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与举人有何不同

如题所述

不同点:

1、难度不同。进士录取的比率远远低于举人,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2、享受的福利待遇不同。举人可以当官,地位等于县级,最差也可以当一个教渝;进士的地位更高,最差者起步为正县级(知县),而升迁速度和空间远高于举人,并且垄断了高级官职。

3、考试的时间地点不同。进士考试时间通常在阴历二月份地点在京城,甚至是皇宫;而举人考试在阴历三月,考试地点多在地方。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是中国最早的“高考”。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状元,这一至今仍充满魅力和活力并为众人羡慕的名词,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发明和创造。

虽然古代的不少文学作品里常常嘲讽“穷举人”,但是秀才实际上无论是考取难度,社会地位都不可低估。要成为一名举人,需要通过县试、府试、省试三场考试,难度相当于现代考取博士。

进士分为三等,一甲进士有“状元”、“榜眼”,“探花”三人,他们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就职,相当于入选高级官员人才培养计划,基本都可以坐上侍郎、巡抚等部级高位。

二甲进士经考核也可进入翰林院,次者进入六部就职,相当于中央部委正处级实职。在明清时代,只有有翰林院任职经历者可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国级)。三甲进士则可以外放,从知县做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举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科举制度各朝均有不同,明清的科举制度基本相同,而我们现在常知的亦是明清科举,所以这里亦明清科举为例进行解释:

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和考试程序大体是一致的,其中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进士科正式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和会试与殿试。不过,在院试之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可以看做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
县试和府试分别由本县知县和知府主持,府试及格者称为“童生”。清朝的县试多在二月举行,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主持考试的长官是学政,又可以称学台、宗师。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从童生中考选出秀才;第二,对原有的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童生通过岁试,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相公。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准许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叫做“录科”。明清时期,通常在乡试之年的七月,还要在省城集中举行一次科试的补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参加科试的人,可乘机来补考,叫做录遗。
乡试在京城及各省省城举行,三年考试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举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乡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乡试发榜在九月,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乡试榜为“桂榜”。乡试取中的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乡试中举称乙榜,也叫乙科。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会试和殿试是最高一级的考试,其中会试是带有决定性的考试,而殿试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问题。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会试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也就是丑、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会试又称“礼闱”、“春闱”。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还须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重要关系。殿试在四月份举行,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都只考策问一场。出榜分三甲:一甲为赐进士及第,只有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称传胪;三甲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称进士。中了进士,功名就到了尽头。
殿试考中称为“甲榜”。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叫做“连中三元”。明清两朝都有数人是连中三元。
按照清朝制度规定,殿试以后还要进行一次考试,叫朝考。朝考的第一名叫做朝元。最后根据贡士的复试、殿试、朝考三次成绩得出录取等级,再根据录取等确定授予的官职。殿试的状元、榜眼、探花在考中后按惯例可以立刻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编修,不再参加朝考。凡殿试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和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也照例要到翰林院任职。

秀才是否有资格进京赶考?
科举制度的等级性十分严格,必须按部就班,不允许越级,也就是说仅仅通过院试的秀才不能参加会试,也就无所谓进京赶考了。只有通过乡试的举人才走上这一级“阶梯”。

至于“研究生”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学历?
现在我国的考试等级和古代的不同,现在的考试只分三个等级,小考(小学升初中)、中考、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由国家统一管理,但除了政治和外语外,不统考,不统招,由学校自由把握,所以不列入其中)而古代却试四个县试和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从组织的角度来对比参考。

小试相当于明清的县试和府试,由县里组织,过了这关就可以成为“童生”了;中考则相当于院试,由省府组织,中者为秀才;而高考则相当于乡试,由国家组织,中者为举人。如果说研究生属于那个等级的?那肯定是在举人之上,只有贡士或进士了。

这里只是按照你的要求来作对比而已,严格上来说,两种不同教育制度下的学历,其有极大的不同,是不能等同起来的。

楼上认为:“研究生大概相当与翰林院大学士”,我认为这个说法欠妥,研究生是学历层次,而翰林院大学士是官职,不同类,是无法比较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16
你说的这些和现在的学历没有可比性。
如果一定要比,比较合乎情理的是:
秀才,相当于高中毕业,因为他们可以算是有学问的人。
举人,相当于大学生或研究生,因为他们毕竟是从众多的秀才中脱颖而出的。
进士,确切地说,它是一种类似职称的说法,应该相当于现在的教授,或者研究员。因为每一届全国才几十个。
状元,绝对不能说相当于博士,因为博士太多了,而状元几年才出一个,至少应该相当于院士,如果状元可以说是一种荣誉的话,那就应该相当于现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第3个回答  2019-07-10
秀才,原本是指才能秀异之士,是一种泛称,并不限于饱读经书。及至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推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唐朝的科举考试科目繁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不久也废除,但从此秀才成了读书人的通称。宋代要取得秀才的名衔较简单,明清两朝则不同,秀才得来不易,要通过童子试(县试,府试,院试)而获得,由各省的学政主持.通不过的一律称为童生。有的人年龄很大,参加多次的童子试不过关,还是童生,人们戏称为老童生。通过的称为进学,通名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秀才们通过科考选拔,有资格参加本届的乡试(各省举行的考试,取中者就成为举人).人们尊称秀才为“相公”。
举人,意思是被举之人,是通过乡试而得来的,乡试在秋天举行,也称“秋闱”.明清的举人,不仅具备会试的资格,而且可以因此进入仕途,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考中乡试第一名者称为“解元”.第二年的春天举行会试,称为“春闱”,由朝庭的礼部主持,所以也称为“礼部试”,“礼闱”等.通过会试的举人称为“中式举人”或“贡士”,得第一名者称为“会元”,他们具备了参加殿试的资格,可以向进士的高峰攀登.人们尊称举人为“老爷”。
进士,是古代士子们通过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进入为仕的行列,受赐正途出身的荣名.通常是三年考一次,遇到特别的庆典,增加考试,称为“恩科”。一般进士榜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等为“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得主被称为“状元”。俗话说“连中三元”,就乡试、会试、殿试均得第一名,这是非常难的,明朝三百多年也只有两人(黄观,商辂)“连中三元”,人们尊称进士为“大人”。
《水浒传》里说王伦是白衣秀才,难道他是整天穿白色的衣服吗?不是的,是说他是个落第秀才或不第秀才,意即没考上举人。同样,人们称呼唐伯虎为“唐解元”,是因为他29岁那年参加乡试时考了第一名,也就是第一名举人。
第4个回答  2019-12-23
举人就可以当官了,考中举人之后才可以继续去考进士,进士相当于天子门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