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语不能完全取代汉字,而韩语却能完全取代汉字?

日语的假名是拼音文字,完全取代汉字会产生歧义,所以有常用汉字。

那为什么韩语就能完全取代汉字?基本上看不到汉字残留?

你好,我在网上找到一篇很好的文章,可以供你参考,希望你能满意我的答案.
西方的坚船利炮逐渐叩开了东方诸国关闭已久的国门。随着西方的侵略,西方文化也进入东亚各国,其文字也或多或少影响着东亚各国的文字。
早在开国前,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就与日本打交道,日本也吸收一些西方的文化。此时在日本流行学习西方文化的“兰学”,积极介绍西方科技。那些兰学家根据日语与西班牙、葡萄牙二语的某些相似性(一个此种元音与辅音之比基本为1:1),采用罗马字(Romaji,ローマ字)标注日语读音。如“铃木(すずき)”为“Suzuki”,“山田(やまだ)”为“Yamada”。在中国明清之际,也掀起一股“西学东渐”之潮。一些有识之士,如徐光启等,积极与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合作,引进西方先进文化。他们用拉丁字母处理了汉字注音中非常困难的切分音,使汉字注音更加方便。
开国(为了行文方便,这里统一用日本的“开国”来说东亚各国的类似情况)后,西方文化更进一步传入东亚各国,不同文化的斗争也日益明显,在文字方面也一样。

日本:“废止汉字”到“限用汉字”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经济文化发展迅速。针对汉字的弊病,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口头语与书面语一致的呼声。“废止汉字论”“专用假名论”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是有很深的背景的。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积极发展教育,但汉字难读、难记。日本人读汉字读法众多,非常复杂,有训读,有音读,训读又分本字训和熟字训,音读又分吴音、汉音和唐宋音等。如“人”,日语训读为“ひと”,吴音为“にん”,汉音为“じん”,另外,“一人”读作“ひとり”,“二人”读作“ふたり”;“春”可读为“はる”,也可读为“しゅん”;“间”可读做“あいだ”或“ま”,但“人间”应读作“にんげん”(吴音)或“じんかん”(汉音);同样为“行”,说“修行”时读作 “ぎょう”,说“旅行” 时读作“こう”,说“行灯” 时读作“あん”;“上”可读做“うえ”“あがる”“あげる“のぼる”“かみ”;“下”可读做“した”“しも”“もと”“さがる”“さげる”“くだる”“くだせる”“おりる”等。
还有许多汉字发一个音。如“国を治める”“身を修める”“税金を纳める”“刀を鞘に収める”中,划横线的部分都读“おさめる”。同样为“金品をおさめる”,当钱物归对方时,划线部分是“纳める”;当钱物归自己时,划线部分是“収める”。
第三,汉字数量庞大,而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汉字大约只有4000~5000个,其余的罕用汉字非常难以记住。日本大正、昭和时期一位词作者名叫“葛原しげる”,其中“しげる”若用汉字写为草字头加去掉中间竖线的“幽”,这种字决无他例。
第四,汉字形似字多,容易搞混。如“杨柳”的“杨”和“抑扬”的“扬”,乍一看很难分清。
第五,汉字笔划多。如“兿”(后简化成“芸”),看起十分繁琐,也不利于教学。
第六,汉字字体繁多。在日本,“様”有“様”(用于最值得尊敬的人物)“檨”(用于地位其次的人物)“様”(用于普通人)。
随着现代印刷业的发展,汉字的弱点越发明显。印刷工人需要在摆满活字的一侧墙边边走边看稿子,寻找需要的汉字(文选);之后还需把汉字按正确顺序排列好(植字);之后,还要把使用过的活字再放回原来的位置。这种工序非常麻烦。
甲午战争后,中国惨败。中国的衰落也使一些日本人产生了弃用汉字,“脱亚入欧”的想法。
但废止汉字论最终在日本碰壁。日本仍然使用汉字。在二战结束前日本曾使用4000~5000个字。即使二战期间日中为敌国,日本也未禁用汉字和汉语词。
只是在二战后,1946年,文部省公布了1850个“当用汉字”,1981年又公布了“常用汉字表”,以1945个汉字为“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且规定了汉字的读音(只可音读、只可训读、音训均可)。汉字受到限制。
为何日本会继续使用汉字,原因如下:
第一,汉字为表意文字,而假名为音节字母。表意文字可清楚地表达该词意思。如在拖拉机上装硫酸,上写“危”给人感觉肯定比“あぶない”或罗马字 “abunai”强烈。对英美人来说,许多人并不知道“graminivorous”是什么意思,但日本人肯定知道“草食性”的意思。
第二,汉字的表意性使日语避免了许多同音词带来的麻烦。如上面所说,“金品をおさめる”,如果“おさめる”不用汉字,是很难区分究竟是“纳める”还是“収める”。 同音词的存在使日语必须使用汉字加以区分。
第三,日本人一直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种崇敬之情,汉语词一直被认为比和语词品味更高,汉字自然比假名品味更高。如“今日(こんにち)”比“今日(きょう)”,“昨日(さくじつ)”比“昨日(きのう)”品味更高。甚至在正式场合尽量使用汉字。如一段招聘广告为:

