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称呼皇帝一般用谥号,为什么在唐朝之后改为用庙号?

如题所述

唐朝以后,皇帝因为死后头衔太长而改用寺庙的名字。因为武则天认为庙号太短,不能反映当权者的孝道。因此,在增加了庙号的字数后,后人只会将古代皇帝称为他的庙号。这是因为字数少,便于记忆。

1、谥号是什么:谥号是评价皇帝的优缺点。

谥号,是皇帝死后的头衔。根据他的个人行为给他一个评价性的头衔,作用是用来赞扬他。根据古籍记载,谥号是西周时期形成的。春秋战国时期,谥号专门用来评价皇帝的功过。

2、庙号是什么:庙号是皇帝死后唯一的头衔。

庙号,是专门用于皇帝去世时的名字,并由后人在祠堂供奉。庙名起源于商朝,与谥号不同,它是国王的一个独特称谓。

众所周知,谥号和庙号都是在皇帝死后,后人为他起草的。

3、唐朝之后皇帝把谥号放在一边,改成使用庙号的原因有两个。

原因一是因为武则天认为已经去世的先帝李世民谥号“文皇帝”不足以表达先帝的伟大,也不能体现唐高宗的一国之主的孝道;原因二是因为夫妻在一起生活,其实唐高宗也有相同的想法。在唐高宗年轻的时候非常信任武则天,言听计从,所以在武则天提出建议后唐高宗采纳。

唐朝以后,因为统治者增加了太长的追授头衔,庙号成为每个皇帝的短而精湛的独特头衔。因此,唐代以后的史学界把庙号作为皇帝的头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唐朝之前皇帝称谥号,唐朝之后皇帝称庙号,而这两者的转折点是一个人——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而要想搞清楚这里面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弄清楚谥号跟庙号的含义跟区别。

谥号是帝王、诸侯、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及品德,给予一个评定性的称号以示表彰。根据《逸周书·谥法解》中的记载:“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可知,谥号应当从西周时期就形成了。

武则天给李世民加谥号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这位女皇帝做事极其地不按套路出牌。她在唐高宗去世以后,给自己的丈夫的谥号是“天皇大帝”,她在去世时的遗命中让儿子唐中宗李显给自己拟的谥号是“则天大圣皇后”,依旧是不走寻常路。

如果将谥号加长仅仅是武则天的个人行为的话,那还算不上什么转折点。问题是武则天相当于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后世纷纷效仿她,将谥号加到特别长。

例如,武则天的孙子,唐玄宗就将自己奶奶加谥号的做法发扬光大:他将唐高祖的谥号加成“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唐太宗的谥号加成“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唐高宗的谥号加成“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等等。

唐朝以后的历代帝王,不断的把各种好字好词加到自己先辈的谥号之中,就怕字典里的词不够用。就这样,谥号的长度越来越大,含义也越来越浮夸扯淡,到了清朝,甚至出现了二十多个字的谥号,那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着实让人觉得恶心,谥号也彻底失去了它的评价分析、盖棺定论的作用。

唐朝以后,伴随着谥号长度泛滥,庙号也成了几乎每个皇帝都有的称号。再加上庙号也有一些褒贬之意,因此唐朝以后的史学界便把庙号作为皇帝的称谓。

第2个回答  2020-09-20

其原因是随着谥号的繁琐使用,在唐朝以后的时期谥号并不再能够轻易地彰显出帝王生前所做出的功绩,这就导致了以后逐渐被庙号所取代,因为谥号往往是唯一的而庙号不单单是只有一个,反而是可以取出很多的庙号,这样的话就能更好地彰显帝王他生前所做出的一些丰功伟绩!

而庙好的实际意义是指的是君主在庙中被供奉时所谓称呼的称号,它最初起源于商朝,但在最初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有庙号,因为在古代,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死后都会建立一个专属自己的家庙用来祭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当经历了几代人以后这样的庙多了起来候就会选择将庙拆了,然后合并起来作为一个太庙,但试想一下,如果说在那个时候每个皇帝都会有一个庙的话这样所造成的数量是非常的多的!

另外一点就是谥号作为一种对先人生前的一种评价,原本来说是一种好的文化,但是在后来发展中,谥号的长度可以说是越来越长,它所需要的字数也是越来越多,在表达上显得更繁杂一些,而与它不同的庙号,虽说在选择上面并没有参照一定的章法,但是它依旧可以表现出一些褒贬之意。

太祖、高宗这表示的都是为自己的国家进行了开国立业的帝王。庙号就用很简单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字,再加上后面对君主地位的尊称,很简单的就表现出来了君主生前所达到的成就,或者说后世对这位君主的一种评价!

第3个回答  2020-09-17

在古代的时候称呼君王一般用溢号,到了唐朝之后就改用为庙号,其实溢号是君王死了以后追封的,到了唐朝,武则天有自己的风格,他把溢号名字加的很长,庙号没有变

在古代唐朝以前的皇帝是溢号,从唐朝以后就开始称庙号,中间有一个转折点那就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溢号一般是君王,诸侯,还有大臣等死了以后,按照他们生前的功绩,他们追封的一个称号,谥号是从西周时期就开始形成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成了一个固定的制度,主要就是用来评价一些帝王将相他们生前的功绩的。

唐朝以前,溢号一般都是只有两个字,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天下以后,溢号的制度就被废除了,到西汉的时候又重新恢复了,从那以后一直用到了清朝灭亡。而庙号起源于商朝时期,他主要是用在皇帝死了以后,在宗庙里边被供奉的时候,称呼的一个名号。它与溢号不同,庙号是君王专用的一个称号,一般是以祖或者是宗来结尾的。

不管是溢号还是庙号,都是皇帝的一个称呼,在秦始皇的时期,这两个称号都被一块儿给废除了,因为这两个称号会形成子议父臣议君的局面,到后来还是在西汉的时期,庙号也被恢复了使用。在唐朝时期,武则天经常是不按套路出牌,她把溢号加到了很长,比如她给她的丈夫追封溢号天皇大帝,他死的时候让他儿子给她追封溢号则天大圣皇后,而到了武则天的孙子辈儿,也是效仿武则天加谥号的做法,把溢号的名字都加的很长。

第4个回答  2020-09-19

可能因为唐朝之后的皇上谥号都太长了,叫起来太麻烦了,所以就用庙号来称呼这些皇上。而谥号和庙号的区别就是:谥号是皇上去世后,朝堂讨论得出的称呼,取谥号的标准就是能够准确地概括前任皇上的功绩,而且谥号也不是皇上的专属称呼,有的王公大臣也有。而庙号则是皇上独有的称呼,是用于皇上去世后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谥号大概是从西周时期就有了,等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制度,可以很好地概括一个皇上生前的所作所为。但是,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可能因为秦始皇不喜欢这个制度,于是谥号被废除。到了西汉时期,这个制度重新被使用,可能皇上们发现自己的行为还是需要被评价一下的。

庙号跟谥号不一样,而且起始时间也不同。它的使用起源于商朝,而且西周时期的皇上们并没有使用庙号。春秋战国时期倒是有人用,但是秦始皇后来把庙号和谥号一块儿给废除了,跟废除谥号的理由一样,秦始皇不喜欢自己去世后被子孙和朝廷评判自己的一辈子,所以废除了这个制度。一直到西汉时期,重新恢复了庙号的使用。

而唐朝之后用庙号就是因为自武则天之后,皇上的谥号越来越长,皇上们只怕修饰自己的词语不够霸气,所以拼命的往里面加字,导致谥号越来越长,有的谥号就有二十多个字,这让人咋叫!所以后来就用庙号来称呼皇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