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文 梵文 哪个更古老

详细的问题说明,有助于回答者给出准确的答案
两个答案居然相反,弄的我更不清楚了,拜托弄点可以考证的资料出来确定下啊

语言学公认的应该是梵文更古老,因为梵文是记录古印度思想的最古老文字,婆罗门圣典的《吠陀》就是以古代梵文记录的。号称梵天所创,只能供婆罗门祭司使用的宗教文字,并是官方通行的书面文字。

印度亚利安语由时间可区分为:古代(如吠陀语、古典梵语)、中 期(纪元前六世纪~纪元后十一世纪顷)、与现代(十一世纪后)三期。其中巴利语所属的「中期印度亚利安语」总称Prakrit语。Prakrit语的意 义,根据最通常的主张,是与Sanskrit(古典梵语)相对的语言。亦即古典梵语是根据「巴你尼(Panini)文法」人为规定完成的人工语、雅语、标 准语,而巴利语则是没有人为成份的自然语、俗语、民众语。二者同样渊源于古代印度的吠陀语及其他日常用语,因此有着非常亲近的近亲关系。

巴利文最早不过是种印度南方口语,其文字大部分都可以与梵文相通,不过是普通群众借用梵文来记录自己的方言而已。

回复 加内沙 及提问者: shellbloo:
对不起,我刚看到。我想可能在古代梵语与近现代梵语、梵文的文字和对其他语言文字的影响两个方面有不同理解,所以造成我们的答案分歧。

根据语言学研究,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古印度就有用古代梵文书写的宗教经典《吠陀》,里面记载了语言、词汇、语法的分析材料。同时还有对其进行诠释研究的《诠释篇》。其中最先分出的就是语法,在古印度人看来,语法是一切知识学问的基础。这些文献都是古梵语编写,但文字并没有统一,多是口口相传。公元前8世纪,古印度人利用一种从古闪米特人的天城体文字记录下来,这种文字记录的语言又与流行的口语柏拉克里特语有很大区别,这就是梵文文字的正式定型。
公元前600~300年,古印度的语法家巴尼尼,把前人材料整理概括,写出著名的梵语语法书《八书》,成为印欧语系最早的语法书。全书主要对象是梵语,但也兼顾其他地区的部分方言,常将吠陀语言与其他方言进行对比。公元前3世纪、2世纪,均有为此书做注解的语法专家。
由于梵语在古代都是上层社会使用,与民间流行口语差别很大,柏拉克里特语就有很多种,有语法专家将其中一种整理为摩呵罗什脱利文,为婆罗门教徒所使用;另一种由加达耶纳整理成巴利文,与公元前250年左右供佛教徒使用。这时候的阿育王的很多碑铭都是用这种文字。此外还有很多未经整理的语言分别成了各地的方言,其中包括后来定型为印度标准语言的印地语。
所有这样语言:印地语、各地方言语都和梵语、摩呵罗什脱利文、巴利文有亲缘关系。
所以,梵语和梵文都是最早的起源,“根据佛教历史的记载,梵文是在公元前2世纪才通俗化,所有的文字,发音等等才完成,”,应该是指巴利语和文字还差不多。不过,我们可以认为,从文字来讲,梵语专用的文字和语法是其他地方方言和文字书写的基础,而且当时由于佛教的分裂,使用书面梵语和巴利语的应该是同时。梵语经典多在北部地区流传,梵文书写的其他西域语言也常见于大乘佛教流行的地区。而巴利文书写的则局限于南印度和南亚其他地方岛屿。

参考资料:《语言学简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2-30
巴利文更加古老。

古印度的语言非常复杂,而在佛陀时代的摩歇陀国所使用的平民语文就是现存的巴利文。 古印度所使用的官方语言梵语,是在佛灭300年后才正式成立的。 所以在公元元年才会出现一切说有部(部派佛教)出现经典梵语化的阶段。

佛陀时代大约是公元前500年。成立梵语的完整年代是公元前2世纪。 梵语之前,古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古吠陀语。

在下是以梵语的正式完成年代为标准。 因为梵文的进化是由古吠陀开始。 相传是由梵天所创立的文字。但依照古奥义书的最早版本,并非用梵文记载而是古吠陀语。这证明梵文的体系并无出现。 其次,佛典有记载佛陀曾经反对把所使用的文字梵语化,这证明早期的梵语在佛陀时代就有了。 但这并非完整的文字体系。而且只有婆罗门才可以使用。 巴利语是一个通俗的民间语言,但根据佛教历史的记载,梵文是在公元前2世纪才通俗化,所有的文字,发音等等才完成,称为‘雅语’。

佛典的梵语化
公元五世纪初,在笈多王支持下,建立佛教大僧院于那烂陀。此事是一种象征,在佛教来说,是表示此统一国家出现的结果,佛教中心再度移到故乡摩揭陀。大乘佛教在这时期开始其根据地于恒河流域,有部虽然根据地犹在迦湿弥罗或犍陀罗,但已开始逐渐地再度进出此地区。之后,在公元七世纪时,中国留学僧玄奘法师所传的记载,那烂陀是大小乘兼学之地,这种状况是在笈多王朝时代所酝酿形成。
这时代的佛教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是与婆罗门教的竞争,并预料其事而从事于经典的梵语化。在公元前三世纪,梵语作为文化语渐已趋固定,佛典的梵语化,早在贵霜王朝与案达罗王国已进行。佛教比丘马鸣,同时为梵语宫廷诗的先驱,龙树的著作也是完全的梵语。这些外来人所建立的国家或处边境的国家,反而热望雅利安化,受其保护的佛教对此也只有赞成。但在二世纪顷的佛教,除了有部,或受其影响较大的一群大乘经典之外,仍有使用俗语,或混入很多俗语的不完整语(佛教梵语)的。
笈多王朝以梵语为公用语,使此倾向更激烈。为了与婆罗门教学对抗,以及能于中央取得权威而梵语化的佛教,给予婆罗门教学的影响固然增加,但背地里,对本身的反面也产生。原舍弃俗语主义是违反佛教的基本立场,并且与民众的距离拉远,和教学的专门化成正比更拉长。尤其曾批评过部派教学的大乘佛教,从此时起,急速成为阿毘达磨化,这时期决定佛教命运的重大规定现象。

参考资料:略述印度佛教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