事务経理多少 高卒年32迄·固给15万升,给年1赏与年2隔土休 歴持细面

这段话,只要是对日本汉字有些了解的,都能全部读懂。
除了限用汉字,文部省还公布了一些略体字和简化字,即“新字体”。如“体”→“体”,“国”→“国”。它们有些与中国简体字一样,有的不一样。如“艺”→“芸”,中国简化为“艺”。这样,日本基本克服了汉字难懂、难记的弱点。

韩国、朝鲜:“国汉并用”与“韩文专用”

《江华条约》签订后,列强对朝鲜侵略加深,朝鲜国内也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甲午战争后,朝鲜“独立”,于1898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此时,韩国国内的民主人士大力宣扬新思想,新闻业也迅速兴起发展。为了启发民智,宣扬平等思想,他们采取国汉并用文字政策,让韩文(??)与汉字混用印刷。这样吏读在事实上被废除,原来只有贱民与妇女使用的谚文被广泛使用。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日本吞并朝鲜,成立朝鲜总督府。总督府压制朝鲜语与韩文,甚至将其列入“外国语”。“三·一”运动后,总督府实行“文化政治”,允许朝鲜语与韩文存在。进入30年代,随日本日益法西斯化,日本对朝鲜的压榨也越来越深。总督府实行“内鲜一体”(内:日本;鲜:朝鲜),完全禁止使用朝鲜语与韩文,将日语定为通用语言。
二战结束后,朝鲜人民从日本的锁链中挣脱出来,社会上掀起了废除日语的呼声,与此同时,也有人提出废除汉字,专用韩文。随冷战加剧,朝鲜分裂为韩国、朝鲜,文字改革却仍在继续。
韩国的文字政策相对来说比较混乱。1948年10月9日,国会制定了《韩文专用法》,规定“大韩民国的公务文件一律使用韩文,但在一般必要的时期可并用汉字”。此时,学校中教授1000个常用汉字,但社会上却大量使用汉字。韩国政府与韩国媒体的观点常背道而驰。李承晚多次强调韩文专用,而新闻媒体则以“不应有无视传统和习惯的法律案”反驳。到了60年代,汉字教育引发的矛盾日益尖锐。直至1970年朴正熙强制实行“全部韩文化”,矛盾才有所缓和。
过了几年,韩国又开始恢复汉字教育,到了1975年,汉字教育恢复,汉字以括号内标注的形式标于难懂词语之后。到了1999年,金大中政府决定在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汉字和汉字标记。金大中说:“如果无视汉字,将难以理解我们的古典文化,有必要实行韩、汉两种文字同时并用。”但争议仍在继续。

