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胡辣汤的历史渊源

如题所述

明朝嘉靖年间,朝中大臣为讨皇帝欢欣,从一高僧处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品秘方献上,奏以烧汤饮之,皇帝品尝后龙颜大喜,遂命之为“御汤”。明朝末年,流落在外的御厨赵纪途径逍遥,看到东门紧邻沙河,舟楫驰骋,西门近依颍河,形势天成,两河逶迤东流,镇中寨堡坚固,乃地灵水秀之地,赵纪决计隐居。于是,皇宫秘方便流传此地。百姓们以此秘方所熬制的粥汤酸辣扑鼻,醇香四溢,俗称“胡辣汤”。斗转星移,岁月流逝,该汤越传越远,因盛于逍遥,故称为“逍遥胡辣汤”。
该汤以小麦面粉、熟牛、羊肉为主,佐以砂仁、花椒、胡椒、桂皮、白芷、山奈、甘草、木香、豆蔻、草果、良姜、大茴、小茴、丁香等近三十余种纯天然植物香料,根据不同的配比综合熬制而成,加入新时代创造出来的味精,适量的香油、陈醋,不仅香辣扑鼻,美味可口,而且具有健脾开胃、化痰止咳、祛风驱寒、活血壮骨、滋阴壮阳、清热解毒、提神醒目、利尿通淋、调中和气等神奇功效。
逍遥胡辣汤是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瑰宝,是中原民间饮食文化优秀品牌。为使逍遥胡辣汤这一闻名遐迩的风味小吃赐福后人,近十多年来,在西华县委、县政府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大批掌握胡辣汤手艺的百姓走出家门,外出经营胡辣汤,伴随着经营规模的发展壮大,逍遥胡辣汤产业迅速由河南拓展到全国各大、中城市,越做越强,逍遥胡辣汤在许多地方达到家喻户晓,被赞为“北京大碗茶,逍遥胡辣汤”。目前,全县从事胡辣汤经营者达5万多人,汤锅2万多人,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数百个大中城市,年纯收入达3亿元,仅逍遥镇就有胡辣汤经营者1万余人,汤锅5000多口,年创收1.2亿元。成为西华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成功途径。
2003年2月,由西华县人民政府主办、逍遥镇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逍遥胡辣汤美食节暨胡辣汤大赛”在逍遥镇成功举办,并成立了逍遥胡辣汤协会。同年6月,逍遥胡辣汤协会选派代表参加在厦门举办的全国中华名吃大赛,逍遥胡辣汤一举获得由中国烹饪协会誉名的“中华名吃”称号。2004年,央视七套《致富经》栏目对逍遥胡辣汤作了专题宣传报导。2005年《大河报》对逍遥胡辣汤连续3天作整版宣传介绍。2006年4月23日在逍遥镇又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西华逍遥胡辣汤美食节”。同时,还举办了胡辣汤大赛,53名选手现场比赛,并聘请省豫菜研究会、省烹饪协会、周口市烹饪协会专家现场打会,评出特等奖10名,一等奖20名。
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又对汤料传统配方,制作工艺进一步探索论证,科学分析,研制开发出“方便胡辣汤”、“水冲式胡辣汤”、“胡辣汤全味粉”、“十六香”、“美味香”、“豆沫料”等八大系列46个品种的胡辣汤系列调料,先后兴建了38家胡辣汤汤料生产企业。其中,“京遥”牌、“逍遥镇”牌、“龙亮”、“龙义和”、“逍遥香”牌系列胡辣汤料,先后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年产各种胡辣汤调料600万件,产值1.6亿元。目前,全省各大中城市超市均有胡辣汤料专营区,各县城、乡镇均有胡辣汤料销售网点,使千家万户平民百姓足不出户,自己动手就能品尝到色香味俱佳,风味独特的逍遥胡辣汤。 民国末年,因为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土匪的劫掠、军阀混战中的抓丁派役,使街市之中一片萧条,偏偏祸不单行,赵氏胡辣汤的掌门人又染上了“大烟瘾”。刚开始吸大烟的时候,他的家境还算不错,染上大烟瘾以后,很快就将本不殷实的家底挥霍一空。家里的人难以过活,无可奈何中,就将他撵出家门,任其自生自灭。
赵氏掌门人流落街头,便以赊欠为生,四邻街坊可怜他,偶尔也送他一些东西。但随着烟瘾加重,他很快便欠下了一大笔债,其中欠得最多的,是一个摆摊卖鱼汤和杂烩汤的王老汉。曾有一段时间,他下决心戒掉毒瘾,重操旧业,以便还清债务,但苦于手中无钱,买不来配汤的药料。有一位药房小伙计叫卫喜牛,在来自山西的龙义和药房做学徒,对他的遭遇很是同情,便根据他给的胡辣汤配方,悄悄地从药房往外偷点药料,让他做胡辣汤。这可以说是赵姓以外的人第一次得到胡辣汤的药料配方。
