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的评分是否能够让人们认可?

如题所述

哈喽大家好。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雷波特。对于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关于豆瓣电影的评分许多网友看法不同。有人认可,也有人反对。

关于豆瓣评分,我们还是应该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今天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1,有些电影,因为褒贬一致,所以评分可信。

2,有些电影,因为受众面和体裁,所以评分不可信。

3,有些电影,因为带着你童年的回忆,所以评分五星。

4,有些电影,因为重名或者被认错名,所以评分一星。

5,有些电影,因为水军曾经卖力地刷分,所以评分恶心。

6,有些电影,因为用户针对个人却不针对内容,所以评分违心。

7,你可以通过豆瓣,找到一部电影,让你发现生命的意义。

8,你也可以通过豆瓣,找到一部电影,让你丧失生存的勇气。

9,没事多看评论,或许你就发现了,分数背后的真谛。

10, 你对电影的评价,不仅在于分数,也在于,你的心。

大部分时候我是靠豆瓣的评分来决定看不看一部电影。8.5分以上的没看过的不多了,有了果断看。8-8.5的有漏网的,果断或收藏看。7.5-8分的看看评价后决定,也看IMDB评分。7.0-7.5的,如果是国产的考虑下,国外的再去看看IMDB的评分,不高就忽略了。7.0以下的基本忽略了。下一部电影和看一部电影的时间比上面整个过程长多了,而且看了烂片的沮丧感是会蔓延的,所以必须慎重啊。

豆瓣评分个人总结有这么一个规律:评价高的未必有多好,但评价低的是真心低!

好啦,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但总体上来说,对普通观众而言,豆瓣电影的评分依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豆瓣电影的评分机制和国外的IMDB、烂番茄类似,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大众点评+加权评估”,理论上,这个评分是成千上万名网友对一部电影的“印象与评价”。

虽然,像时光网、猫眼、淘淘票这类网站都有类似的影视剧评分机制,但因豆瓣的建立时间较早,网友认可度较高,影视大神甚至导演、演员云集等优势,豆瓣电影的评分往往被认为,能够比较客观的体现出当前一定时期内,观众对某部电影的好恶程度。

豆瓣电影也曾对外宣称,正在不断升级和优化算法,识别“马甲打低(高)分”等行为,尽可能规避诸如“水军刷票”的行为。
第2个回答  2019-10-09
豆瓣的评分还是比较靠谱的评分网站有不少,很多都是买票平台,王婆卖瓜不用说了。

豆瓣作为第三方,相对靠谱些。

一直以来针对豆瓣的争议也是存在的,比如某些资本收买的在豆瓣根本实现不了口碑炸裂的情况。
比如前阵最出名的“逐梦演艺圈”还有中国票房第一的“战狼二”在豆瓣不过是7分左右。

豆瓣很多8分以上的片子,我们根本没引进。个人认为,如果你喜欢电影,可以去看看这些在豆瓣高分的电影。
第3个回答  2019-10-31

不知道有没有同学看过这部电影?之前看了这部片子,但觉得并不好看,8.3应该是有些偏高了。看了IMDB,评分也只有7.3 ,并不像豆瓣这样高(下图),似乎国内外评价差别还挺大的。

而且,在烂番茄上还能看到截然相反的短评,有的人觉得这是导演“令人满意的答卷”,有的却说这部电影"令人失望(disappointing)" (下图)

另一方面,豆瓣上同样8.3分的电影,比如国王的演讲,她,我都觉得挺好看的,IMDB也都达到了8分的水平。于是就想问,豆瓣电影的评分是否可靠?会不会存在一些国内外评价差异比较大的电影?

1. 数据概况

2. 豆瓣和IMDB的整体比较

2.1 整体分布比较

做出两者评分的的频数直方图如下,

可以发现

(1) 豆瓣和IMDB的整体分布相似,大致呈正态分布,说明使用的数据量基本足够。

(2) 豆瓣的高分区偏高,在8-10分的电影比IMDB多许多。

另外,我们还拿到了Metacritic (国外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电影评分网站,区别是有专门的电影评论家打分)的评分,

可以发现Metactritic的评分是关于5完全对称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分数是经过后期调整、加权的原因,而豆瓣和IMDB就很接近。

接下来,选取豆瓣和IMDB评分人数同时大于5000的电影进行比较 ,尽量保证评分具有参考性,不会因为打分的人太少,而使分数不客观。

2.2 分数比较

用X-Y散点图比较会较为直观,横坐标是豆瓣评分,纵坐标是IMDB评分,并做出两者的回归线和1:1直线(下图)。这里,回归线代表IMDB和豆瓣评分的大致关系。1:1线以上,为豆瓣评价低于IMDB的;1:1线以下,为豆瓣评价高于IMDB的,

散点图为交互式的,地址:http://lab.wentu.io/movie/wentu_movie_study.htm

可以发现

(1) 豆瓣和IMDB的评分高度相关。从回归线可以看出,两者评分高度相关,一个评分高,另一个也会高。也就是说,尽管电影评分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每个人对电影的评价会有所差别,但是放到豆瓣和IMDB的大用户量下,评分的大众性很强,国外和国内是很接近的。