专用者认为:
1) 学习韩字容易,学习汉字困难;
2) 现在国内基本使用韩字;
3) 北韩及世界其他国家韩族(朝鲜族)也用纯韩文;
4) 韩国是文盲率最少的国家之一,这应归功于韩文的简单易学。

混用者认为:
1) 汉字是韩国语的一部分,特别是学术语,如用韩文表达意思不准确。韩语中有70%的汉字词,且同音异义词相当多,如用韩文则表达不清;
2) 古代、近代史籍皆用汉字记载,汉字承载着韩国传统文化;
3) 汉字有利于大脑发育,适合计算机语言;
4) 为确保韩国国力不衰,在汉文化圈中有一席之地,也需汉字;
5) 韩汉混用可各自取长补短。

必须说明:这一时期的汉文专用者并不是主张完全废除汉字,而是认为目前使用的汉
字已足够。
虽然韩文专用带来了一些好处,但其缺点也不得不提出。第一,韩语中汉字词很多,如离开汉字、汉字词,正确理解韩国语无从谈起,还会造成词义混乱。如词语 “??”既指“故事”,又指“古事”“古史”“古寺”,还有“审查”的意思;词语“??”既指“固守”,也指“鼓手”。如全用韩文写,则需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该词意义,十分麻烦。第二,词语的意思概念传达不准确,构词力也大大萎缩,许多原本可派生的词只有造新词或音译;第三,汉字认识的缺乏使韩国人对古典文化修养欠缺,与传统隔离,使韩国完全脱离东亚文化圈,陷入孤立。
在朝鲜,由于是中央集权的政体,文字改革较顺利。金日成在1945年第一次指示北朝鲜xx党全部刊物停用汉字,后又指示慢慢停用,到1949年,朝鲜完全停用汉字。
但在朝鲜战争后,金日成看到短期内南朝鲜不可能并入,而当时南朝鲜仍混用汉字,故在朝鲜社会科学院指示“后代需要看懂有汉字的南方出版物及历史文献,所以需要教他们一些汉字”,故朝鲜在1954年设立汉字课至今。但朝鲜的汉字教育是作为外语教育的一部分,不纳入朝鲜语言文字体系。

