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排骨汤应该用哪个部位的排骨?

如题所述

烧汤的排骨以肋排为佳,肉层虽薄但较瘦,油少,口感嫩,价格亦比小排便宜。

排骨的种类:

1、小排:是指猪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它的上边是肋排和子排,小排的肉层比较厚,并带有白色软骨。适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块。

2、子排:是指腹腔连接背脊的部位,它的下方是五花肉,片下的排骨长达30厘米,呈三角形斜切片状。子排的肉层很厚,隔着一层薄油还连了一块五花肉,油脂丰厚,肉质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适用于多种烹调方法和口味,只是口感略显油腻。适合炸、烤、红烧,长度以5~7厘米为宜。

3、大排:是里脊肉和背脊肉连接的部位,又称为肉排,多用于油炸,以肉片为主,但是带着排骨,除了增加分量让肉片面积显得更大外,油炸的时候也会增加大骨特有的香气,这也是炸肉排的特色。

除了油炸,也可以卤大排,但是卤之前要经过煎或快速油炸的程序,作用是封住大骨的血水,免得烹调过程流出,影响肉片和汤汗的色泽。适合炸、卤,如果炸要切薄一点,如果卤要厚一点。

4、肋排:是胸腔的片状排骨,肉层比较薄,肉质比较瘦,口感比较嫩,但是因为有一侧连接背脊,所以骨头会比较粗。

由于肋排比较大,所以一些店家会把它分割成腔骨、子排等,让顾客选购。例如片状的烤肋排,就是选用中段的嫩排。剁小块后挑出肉层较厚的部分可以用来蒸、炸、红烧,大片的适合烤。

扩展资料:

炖好排骨汤的小技巧:

炖排骨时,在锅里加入几块洗干净的桔子皮,可除异味和油腻感,同时,可以使你的汤味道更鲜美。

在煮时滴几滴香醋,可以加快骨头钙质的溶解,缩短烹饪的时间;同时可使排骨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利于吸收,营养价值更高。

放入沙锅的水需是已开的开水,并且最好是一次性地在锅内加足,在炖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加冰水,但可加少许开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各式各样的排骨汤(简单易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不同的排骨做法不同 介绍一道超美味的排骨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美味排骨汤有技巧 推荐四款排骨汤食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0

最好是选用排骨边或尾椎段。排骨汤之所以好喝,是因为熬煮出了排骨的骨髓和营养,因此可挑选骨头较大、肉质较耐煮的排骨,如尾椎段或肋排段。肉较多的里肌部位的排骨不合适熬汤。

做排骨汤的技巧:

一、去嘌呤:肉类含有较高的嘌呤,去除其的简单办法就是在煲汤前,先将洗干净的猪骨入沸水中汆煮3分钟后捞出,重新换过水后再开始煲汤,这样就可以去除90%的嘌呤。

二、除污物:猪骨入沸水中汆煮3分钟后捞出,最好用冷水冲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血污和脏物,如此,既可以使煲出的汤够干净,而且也可以让肉表面紧缩,耐久煮。

三、加足水:煲汤时要一次性加入足够的水,中途尽量不要再加水。如果一定要加水的话,也要加入热水。煲汤用水量一般是汤料重量的2.5-3倍,我一般是1斤的排骨用5~6碗水(大约1000ML~1200ML,4-5杯水)。

四、增香味:现在的猪肉都有着一股腥骚味,去除这股味道,有的喜欢在汤中加点姜片。但是我要推荐用海蛎干和老蛏干,会为猪骨汤带来出人意料的十分香甜的味道。

五、选容器:煲汤选用瓦罐或砂锅最好,不建议用金属锅。瓦罐和砂锅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六、盖紧盖:如此,才能不让汤汁水分流失快,且失去味道。

七、小火煲:煲汤的要诀是:武火烧沸,文火慢煨。小火慢煲,可以让食材的营养物质慢慢渗入到汤内。但是多滚的汤并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建议用电紫砂瓦甄,功率小,往往使汤汁处于沸而不腾的状态。如果没有电紫砂瓦甄的话,就用最小火慢煲。

八、有耐心:这无需多说了。我用排骨边在煤气灶上煲汤的话,一般一个半小时左右。如果用电子瓦甄,微火,两个半小时足够了。这里补充一句,排骨边不建议用电子瓦甄,容易脱骨。尾椎段则建议使用电子瓦甄。

九、后放菜和调料:尤其是容易烂的蔬菜,如,萝卜、西红柿、冬瓜等,得先让排骨熬煮约1小时以上后再加入。盐也要最后放。醋则例外。

坚持做到以上这几点,想不煲出好喝的排骨汤都难。这样煲好的排骨汤,不加任何蔬菜,只放盐,喝上一口,真是甘甜四溢,回味无穷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9

第3个回答  2020-06-24

第4个回答  2018-01-06

那种叫纤排也叫肋排,有脊椎骨的叫脊排。 
买的时候就说买净纤排,不要脊排
买的时候看一看纤排上的肉会不会太少,闻一闻有无异味,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