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有感-450字

如题所述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者:孟子(约前372——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他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暴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形成了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有“亚圣”之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这篇文章自古以来都是儒家必读经典,解放后历次被选入中学教科书。它是特殊性与普遍性完美结合的代表作品。其主要的特点是:首先是其思想性强,寓意深远。它告诉统治者要“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崇尚儒家学说的封建王朝之历代新君“大赦天下”,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浮舟,亦能覆舟”等,这无不重视人的重要因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里的“人和”是指团结、求大同存小异:“道”是指统治的方向、方法和道理。其次是其文学性强,言简意赅:一、作者经过精雕细刻,恰倒好处。增之则累赘,删之则意疏;二、骈散结合,琅琅上口。阐述观点用骈句,分析论证用散句;三、例证、类比推理的完美结合。既通俗易懂,又韵味无穷;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阐释主张,语言简约,达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四、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起承转合,行文流畅,过渡自然,一气呵成;五、对比强烈,形成反差,褒贬适宜,泾渭分明。“环而攻之”与“委而去之”,“天下顺之”与“亲戚畔之”……,其韵味无穷,无不突出了“人和”与“道”的重要,更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集中反应。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去思考,面对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特别是面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兜售其“自由”、“人权”的单边主张,大有一统天下之野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它可以狂轰南联盟,审判米洛舍维奇;可以滥炸伊拉克,逮捕萨达姆。侯赛因;可以支持以色列,软禁阿拉法特;可以干涉北朝鲜,制造“威胁论”;……。一言以蔽之,“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只要有霸权主义,世界就不会安宁;只要有强权政治,世界就没有绝对的人权。钢舰利炮航母群,战斧爱国隐形机。压迫愈剧,反抗愈烈。恶性循环,恐怖四起。道之何在,权之何存?一贯主张“仁爱、和平”的中华民族韬光养晦,静观其变。武力征服是野蛮,统一天下靠人文。顺应世界潮流,讲求平等互利。我们应继承传统,冷静对待。“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史为鉴,对于帝国主义,我们要从“对着干”、“摸着干”、“韬着干”做起,无论是“唬着干”、“哄着干”都成。只有我们强大了,“道”才能推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才会有希望。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结合我国的改革开放去思考。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华、增强国力、启迪竞争、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不改革,优胜劣汰便无法实现;不开放,先进技术就无法引进。“三个代表”是对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科学总结和论断,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不囊括了“人和”与“道”的丰富内涵。发展了先进生产力,物质便文明了;掌握了先进文化,精神便文明了;保障了人民群众利益,政权便稳固了。我国几十年的建设飞跃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无不显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和英明。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还要结合个人的修身养性去思考。莅事者要平安一方,为人者要豁达处世,都要讲“人和”。和蔼可亲、和平仁爱、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是国人有口皆碑的。“广交天下客”、“朋友多了路好走”是和的效应,“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是和的结果。“和”就是同舟共济、通力合作,众志才能成城:“和”就是上下一心、令行禁止,步调才能一致。只有和,道才能实现。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小康社会也才能达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8
读《孟子二章》有感
江苏 丁剑平 黄卫东
�0�2�0�2
�0�2�0�2 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政治上主张“仁政”、“王道”,反对武力兼并和暴政害民的“霸道”,并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孟子》是儒家学术的重要著作,文章巧于辩论,语言流畅,犀利明快,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影响很大,从我们所学的这两篇文章就可以领略到,但两篇文章又可谓是各有千秋,以下就通过比较来看两篇文章的异同:
�0�2�0�2 一、两者在艺术表现上的共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0�2�0�2 (一)层层推理,构思缜密
�0�2�0�2 孟子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都采用了层层推理的论证方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章中,作者先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0�2�0�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提出人才必须经过磨练的观点,并由此引申推论,最后得出结论。
�0�2�0�2 (二)正反对比,鲜明突出
�0�2�0�2 两篇文章在内容上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的,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作者将“天时”和“地利”、“地利”和“人和”进行了对比,从而突出了“人和”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则是把他们截然相反的结果——“畔之”和“顺之”两相对照,说明了人心向背的关系。从而突出了“得道”的重要性。
�0�2�0�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先提出造就人才所具备的客观环境的艰苦磨练,同时还要注重主观因素,这是从正面来说的;接着从反面对国家的命运进行论证,说明和成才的道理是一样的,都需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0�2�0�2 (三)多种修辞,灵活多变
�0�2�0�2 两篇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形式多样,极富表现力。尤其是排比手法的运用,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第一章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层递排比,更有气势。第二章开篇列举历史人物,用的是主谓句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以看出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其他还有对偶、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使文章增色。
�0�2�0�2 二、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0�2�0�2 (一)题材各异
�0�2�0�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章主要论证战争胜负的条件取决于人心的向背,突出强调“道”的作用,即人和在战争中的作用。而能否获得人心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这与孟子一贯的民本思想是一致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章主要强调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以及国家没有忧患就容易遭灭亡的道理。
�0�2�0�2 (二)结构各异
�0�2�0�2 这两章篇幅相当,但其结构各有特色。第一章开篇提出论点之后,即以战争中攻守的得失利弊为论据,有力论证了前文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的两个分论点。最后,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主题。第一章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而第二章与第一章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兼之正反对比,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显而易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论证方法为归纳推理法。可见,二章章法参差多变而析理透辟,议论参通,殊途而同归。
�0�2�0�2 尽管两篇文章各具特色,但都表现出孟子文章的特色: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等等。无疑,孟子说理散文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第2个回答  2013-09-08
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所向。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城,必是得有天时了,然而却不能取胜,这是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还是弃城而逃,这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往别的地方去,不能凭借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凭借山川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们也会叛离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叛离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