越南:拉丁字母的使用

现代越南文字产生于二三百年前,最初由法国传教士根据拉丁字母所创。中法战争后,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只在名义上继续保留阮朝政权。法国殖民者强制越南人使用拉丁字母。在拉丁字母,不实用的喃字被排挤,但汉字仍保留着。
法国殖民者为何要强制越南人使用拉丁字母?原因如下:
一、汉喃字是越南与中国文化的纽带,废除汉喃字,也就切断了越南与中国的关系,使越南成为亲法的国家;
二、拉丁字母是法国使用的文字,让越南人使用拉丁字母,可以使越南成为一个法语国家。
但法国殖民者只对越南文字的变化起催化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越南进步人士对拉丁字母的推动。
20世纪初,越南进步人士成立“东京义塾”,向越南民众宣传先进知识。东京义塾成员认为启发民智必须通过拉丁字母,用拉丁字母教育民众,让大众有知识,以对抗法国殖民统治。
二战之后,越南掀起了独立运动,直至1955年北越独立。以胡志明为首的北越政府宣布废除汉字,使用拉丁字母。前南越当局也在法美压力下废除汉字。
越南废除汉字也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当时越南文盲率为90%,而用汉字得先会说汉语和认汉字,这样学汉字对广大劳动人民没实际意义,且在急需巩固社会主义的越南来说很难办到;还有,越南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使用汉字的文化政策根本无法实行:越南的国情决定越南的文字改革必须迅速。
现代越南文字是由26个拉丁字母组成,又根据语言需要创制了一些补充字母,它简单易学。它的使用使越南的文盲率迅速降低。但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越南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埋没,由于认识汉字的人越来越少。越南历史书只有靠少数翻译过的史料支撑,而大量史料则用汉字写成。越南人在生活中也离不开汉字,许多人家中都有“团结”等汉字书法,越南人结婚时也会在门前贴“囍”字。中越文化密不可分,现代越南语虽然易学,却对越南文化造成阻碍。且越南语中不同汉字的拼音经常是一样的。如“Thuong”有“受伤”之意,也有“疼爱”“商业”之意;“Tu”指“儿子”的“子”,也指“君子”的“子”,还指“死”。这样,一理解错,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中国:拼音化到简体字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列强侵略加深,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影响着中国的知识分子。在19世纪末便有人提出中国文字拼音化,即废除汉字,采用拼音。到了新文化运动时,钱玄同提出了文字改革,这一观点得到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的支持,甚至鲁迅先生也指责汉字为封建文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论调是可以理解的。后来,中国xx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曾实行过拼音文字政策,但未能成功。
汉字拼音化最终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有:
一、《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字的制定基本解决了汉字难读难记的缺点,而这是汉字拼音化存在的基础;
二、随王选院士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难题解决,汉字也跟上信息时代步伐;
三、过去中国为弱国,随中国重新开始富强,人们对中国文化恢复信心;
四、过去认为汉字为落后文字,而拼音文字为先进文字,但后来中国知识界普遍确立了“语言文字没有阶级性”的观点,汉字也就不存在什么先进与落后了。
但为何会出现汉字拼音化这种论调?这与汉字难读难记有很大关系。古代用直音和反切来标注字音,这需要在认识一定汉字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初学者根本无法施行,汉字急需一种新的注音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前后,人们制定了“注音字母”(后称注音符号),它对给汉字注音和推广“国语”起了很好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又拟订出《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经过反复审核和修改,于1958年2月批准推行,这样现代汉字注音体系正式形成。在台湾省,仍使用注音符号。
汉字除了难度,还难记,这点在说日本时已谈过。针对此问题,新中国公布了《简化字总表》,将大批复杂汉字简化,使其易学易记,这样使文盲率得到降低,书写速度提高,也相应提高了办公效率。
除了中国大陆,新加坡也使用简化汉字。台湾本打算使用简化字,但当蒋介石听说大陆使用简化字后,在“汉贼不两立”的思想下,停止了简化汉字的工作。到了八九十年代,虽公布了一批简化字,但在台湾省,基本上仍用正体字(繁体字)。
中国的文字改革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些问题:
一、随简化字地普及,人们对正体字的认识越来越少,不利于阅读古籍和与港澳台交流;
二、汉语拼音的出现解决了汉字的读音难题,但也出现了过分依赖拼音的现象。

