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课程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以上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量什么?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概括着学前教育课程最基本的特性,它决定着学前教育课程其他的基本特性。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是使学前教育课程实践保持基本方向和秩序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在不明确,至少是在不完全明确学前教育课程性质的情况下,进行着课程实践活动的。因此,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产生一些困惑。本文把学前教育课程置于人的终生教育和课程的整个系统中,确定了其性质:学前教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是适宜发展性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它标明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地位和价值取向。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对于我们正确处理学前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具有巨大意义。?第二,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迄今为止,我国的第三次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了20年左右的时间,应该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国家尚未制订出新的课程标准,广大学前教育实际工作者感到无章可循。特别是由于教育实际中多种课程价值观的存在,而且没有清楚阐明学前教育课程应该确立的最基本的价值是什么,更是让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这给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设置了障碍。因此,要改革学前教育课程,把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就必须明确学前教育课程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培养完整儿童,发展儿童主体性,两者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与此相关联的教育必然是全人格教育和儿童主体性教育。确立这一基本价值取向,有利于明确方向,纠正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某些偏向,充分认清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实际中存在的“主智说”、“专长教育说”、“个性发展说”和“做人说”的不全面性与不合理性,丰富“全面发展说”的内容实质。?第三,学前教育课程内容的基本特性有哪些?根基性、直接(表面)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是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课程内容具有了这些特性,才可能实现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这些特性是相互联系的。根据这些特性选编课程内容,形成学前教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根基性原则、直接兴趣性原则、人文性原则、情境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来源于学前儿童发展、情境和活动,而不是“知识库”。?第四,学前教育课程组织应遵循哪些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在学前教育课程组织过程中,必须充分认清相互作用原理、整体教育原理和环境陶冶原理,遵循生活化原则、活动化原则、游戏化原则、综合化原则、家园同步原则和师生同构原则。?学前教育课程价值的实现,有赖于课程内容为支柱,而关键却在课程组织。上述这些原理的和原则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课程真正适宜于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以上简单总结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应该指出的是,本文只是从性质、基本价值取向、内容和组织四个并非并列的方面,初步阐述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是否全面仍需进一步讨论。各基本特性之间的逻辑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理清。由于这些基本特性本来就是紧密关联的,要真正完全说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就本人而言,实属不易。当然,至于这些基本特性的内涵的界定准确与否,同样有待研究。?以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为题,本人有弥补学前教育课程史上理论研究不足的缺憾之心,更期望能对广大学前教育课程工作者走出误区、摆脱困惑有所助益,从而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健康、有序地走向深入做点贡献。但今天来说,选择这样一个题目来做,真有点“蚍蜉撼大树”之感。不过,总算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本来早应得到解决的最基本的关键性问题,也多少算是作了点思考。如果能因此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尽上“滴水之力”,甚至因为提出该问题而引起广大学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本人也就欣慰之至了。

  研究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也应是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理论研究者努力的目标和任务。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所谈毕竟只是一孔之见,难免剪漏不揣,错误不弃。因此,诚挚地希望广大同仁和专家不吝赐教,并深致谢意。

  当然,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特性只是学前教育课程特性中的一部分。至于学前教育课程究竟拥有哪些特性,有待于继续研究。这是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的需要,也是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需要,归根到底是学前儿童健全发展的需要。?在世纪之交,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将这场波及全国,影响到亿万儿童身心发展的改革引向何方,又如何引向深入,需要我们作出历史性抉择。对此,本人认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继续科学地研究学前教育课程的特性,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体系,通过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实践,培养出充分适应未来社会的具有国际性的中国儿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8
1.不只是关注儿童思维的结果,还要关注思维的过程.
教师除了检查儿童答案的正确之外,还必须了解儿童得出这个答案的过程.根据儿童当前的认知机能水平提供适宜的学习轰动;教师只有了解了儿童得出某一特定结论所使用的方法时,才有可能给儿童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
2.认识到儿童的自主性,积极参与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按照皮亚杰理论进行教学的课堂中,不主张给学生呈现现成的知识,二是鼓励儿童通过自发地与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去自主地发现知识。因此,教师不进行说教式的教学,而是提供大量各种各样的活动,使儿童在活动中与现实世界直接互动。
3.不强调对儿童进行成人化的思维训练。
皮亚杰把“我们怎样才能加速发展”这个问题称为“美国人的问题”。皮亚杰曾访问过许多国家,他认为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似乎对“运用什么技术才能加速儿童各个阶段的发展“这一问题最感兴趣。以皮亚杰理论为指导原则的教育方案也接受了皮亚杰的信条:与其过早地让儿童接受教学还不如不教;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对成人规则的肤浅接受,而不能达到真正的认知理解
4.成人发展进程的个体差异。皮亚杰理论认为,所有儿童按照相同的发展顺序经过各个阶段,但发展速度不同。因此教师必须尽力为每个儿童和各个小组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安排全班活动.此外,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评价儿童的学业进步时应当考虑每个儿童自己以前的发展状况,而不是根据年龄相同的同伴的成绩常模来衡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1
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
(1)促进儿童的身体素质发展
学前阶段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为人的健康体魄庭定基础的重婴时期。儿童身体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到儿童身体的发育,还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发展,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
学前教育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着眼于儿童身体素质的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合理安排营养保健和日生活,科学组织体育很炼,能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儿童的体质,帮助儿童获得基本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J惯,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白我保护的能力、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为将来成为体格健壮的社会成员打下基础。

(2)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研究表明,婴幼童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比如,婴儿2 3个月开始,可以发“啊”、“咦”的音,3个月时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岁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和方位:幼儿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研究发现,2 3 岁是个体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4 6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讲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 5--5岁半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年龄: 56 岁是儿童掌握词汇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习惯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在学前阶段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在这时期施以适宜的教育,个体对于某些知识经验的学习或行为的形成比较容易,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而如果错过了这-时期,在较晚的阶段上再来弥补则是很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学前教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儿童将来的认知、语言和智力发展水平。经教育者对儿童恰当的关爱、支持、鼓励和引导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其日后认知与智力的发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1
  1、学前教育的学习偏重于分析和理解

  课程内容丰富、贴近实际,许多问题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领悟,某些真知灼见要经过反复实践、认识才能获得,所以不能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死记硬背只是一种浅显的学习方法,本门课程应当着重于分析理解,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联系教育实际情况,有选择性、有重点地进行记忆。

  2、学前教育的学习更多地强调自学

  这门课课时较少,但知识容量大,往往是大学四年中只开一个学期,而学前教育内容比较集中而且广泛。在课堂上要当堂消化,吸收所学的内容往往是不可能的,教师讲课实际上起一个指引、示范的作用,真正要想学到知识还须在教师的这些指引下通过自学去获得。因此,师范生需要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
第4个回答  2021-03-07
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
1.过程性和经验性
2.启蒙性和潜在性
3.生活化和游戏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