(2) 存在一个低分区。从图中可以看出,确实有一些电影豆瓣评分偏高,图中已经标出,集中在[4, 6分]区间

然而,不可忽略的是,豆瓣和IMDB的打分机制是不同的 ——

- IMDB: 10星制

- 豆瓣: 5星制

当面对10分满分的时候,碰到一部好电影,我们很难直接给出10分的满分,给8分就很高了。而在豆瓣上,面对5分的满分时,给4、5分都是很容易做到的。因此,豆瓣的8.5+有可能和IMDB上的7.5+是对等的,两者的分数并不能像上面这样简单的相比,怎么办?

2.3 分位数(排名)比较

为了减小评分机制的影响,我们比较分位数(下图),即将电影按照分数排名,最高为100%,最低为0%,重新绘图如下。阴影部分为排名差值小于20%的区域,落在这个区域内的电影,可以认为豆瓣和IMDB的评价差异较小。

交互式图表地址: http://lab.wentu.io/movie/wentu_movie_study.htm

可以发现

(1) 两者评分依然高度相关, 回归线的变化在10%以内。也就是说,两者实际很接近,豆瓣的评分还是挺靠谱的。像最开始提到的白日梦想家,排名分别为89%和80%, 差别存在但是并不大。

(2) 尽管从回归线来看,两者接近,但有不少电影分布在阴影两侧,存在不少评价差异大的电影。比如美食祈祷恋爱、赛车总动员,里约大冒险等电影(下图),这是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下面我们具体分析。

3. 深入分析

3.1 电影类别的影响

像上面说的,发现美食祈祷恋爱、赛车总动员,里约大冒险的评价差异挺大。那么,有没有可能因为豆瓣上的用户比较文艺、小清新,所以对于爱情、动画类的电影,评价比较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26

1. 我们所讨论“评分”到底是什么?

拿刺客聂影娘来说

评分虽然不错,但能看到评价差异很大的评价,而且都有不少人赞

于是我们会问: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靠谱吗?上面这些人他们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是不是有水军?

然而,同样的评分,却发现其他的电影并不如此,比如我11

虽然也有好评、中评,但差评明显少多了

仔细观察,会发现两者的评分分布并不相同

● 刺客聂隐娘:同时有不少人觉得不错/较差,在1星和5星有不少的分布。

● 我11:大家都觉得比较不错,所以评分集中在了3星-4星

也就是说,尽管两者(平均)分数相同,但是背后的看法非常不同,评分差异很大,这也正好对应了上面截然相反的热评的情况。

我们可以用方差来衡量评分分布的差异,计算方法如下

也就是计算 评分偏离平均分的程度。下文使用标准差(STD),由方差开方即可。

用近几年的国内上映的电影,做出标准差(STD) - 豆瓣评分(Rating )散点分布图。为了便于比较,做标准差97%范围线。

可以看到两者STD差别确实很大。仔细看上面的评论,也能发现分歧的原因 —— 刺客聂隐娘因为画面水平和讲故事的水平相差很大,大家侧重不同,所以也就产生了评价差异。

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豆瓣评分,只是一个平均分,并不能反映内在评价差异很大的情况

另外,在这幅图上也能发现其他有争议、STD很高的电影,比如大鱼海棠、后会无期等等,这里不再赘述,具体分析可见[1]。

2.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什么?不妨从另一个例子来理解

这样其实大家也就明白了

豆瓣评分是平均分。当评分分布的差别很大的时候,这个平均分的意义就有限了,就像上面这个人均收入的例子一样。

不过,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豆瓣电影的评分有用呢?因为大部分时候,大家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都觉得好看/不好看),就像上面的我11一样。

明白这点之后,我感觉轻松了不少

因为以前我总纠结电影的分数。因为自己的看法和别人不同,所以担心自己是错的、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我明白原来还有很多人的看法和我一样(评分分布上那些打其他分的比例),只是人比较少而已。

单单谈论平均分高低的问题也在于此 —— 预先假设了对于一部电影,其分数应该是唯一的。但实际上,大家对电影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是说你是对的,那我就是错的。

3. 总结

最后,回答开头的问题 —— 你是否认可豆瓣的评分?

大多数时候,我是认可的,因为大多数电影,大家的看法很接近,平均分是很有效的。但是当内在评分差别很大的时候,平均分的意义有限,也就无从讨论对其认可不认可了。因为对电影的看法本身可以是多元的。

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帮大家更好的理解豆瓣评分呢?

一种可能的做法,是给豆瓣评分旁边加上一个小标签。比如,对STD特别大的电影,在旁边加个“分歧提醒”标签,注明 “这部电影的评价差异水平达到了前3%,平均分的参考意义较为有限”,进一步还可以分开展示好评/差评,向用户解释评价差异具体如何。这样或许能减少一些人们对(平均)评分的疑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