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的 寿镜吾 章太炎 藤野先生 ,各具有什么特点?

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要求:一针见血,不要扯废话,要扼要全面!!!

从进三味书屋算起,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毕业,鲁迅的求学生涯大致为18年。这之间,既学文又学理的鲁迅接触过多位先生。但后来,能够引起鲁迅绵长思念的,仅有寿镜吾、藤野严九郎、章太炎三位。这三个人物,在鲁迅笔下写得各有特点:
寿镜吾是鲁迅小时侯在三味书屋的老师,他为人方正、质朴、博学;在当时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既和蔼又严格。但在封建社会里,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结识了的日本老师,他对事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治学严谨、生活朴素,对弱国学生无民族偏见,更是对鲁迅很关怀,常常给予鼓励。
在鲁迅眼里章太炎是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鲁迅十分钦佩他反对清王朝的革命精神,可以说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饶”的革命家,他平易近人,民主的作风和态度。
在这三位中,鲁迅最倾深情的是藤野先生。
尽管这三个人物在鲁迅笔下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但他们都有着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相同点,其中给鲁迅很大的教导和鼓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2-26
鲁迅只写过三位老师: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他们在鲁迅的笔下各有特点。
对于寿镜吾,可能许多人会联想到一位教学呆板、思想封建的老“宿儒”,因为我们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很自然地塑造了这么一个带有读者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私塾先生。但是,如果鲁迅对寿镜吾充满反感的话,他为何又说寿镜吾是一个“极方正,质朴”的人呢?这难到是反语?不!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想作者只是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他对寿老先生不仅无憎恶之情,反而还抱有一种尊敬。因为在寿镜吾的人性上,有许多闪光点,但这在课文中都没有提到的。寿老先生是一个极简朴的人,他和儿子共穿一件长衫,谁出门就穿上它。寿镜吾还很富有同情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有一次,鲁迅的父亲病了,寿老先生就不辞劳苦的帮鲁迅买药。还有一次,他乘船遇着大风雨,船篷给吹了去,船家想去捞,寿镜吾阻止道:“那样会很危险,我赔你船篷的钱吧”,然后他真的给了船家一些钱,那位船家感激不已……这些都给鲁迅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看出,寿镜吾并不是一位只懂得讲“之乎者也”的老儒,并不是像那些封建文人外表看起来温文尔雅,其实只是一个草包。当然,寿老先生的教学方式并不大好,可是从他的年龄、环境等方面来考虑,我们不能对他有多大要求。
章太炎,“他是一个有学问的革命家,其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比在学术史上的还要大”。他的性格特点,可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早期的他,敢于斗争,以笔为武器,痛快淋漓地写自己的爱和憎,他的斗争精神“所向披靡”,甚至令鲁迅“神往”。但他的后半生却归于淡泊之中,与世无争的处世做人态度,完全和时代隔绝了,从而致使当他逝世后,为“大多数人所忘却”,——呜呼!
藤野先生,得到鲁迅高度的评价:“在我所认为我师的当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我们从中可看出藤野先生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要不然,怎么能使这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永远眷念呢?的确,他的真诚、直率、热情令人喜爱;他的对于一个弱国的关心,更使人敬佩。他在学习上、生活上对鲁迅的关怀,即使是一点一滴,也能温暖着那一颗失落的心。可以说,藤野先生是一个有着崇高的人格、高尚的品质的普通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俭朴的生活不仅永存在作者的心中,也令我们这些学子难以忘怀。
第2个回答  2013-03-09
 鲁迅的三位尊师

  关于寿先生,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
  就是说,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且关心学生,乐于助人

  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鲁迅说“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鲁迅认为:“他对我的热心的希望,小而言,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这说明藤野先生对科学严谨求是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还有对外国留学生的一视同仁,无狭隘的名族偏见
  章太炎先生在上海爱国学社任教,结识邹容、章士钊等。五月,邹容写成《革命军》,章太炎为其撰序,并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与改良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鲁迅留学东京时曾师事章太炎,受到章太炎较深的影响。他对学生要求严格,章太炎老师知识渊博,思想开放,进步

  从鲁迅先生与他的三位老师之间的关系来看,鲁迅尊师,便尤其重道,这既是他尊师的标准,也成为后来为师爱生的准则.
第3个回答  2013-03-16
寿镜吾是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他严厉、方正、质朴、博学,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
章太炎是鲁迅先生景仰和尊重的老师,他思想激进、气度潇洒、知识渊博。
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老师,他朴素、认真、严谨、真诚,对中国人无偏见,也深为鲁迅所敬佩。
第4个回答  2013-03-04
寿镜吾老先生是鲁迅先生的启蒙师,高瘦且须发皆白。不拘虚于旧时私塾师傅的章法,使鲁迅先生幼年就颇受魏晋风骨的影响。

章炳麟先生是鲁迅先生留学东瀛时教授其“小学”的老师。章“疯子”的性格鲜明,虽晚年渐入颓唐。但是鲁迅先生给予他高度评价,可见其在章炳麟先生逝世后写的《记太炎先生二三事》等。我个人喜欢章炳麟先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的老师,严谨公正。我想,正是他使鲁迅先生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一直很勤力。据说,在鲁迅先生西三条的“老虎尾巴”就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