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辣汤有什么故事由来?

如题所述

袁世凯临终前要喝胡辣汤,刚出锅还没吃就挂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9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起源于河南中部,尤以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最为出名。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由多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头汤做底料的胡辣汤,其特点是汤味浓郁、汤色靓丽、汤汁粘稠,香辣可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河南及河南周边省份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
第2个回答  2019-06-29
因为其主料胡椒自唐代才传入中国,故尽管民间有胡辣汤创于周代和曹魏的传说,其产生的上限不应早于唐。胡椒是唐代才传入中国的。宋代一说就颇为可信,糊辣汤因是民间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据专家考证,糊辣汤的祖宗应该是酸辣汤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宋代流传甚广来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估计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因此糊辣汤在这两种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取酸辣汤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类恐怕是为了适应更多层次人众的口味和补气补虚,再辅以生姜、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辛香行气,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汤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时期,中原动荡,长江以北的河山多沦于狄夷之手。北宋定都开封,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民间小吃也随之兴盛,花样百出。《太平和惠民剂局方》等当时流行的医药著作都认为,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有益行气,故辛辣味食品颇为流行。一种结合了具有醒酒消食功效的酸辣汤的肉粥,成为胡辣汤的雏形。
第3个回答  2019-06-29
当时,宫中有位小太监,自幼净身进宫,因为善于揣摩上意、应对得体,深得宋徽宗的喜爱,十六七岁时,便成为皇帝的贴身太监。徽宗皇帝对小太监宠爱有加,特许他出宫游玩,顺便回家省亲。小太监是今天南阳一带的人,因此出宫之后向西而行,第一站就到了嵩山少林寺。作为皇帝面前的红人,寺中方丈对他热情款待,照顾极其周到。当他看到小太监面红耳赤、口唇干渴且饮食又少时,便奉上一碗少林寺的“醒酒汤”,小太监饮后直觉体气清爽,诸症若失,甚是高兴,于是连饮数日,临行时又向方丈讨要“醒酒汤”的方子,方丈即将此方赠与小太监。回家省亲之后,小太监继续南行,便来到武当山游玩一番,武当山掌门人见小太监食量很大,小便量多、大便腥臭难闻、身体消瘦,就为小太监准备了武当山的“消食茶”,小太监饮用数日之后,大便正常,形体渐丰,拿铜镜一照,面色也白皙了许多。小太监很是感激,又将此方讨来。
第4个回答  2019-06-29
追溯到宋徽宗年间,源于明朝嘉靖年间,之后花样不断翻新。经现代医学研究,胡辣汤具有消食开胃,化痰止咳,祛风祛寒,活血化淤,清热解毒,行气解疟,祛虫滞泄,利尿通淋,除湿疹、祛搔痒等功效。至今你若行走在河南大街小巷,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小小一碗胡辣汤,即能暖身驱寒,又风味独特,味美低廉,最终成为人们早餐时的首选。 逍遥镇胡辣汤的由来:明朝嘉靖年间,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道士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受逍遥胡氏之恩,遂将此方传授于胡氏。因此汤香辣味美,并为胡氏所经营,后慢慢被当地老百姓传称为“胡辣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