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的读后感,有木有!!

不要写得太好了。

第1个回答  2012-12-12
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感
读了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觉得孟子真不愧为“亚圣”,对战争的胜败分析得蛮透彻的。遍观此文言文,哲理深刻,文采飞扬,不失为一篇无论从军事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看都非常精彩的好文章。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当然不会提倡战争。所以他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战略后,话题一变,强调“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从而得出“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结论。
1, 黄沙百战,“人和”至上
这是孟子所强调的第一点——“人和”至上,不难理解,得人心者得天下嘛!“天时不如地利”这句话说得就有些勉强了。当年诸葛孔明把司马懿诱到一条山谷中——对于诸葛亮来说,这可是绝佳的“地利”:蜀军点燃大火,眼看进退不能的司马懿和大批曹军就要被烧死在山谷中,可此时突然天降大雨,把火浇灭,使曹军得以逃脱,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由此可见“天时”与“地利”是相辅相成的。但“人和”是绝对至上的,没有“人和”的战斗是很难胜利、得民心的。正所谓“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所推崇的“不战而威天下”正是儒家所推崇的。通俗点说,“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跟“强扭的瓜不甜”“致人而不致于人”有点相似,提倡以“仁”或“德”威天下。虽说秦横扫六国、元铁骑踏遍亚洲,二战时德国想以闪电战征服世界,都是以兵革之利威天下的,想“不战而胜”好像不可能。但唐太宗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被少数民族的人们尊称为“天可汗”,从而完成了唐朝大一统局面。唐太宗没有“动兵革”却“威天下”,正所谓:“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就是失道寡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就是得道多助。隋炀帝暴政,游江都、征高丽、修运河,人民怨声载道,于是农民起义不断,国家狼烟四起,隋不久便灭亡了。袁世凯不顾人民的反对,龙袍一披就人模人样地由大军阀变成了皇帝,想维持我国几千年的“帝制”,结果龙椅还没坐热就被赶下了台。寡助之至,一事无成。而中国红军、解放军因为是正义之师,纪律严明,所以有群众基础,深受人民爱戴,取得抗日、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这真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必压邪。正所谓:“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这篇文言文,确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得“人和”终不还!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01年5月,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改选中落选,印证了孟子关于人心背向的重要规律,即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冀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串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支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遭到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和反对,这正如本文所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如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后果就不堪设想。由词可联想到本文的孟子的两句话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美国插手中国内部事务,一次又一次怂恿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有资格加入的世界卫生组织。当然,他们的图谋均告失败。这充分证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毛泽东领导的解放战争得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革命队伍不断扩大,正是因为他的指导思想深得民心,得人和,所以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取得更多人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才能成就事业。
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作到取信于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