拼音化及其利弊

说了这么多,我们发现,这些改革全部围绕着一个主题:拼音化。那么何谓拼音化?
顾名思义,拼音化是指表意文字逐渐向表音文字过渡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如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中国的甲骨文,都是表意文字。最早出现的表音文字为腓尼基的字母表,其出现时间晚于表意文字。
随时代发展,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出现了同音词,这时他们便使用同一种符号标记,如古埃及用“燕子”表示“大”,因为“燕子”与“大”同音。这种标记法出现后,虽然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字仍为表意文字,但已向表音迈出一步。
后来,随西亚、北非与欧洲交流增多,外来词也相应增多。此时这些表意文字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在古埃及,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后期有一著名女王克利奥帕特拉(即埃及艳后),在书写其名时,史官写下一些符号,然后用一个圈圈住。经后人研究,圈内文字虽仍为古埃及文字,但却是表示“克利奥帕特拉”的音。故圈内文字为拼音文字。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仍主要为表意文字。随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的没落,其文字的进一步发展终止。
古腓尼基早期也使用表意文字,且其文字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字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但到后期,其文字逐渐演变为表音文字,并传播开来,影响了古印度、古波斯、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以至整个欧洲。
和这些文明不同,中国自甲骨文诞生以来,文字形态几经变化,但仍为表意文字。这是由汉语的特点及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在最初时,汉语词为单音节词,如“目”“口”“手”“足”等,后虽有了些外来词为多音节,如“琵琶”“葡萄”“菩萨”等,但在古汉语中占少数。汉字适应这种单音节的特点,即一字一词。现代汉语虽多为多音节词,但除外来词外,大多多音节词可分解为与之相关的单音节语素。
还有,中国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且彼此差异很大,如北京话与广州话就差异明显。且各方言内部各次方言,次方言内部个土语间也有差别,如福州话与厦门话同为闽方言,但彼此间不能沟通。在东欧,俄语、白俄罗斯语、乌克兰语、波兰语乃至南斯拉夫诸语言间可以相互通话,汉语方言间的差异甚至大于了它们,而汉字成为维系汉语统一的桥梁。如在语言尚未统一的情况下贸然实行拼音化,则会造成汉语分裂。在古印度(仅说属印欧语系的部分),在雅利安人征服后,梵语成为最高等的语言。但随时代发展,不断从梵语中产生俗语,且各地区间的俗语不同。而由于印度文字是拼音文字,加剧了这种差异,最终导致现在印度语言众多,甚至一市一种语言。在古罗马,拉丁语为官方语言。今天的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均由其发展出来。但他们已经成为不同的语言。究其原因,是当时高卢、西班牙、意大利虽均用拉丁语,但属不同方言,各地区在使用时又考虑了本地区的语言习惯,加进了一些土语,然后用拉丁字母拼写各自的方言。随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地区语言发展更是分道扬镳。导致现在语言众多。
第三,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使用汉字,汉字承载着中国的过去。中国古代的各种书籍皆由汉字写成,有了它,我们才了解了孔孟之道,了解了二十四史,了解了诸子百家,了解了李杜三苏,了解了四大名著。拼音文字承载过去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很难读懂七八百年前甚至更早的作品,因为拼音文字随时代变化很大。如四世纪和八世纪的拉丁语差异就很大,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才能发现《君士坦丁赠礼》为教会伪造;美国人、英国人如不专门学习古英语,无法理解莎士比亚以前的文献,而中国人只要上完中学便能理解文言文。汉字的稳定性使其可穿越时代的界限,让今人理解古人的意思。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让人顿起《黍离》之悲。如贸然实行拼音化,就会使现代中国与传统文化割断。再过几世,恐怕汉字和中国文化只有靠商博良再世才能重见天日了。
现在,韩国、越南已看到废除汉字后的弊端。《朝鲜日报》发表社论说韩国人不认识汉字不是件值得骄傲的事,越南也在计划用两代人时间恢复汉字教育。汉字在那些国家重新恢复生命力。在中国,最新的教材大纲上也出现了认识繁体字和先学一部分字再学拼音的条文,这样,便可消除上文中提出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9
韩语分为固有词、汉字词和外来词。汉字词是根据中文的发音按照韩国语字母的发音拼成的。而日语虽然有很多汉字,但是它们的发音就不一定跟中文对应的字的发音很想有些甚至毫无联系。
第2个回答  2009-02-09
这你得问问世宗大王!他怎么发明的韩文字!
还得修正一下,在现代的韩语中是完全没有汉字的!不是基本上看不到汉字!
第3个回答  2009-02-09
韩国人虚伪 想创立自己的语言 所以不想用汉字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2
权威回答,韩语也不能完全取代汉字。

韩国的法律条文就充满了汉字,为的是消除歧义。

韩语和日语一样,完全取代汉字会产生歧义。

开始取消汉字,是二战期间的事情,韩半岛长期受日本殖民统治,因而萌发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提倡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因而开始废除汉字。

至现代,韩国对于汉字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必要时用,有文化的人一般也都认识。
朝鲜则坚决禁止汉字。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