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电影的评分是否能够让人们认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1-26
一部电影在猫眼可能几十万评分,而且大多是观众顺手打的,然而豆瓣可能就是几千一万评价,还是不嫌麻烦专门去豆瓣网专门写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本身目的性就比较强且带有很大倾向,大众评价比自诩评论家靠谱的多。另外豆瓣现在有一个特别装逼的功能而且倾向性很强,捧美贬中的现象。说实话看电影评价还是看购票网站评价基数都不一样。豆瓣注册评价是单独的体系,购票软件看完电影顺手就评分了,这样的样本更具代表性。

所以对于豆瓣电影的评分,我觉得如果不是顶级特效在豆瓣想难高分,那么是真的很难拿到的,除了阿凡达之类有顶级特效的,否则其他电影基本没戏了。
第2个回答  2019-10-31
收视逆天,口碑却创新低,豆瓣的评分还能让人信服吗?
最近一直饱受争议,被网友大骂“毒瘤剧”、“毁三观”的《娘道》终于在卫视播放结束了。从收视率上来讲,该剧多次破2,可以说是2018年收视率最高的一部国产剧了。而且该剧的导演为了替自己的作品打抱不平,在微博上怒骂收视造假机构,因此从收视率来讲,这部剧的收视率是实打实的,不可能造假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饱受观众喜爱的爆款国产剧《娘道》,在豆瓣评分仅2.6分,实在令人大跌眼镜。甚至在豆瓣里还有人号召抵制这部电视剧,而理由无非是《娘道》里女主角身上到处充满着封建糟粕,到处喊着因为生了三个女儿不是儿子而对不起隆家,对不起丈夫。为了侍奉婆婆,自己的命自己的尊严都可以不要... ....
第3个回答  2019-10-31
电影打分的网站有不少,但是似乎只有豆瓣的打分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某部影片的命运,这是为什么呢?
在13年的发展史上,豆瓣被认为是文青的聚集地,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它的影视剧评分曾遭受过种种质疑,这些特定人群发出的声音无法代表更广泛的大众感受。然而,面对如今拥有2亿用户的豆瓣,你很难说它只代表小众人群了。
近些年来,豆瓣评分对中国影视剧市场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面向大众的推广资讯,还是来自专业评论者的深度解读,引用豆瓣的评分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事,就像国外的影评会引用烂蕃茄、IMDb的评分一样,这个评分不但反映出亿万观众的喜好,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影视剧品质所处的层次水平。
2018年2月19日,备受瞩目的舌尖3开播
豆瓣评分从8.7一路下滑到4.1
让主创人员十分尴尬
既没有什么官方的行业背影,也没有强大的财团支持,甚至连豆瓣的用户都认为这个平台是一个非常平淡的存在,并无风雷之势。那么,豆瓣的影视剧评分为什么会让人如此看重,甚至会让某些人紧张到要求豆瓣修改评分,甚至起诉豆瓣呢?
导演毕志飞因豆瓣对他的电影评分过低起诉豆瓣
相对透明的评分机制
如何评价一部影视剧的优劣,实际上是见仁见智的事,再好的电影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喜好,给电影打分的行为实际上更多地是反映打分者主观的观感和认知,并不能直接、真切地说明电影的品质,那么,这样汇总出来的评分是如何让他人认可的呢?
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豆瓣的评分机制,以及精密算法对不良因素的剔除。
粗暴透明的打分机制+清晰的打分区
第4个回答  2019-10-31
百度上相关问题包括豆瓣电影的分数和排序是怎么算出来的?有哪些豆瓣上评分挺高,但你看不下去的电影?有哪些豆瓣高分电影(8.0分及以上)实际上是一部观影体验很差的电影?等等,有兴趣可以进一步去研究。

回到问题上来,因为豆瓣是一个特定的标签化的社区,所以一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与这个社区的特质密切相关,也就是满足豆瓣style的电影评分自然容易高,这也是出现最开始这个几个问题的原因。在豆瓣电影评分会隐性关联这样几种因素,豆瓣电影用户特定审美诉求,影评人的基本诉求,电影风格化,导演风格,电影题材等。

首先是豆瓣电影用户,相较于猫眼电影等其他应用社区,两者用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豆瓣是偏精神消费,后者们是偏金钱消费。精神消费满足的是用户的一种精神追求,而猫眼等是更为普遍的大众的消费心理:娱乐。最简单的例证就是最近上映的《重返20岁》,豆瓣评分7.4,而猫眼评分9.0。豆瓣电影云集是对电影除了基本消费外,还怀有一份“情怀”的人,他们早已过了消费电影的阶段,已经过度到从电影中挖掘电影之外的价值层面,所谓的精神追求。

豆瓣用户看电影最大的乐趣可能不在于电影本身,有时候更在于看完电影后从诸多的影评中寻找共鸣或者互相攻讦。所以一部电影情节如果经不起推敲,剧情没有惊喜,没有话题性,唤不起影评人长篇大论的兴致,“索然无味”负分滚出电影界就是它的归宿,低分无疑。

