员工,试用期离职的竟有22人,“离职率高得离谱,这是我们以往都没碰到过的。”

  钱不是问题 开心最重要
  目前就职于某化工企业的“90后”职场新人小范就有了跳槽的想法。7月初小范正式与单位签署了用工合同,然而转眼小范就对当下工作产生了厌倦。小范妈妈告诉记者,原本小范本科所读专业就是材料与化学工业,工作刚开始热情的确很高,但逐渐地似乎也是因为工作累,常常在家听到小范抱怨。采访中,小范妈妈向记者坦言,如今工作了两个月,小范的状态早不如开始时了。“他从事的工作类似泥土中的成分分析,我们现在和他谈工作,他就是不开心,经常喊很辛苦。”而对于小范提及的日后可能跳槽,小范妈妈给予了极大的宽容与支持。“工作重在开心,我们也不愁他养家,他工作好了,我们自然也放心。”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找到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1990年出生的小陈,在大四开学那天起就一头扎入求职的茫茫人海。在求职过程中,小陈得到机会在一家事业单位实习了一个月,但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节奏缓慢的工作,最终选择了一家意大利企业的销售岗位。“比起安稳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我更看重在工作中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我喜欢现在这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小陈的想法非常有代表性。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校园招聘业务负责人田如蜜介绍,在给毕业生做面试指导的时候,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目标都比较清楚。“比如说,某体育用品公司2012年招收的管理培训生,要去郊区工作,而薪水也并不是特别有竞争力。但是有些品牌的痴迷者、又热爱运动的学生,仍然选择这家公司,因为其办公场所内体育场、健身房、游泳馆一应俱全,这正是他们所看中的。这说明,‘90后’的自我意识非常强,自我认知也很明确。”

  支招:不能“说教”而要“感化”
  “90后”追求工作的弹性和灵活;比较自我、希望得到尊重,这也是“90后”毕业生总体的处事态度。这种不稳定的工作心态体现在“90后”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希望随时可以改变工作。
  这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挑战,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需要做出部分改变,更人性化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要让员工觉得自己是在做感兴趣的事情。而受访人士普遍认为,对于自己喜爱的工作,“90后”表现得“非常投入,一点儿也不害怕吃苦”。
  智联招聘网高级经理孟广建议,在管理“90后”员工时,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能“说教”而要“感化”,要充分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思路,好的想法要鼓励,错误的地方要引导,要让他们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融入”。这样才能引导他们发现企业文化中可贵的一面,并找到与他们价值追求一致的理念并随着企业一起成功。
第3个回答  2019-12-13
因为九零后的工作选择太多了,没必要在一颗树上吊死,可以做微商、开网店、可以考公务员事业单大国企、可以自主创业……当一个人选择多的时候,他就不会太在意手中已经拥有的工作,反正辞职了也能再找,何苦委屈自己呢?
第4个回答  2019-12-23
1、年轻人第一次上班,没适应过来

现在很多年轻人毕业后找工作很少会考虑去工厂或者工地了,多数人都会选择办公室这样的职场环境,但是职场上业绩压力很大,经常会出现加班的现象,有时候刚接触工作,能力跟不上业绩不理想,但是领导却是一直在给压力。年轻人基本上吃不了这样的苦,干一段时间就选择离职了。

2、工作没达到年轻人的预想

基本上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会把公司各种福利待遇和收入水平说得很清楚。虽然说的不假,但这些福利待遇基本上都是公司里面的大牛级别的人才拥有的待遇,一个新人刚入职场很少有能做到这种级别的,会有一种被公司坑了的感觉,拿不到自己期望的收入水平自然而然地就选离职了。



3、公司没把心思好好放在员工身上

有些公司走的就是流水线的模式,尤其是在销售类的公司,员工是一批接着一批的换,走人就立刻再招人,没有把心思放在培养员工的身上。很多员工来公司也做出了业绩,但是不适应或者别的原因走了,这样有很多之前的没拿完的提成也会被扣了,至于扣了的提成去哪里了?大家心里都有数,员工觉得在公司没有前途就没有了长期发展的打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