坚持了没多久,赵氏掌门人的烟瘾又发作了,这次比以前吸得更厉害,他觉得自己再也摆脱不了这个“魔障”了,就自暴自弃坐着等死。想到还有一大笔债务要还,他决定用胡辣汤的熬制工艺以及配方来抵账。他把胡辣汤的熬制工艺教给王老汉的儿子王国玉以后,身体已经完全垮掉了。临死的时候,他对王老汉说,胡辣汤的配料在卫喜牛那儿,然后就撒手尘寰了。后来王国玉从卫喜牛手里拿到了胡辣汤药料的配方,成为民国时期最有名的逍遥镇胡辣汤师傅。
解放以后,国家对手工业和工商业进行改造,逍遥镇将这些有手艺的厨师召集起来成立合作社,让每位厨师献艺,并根据厨艺的水平发给工资。在这些人中就有制作胡辣汤的高手——王国玉。厨师们在献艺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很快就掌握了胡辣汤的制作方法,其中水平最高的当数程金玉。据侯克全先生说,后来做胡辣汤比较有名的,像张姓、高姓、杨姓等,都是在那时的合作社里学到的手艺。之所以侯克全先生知道这么多胡辣汤的故事,是因为侯先生的父亲与王国玉、卫喜牛以及程金玉等人交好,他小的时候听几个大人闲聊中记下的。
春风拂面乐逍遥
胡辣汤的真正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据逍遥胡辣汤协会秘书长刘建伟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逍遥镇胡辣汤又出现了勃勃生机。刚开始的时候,逍遥镇的人还没有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阴影中走出来,只有当地的回民偷偷地做出来卖,还提心吊胆。渐渐地,其他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利益,就有人开始走出家门,将逍遥镇胡辣汤的牌子挂到了外地区,先是漯河(距逍遥镇最近的地级市),然后是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再后来,北至黑河,南到海口,西至天山,东到大海,逍遥镇胡辣汤已遍布全国。
逍遥镇政府于2003年2月15日成立了“逍遥胡辣汤协会”,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协会,将逍遥镇胡辣汤以标准化的连锁经营模式,做成真正的河南品牌,改变胡辣汤在人们心目中的地摊儿形象,让更多人去了解它、接受它、喜欢它。
据悉,“逍遥胡辣汤协会”正在注册“逍遥镇胡辣汤”这个商标。因为已有人抢注此商标,逍遥镇政府正与对方协商解决。我当然希望他们能够获得“逍遥镇胡辣汤”这一商标,因为不管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这商标都应该属于他们,任谁也不应该夺走。 胡辣汤由来:传说大明朝嘉靖皇帝年间,皇上忙于修道,欲图长生不老,内阁大学士严嵩严阁老为取悦皇上,便拍人四处搜寻秘方,不意间在一个世外道士的手中求得一方,据道士讲,此方可以延年益寿,严嵩遂献此方,御膳房照此方熬制成汤,嘉靖皇帝服用后,口爽气顺,精神焕发,甚觉此汤精妙,于是龙颜大悦,遂赐名“御汤”,又因在此汤中,御膳房特意加入了人参等名贵补品,又名“金汤”,真可谓“宫廷玉液汤”,那是只有皇族才有的口福!明末,清兵入关,御厨赵杞携带此秘方逃至中原名镇逍遥镇,不忍此汤失传,遂传于当地居民。自此之后当地人代代相传,视如瑰宝,又经多方演变改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餐桌上的珍品,因此汤香辣开胃,后慢慢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胡辣汤”。
胡辣汤轶事:传说糊辣汤曾治好了明代著名清官于谦的伤风。“粉身碎骨浑不怕——于谦纪念馆”纪念文选记载:于谦做河南、山西两省巡抚,驻节开封。有一年他过生日时,正好在郑州视察,便按节俭惯例,找到了一家“胡记”饭铺,喝了一碗热辣辣的汤,度过了生辰。这别具风味的生日食品,使于谦深深地记住了它的佳美滋味。
有一次,于谦出巡山西归来,路过郑县(现郑州),由于路途劳顿,公务繁忙,染上伤风病了好几天,也不见好。一天晚上,于谦突然想起了“胡记”的汤,就派人去买。“胡记”的掌柜一听是尊敬的于巡抚要吃,就放足佐料,精心制作。于谦吃过之后出了一身大汗,第二天身轻体健,伤风竟不知不觉地痊愈了。于谦就封了白银十两,答谢胡掌柜的治病之恩,并建议该汤以胡姓命名,从此这个汤就变成了“胡辣汤”。
清朝以后,郑州卖胡辣汤的多了。但由于清朝是满人建立的,民间不敢多说“胡”字,汤看上去又呈糊状,“胡”和“糊”同音,所以胡辣汤后来又改成了糊辣汤,并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糊辣汤已经习惯的被称为胡辣汤,又美名曰:“宫廷御锦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