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

哪位大哥帮忙分析下这个案例啊或者网上有答案也行

老而不废的“马路天使”们的群体作用
我到机修车间上任时,车间职工队伍的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全车间不算管理人员,工人有71名,其中66名是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他们虽然年轻,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但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急需补上这一课。
怎样才能尽快提高青工的技术水平呢?
有一天晚上,我和车间的团支书王小云一起散步,顺便谈到这一问题。小王好像心不在焉,一直偏过头去看那些在路灯下下棋的“马路天使”们。当我想提醒她时,她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高兴的说:“主任,有了,七个,就是他们七个。”她二话没说,拉着我的胳臂来到他们的旁边,指着他们给我看,然后又把我推到偏静处,兴奋的说:“主任,你看清了吧?刚才我指的那七个人,都是我们车间这几年退休的老师傅。”她兴奋的向我谈起了想法。
她说这些退休老工人过去在技术上都是内行,现在下棋的兴趣把他们结合在一起,他们现在其实都有些孤独感,每天在家里做饭,带孙子,晚上才凑在一起,过去由于对他们重视不够,所以他们都有点怨气,退休后压根儿就不到车间去。如果能把他们请回到车间去,定期给青工现场指导,或者聘请他们做技术顾问,向他们咨询,不是好办法么?
小王的一席话,使我开了窍。为了把这项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我们拟订了一个计划,并由我和车间党支书负责向厂部汇报,由小王负责做好青工的工作。最后,我们采取了三个步骤:
第一、先利用车间团支部组织青年做好事,给每一个退休的老师傅做一个三合板的象棋盘,然后利用活动日送到他们各家,借此机会有意识的向他们请教一些技术问题,唤起他们对几十年工作环境的回忆,缩短新老员工间的心理距离。
第二、有车间领导出面“三顾茅庐”,先拉家常,再做检讨,然后试探口气,让他们逐步感到自己仍是归属于这个集体的,集体也认可他们。
第三、给他们送去有厂长签字的烫金封面的聘书,满足他们的尊重需要和归属感。
事后,有位退休的老工人说:“只要厂里还看得起我们这些人,我们就是死了,这把老骨头也要为工厂出把力。

请思考:
1、“马路天使”们聚成小群体的目的和原因可能是什么?
2、工厂是怎样补救性的挖掘退休工人的智慧资源的?
3、试想如果补救性挖掘退休工人的智慧资源的方法不当,可能会引起哪些问题?

1、共同的爱好让这些退休工人走到了一起;
目的可能仅仅是为了消磨时光,也有可能是因为对工厂领导不满而了向工厂的领导们传递一个信息:尽管你们不关心我们,但我们还是过的很开心、很充实。

2、通过采用激励方法(主要是应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满足退休工人的需求,以实现退休工人发挥余热的效果。
首先,送棋盘,是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属于生理需求的满足;
其次,三顾茅庐,是满足退休工人的社交、安全和归属需求;
最后,送烫金聘书,是满足退休工人的受尊重和部分自我实现的需求。
通过上述的激励措施,激发了退休工人继续为企业贡献的热情。

3、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
a、公司内部的老工人的不满,他们感觉到不尊重他们这些在职人才,甚至可能跳槽;
b、退休工人的不满,从隐性转变为显性,从而通过私人团体影响内部员工对企业的认识和忠诚度;
c、浪费公司的资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5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合作适应和了解的必要性企业业绩下滑是海归不了解国内的商业气候和环境没有很好的和同事合作对海归要从适应性和团队培养上入手如果海归引入自己的团队按当地商业环境出牌问题会好转而导师需要能适应自己能合作共进学生
第2个回答  2009-07-01
1,是因为兴趣和共同的需要(打发时间);

2,利用了非正式群体的兴趣爱好,唤起老员工的归属感,满足其受尊重的需要。

3,如果挖掘方法不当,会对公司的培训工作不利,员工的技术水平上不去;老员工对企业的抱怨会导致企业的凝聚力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受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