电影的风格化(关于电影风格和风格化的区别,参见http://www.douban.com/note/480149262/)是在豆瓣电影评分中又一因素,比如《艺术家》用默片这样的风格化手段,其他风格化有歌舞剧(经典的包括《三傻大闹宝莱坞》、《芝加哥》等)、无厘头、暴力、情色、纪录片、写实等等。风格化就像是敲门砖,或者电影的铭牌,缺失了或者不明显或者用力不到位在豆瓣电影界都找不到牌位,注定孤老。

导演或演员风格是评分又一决定性因素。豆瓣影迷们能如数家珍地罗列出未来一年两年值得期待的导演、演员的电影,并且根据最美好的想象先入为主地给影片打上一个预置分,当然结果大部分电影都会让大家失望,但火热的争论骂战也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首先豆瓣影迷们会一致对外地与追求金钱消费的普通观影者开战,捍卫只有他们才可以批斗的导演和演员,接着就是残酷的内部撕逼大战。典型例子就是最近重新搬上银幕的王家卫先生执导的《一代宗师》(豆瓣7.6,猫眼6.8)。一般而言,经历时间洗礼的风格明显的大导演、实力演员的片子都容易获得个比较满意的分数(骂声抱怨声中)。卡梅隆、彼得杰克逊、蒂姆伯顿、迈克尔贝、科波拉、昆汀塔伦蒂诺、吕克贝松、大卫林奇、希区柯克、王家卫、李安、莱昂纳多、阿尔帕西诺、汤姆汉克斯等。他们执导或主演的电影,伴随着个人强烈的为影迷所称许的风格,让习惯怀念的人们(感性动物)容易给一个不错的分数(这是对他们既定成功的一种认可和赞许)。

电影题材是豆瓣电影评分又一重要决定性因素。电影首先是一种艺术,然后才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审美,导演总是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很多体裁是很难满足艺术上的追求,更多的侧重于满足大众需求。很多电影你笑一笑也就过去了,笑过后除了胃口大开之外空洞无物,甚至留下一些粗俗的标记。豆瓣的影迷是非常挑剔的,会像一名顶级解剖法医一样,里三层外三层把电影剖析完整,不能在骨肉里发现点极致的东西,比如智商碾压ta、画面吊炸天、to be or not to be这样的终极思考、罪恶之源、人类的劣根性、人性的优点、音乐美、画面风格等等,那必然低分无疑。而要想骨肉里能承载这么多东西,电影题材任重道远,它限制了导演和演员的发挥空间。

综上,我还是比较认可豆瓣的口味的。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着一部电影的评分,1000个影迷心中有1000部最佳电影,评分只能代表一个特定群体的显性群体意识,是否认可豆瓣评分不重要,如果你认可了,那恭喜你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家伙扯嘴皮子了,如果不认可那更简单,一切问题都可以用“关我屁事”来泰然处之,谁说豆瓣中的垃圾片就不好看了?
第5个回答  2019-10-31
现在的豆瓣已经沦为水军必争之地,评分并不是很客观,起码比起十年前是要差了很多。
这个问题要从豆瓣的评分机制说起。每个用户都可以给电影打1星到5星,1星等于两分。然后后台每天多次统计平均值,隔一段时间刷新一次。
但凡是这种“众评”网站,都绕不开恶意打分的问题。早期豆瓣水军不多,正经观众的打分占了压倒性的优势,所以评分比较靠谱。而豆瓣的影响力变大之后,明星工作室、电影公司等利益相关方开始花钱刷榜,拉低竞争对手的作品评分,抬高自家作品,麻烦就来了。
于是豆瓣出台了一些策略。比如说检测用户行为,排除部分明显是机器人打的分;新号一定时间内打分无效,对抗批量操作的水军;短时间内关闭某些作品的评分,待热潮退去再开放等等。
这些策略多半是隔靴搔痒,从未能完全解决问题。无论技术如何进步,至少有一个问题是豆瓣无法解决的,那就是粉丝团刷榜。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玩的就是粉丝经济。明星的真实粉丝,对自家爱豆作品的评分偏高也是人之常情,但这种现象成规模之后,就会将一些质量不高的作品硬生生拉到它不该呆的位置。
更要命的是,剧方和片方还在某种程度上鼓励这种行为,于是又惹出一群“自干黑”。自带干粮的黑榜用户,以前多半是正经用户,也是豆瓣权威性的主要来源。现在他们为豆瓣的乌烟瘴气感到愤怒,却用更激烈的手段(恶意差评)加剧了这种混乱。
自干黑的势力是如此庞大,以至于被恶意拉低评分的电影,其实比有意拔高的还要多得多!这就是题主感觉某些电影明明很好看,评分却低得一塌糊涂的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