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许鞍华电影《黄金时代》?

如题所述

叙事不清晰、线索多而乱。许鞍华拍摄《黄金时代》的时候就遇到这种诟病,这实在是不懂现代文学和现代电影,它们尝试还原现实的多种层面的复杂性,呈现一个同时代共生的众生相,而且每个人之间互相影响,但又并行不悖,编织成一个时代的网络。这种散文化甚至散文诗化的叙事形式,萧红、废名、沈从文等大家都很擅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许鞍华导演擅长在大时代里捕捉小人物默默无闻的灵魂。恰恰是那些默默无闻的灵魂,在大时代里安静的选择了他们的信仰,并为其安静的付出生命。 影片的故事中,三个主要人物:两个中文老师,一个游击队队长。他们的情感表达克制隐忍,就像影片伊始,面对男友(李锦荣)的求婚,方姑说:结什么婚啊,先活下去再说。
第2个回答  2019-07-22
《明月几时有》不是一部一般的抗战片,甚至不是一部一般的电影,不熟悉许鞍华的艺术追求的影评人难以理解是当然的。 对这部电影的几个误解,包括:一、主角塑造不饱满,主角不出戏。其实这部电影的主角是谁?不是刘黑仔和方兰,而是方兰的妈妈,叶德娴饰演的一个香港最普通不过的中年师奶。但她象征了一个普通人在大时代的觉醒过程,正是千千万万这种普通人,不喊口号、不信奉什么主义,却是抗战成功最大的牺牲者。明月几时有?明月有的时候,她们都已经化作了光复的山山水水。
第3个回答  2019-07-22
许鞍华导演出手的作品,自有其气质。《明月几时有》这部电影,像一幅油画,也像一首诗,不浮华,不矫揉,静水流深的故事娓娓道来,是一部佳作。许鞍华导演作为女性导演,有其细腻的情感表达,从来都不是大张旗鼓。
第4个回答  2019-07-22
如果要下一个定义,《明月几时有》树立了新的抗战片的典范,因为它实际上是关于人性的,关于乱世中那些最朴素的价值观的,摒除假大空,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实、诚恳和诗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