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武帝称谥号,唐太宗称庙号,康熙雍正又称年号呢?

如题所述

除了钞票,对皇帝的称号也会通货膨胀。这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称呼不同的原因。

庙号,谥号和年号,都是称呼皇帝的方式。按照惯例,汉朝的皇帝,一般称谥号,如汉武帝,汉宣帝。从唐朝开始,一般改成为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到了明朝以后,一般以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康熙。搞清楚原因,首先我们要捋一捋三者的不同。

所谓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在隋朝以前,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的,以汉朝为例,西汉只有4个皇帝最终认证为有庙号,分别是高祖刘邦,庙号为太祖、文帝刘恒庙号为太宗、武帝刘彻庙号为世宗、宣帝刘询庙号为中宗。这是因为一般皇帝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会毁去原庙,到太庙合并祭祀。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这就是为什么,汉朝的皇帝不能用庙号称呼了,因为很多皇帝没有庙号(doge脸)。

汉朝之后是魏晋,本来慎重的庙号开始在乱世中通货膨胀。到了唐朝,除了亡国之君和短命皇帝外,都有庙号。于是也就终于可以用庙号称呼到每一个皇帝了。

那为什么不像汉朝一样称呼谥号呢?因为这个时候的谥号,也通货膨胀的不成样子了。

所谓谥号,是指皇帝死后,大臣和新皇帝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一个盖棺定论的评判性称号。从汉朝开始,皇帝都有谥号,一般是“孝”加另一个字的形式。汉武帝的谥号,其实是孝武皇帝,汉文帝是孝文皇帝。这时候的谥号字数少,每个皇帝都有,并且各有不同,方便用于称谓。到了唐朝,皇帝谥号的字数开始膨胀。比如高宗李治的谥号是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已经是七个字了。明成组朱棣的谥号是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朝康熙皇帝的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容我喝口水,这一口气读不完呐。

所以,之所以唐朝以后,庙号取代了谥号,成为了皇帝的称呼,是谥号通货膨胀到了太多字,庙号通货膨胀到了每个皇帝都有的共同结果。

最后说说年号。汉武帝之前,是没有年号的。从汉武帝开创了年号以后,虽然有了年号,但是往往一个皇帝,遇到一些大事或者祥瑞就更换年号,导致一个皇帝对应很多个年号,没法用于称呼。比如年号始祖汉武帝就有11个年号。这一情况一直到了明朝,才系统性的改观。从明朝开始,除了明英宗情况特殊意外,每个皇帝都对应了一个唯一的年号,所以,用两个字的年号取代三个字的庙号称呼皇帝成为了可能。

顺便一提,明清时期,庙号依然在通货膨胀。一般来说,同样是庙号,祖和宗是不一样的。祖一般用于称呼开国皇帝,比如汉高祖,唐高祖。所以唐太宗功劳再大,也只能称宗了。到了明朝,开始通货膨胀成了两个祖,明太祖和明成祖。到了清朝,又进一步膨胀成了三个祖,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世祖福临和圣祖玄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