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应如何走进新课程

如题所述

在传统教育教学情境下,教师处于核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而学生则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信息的容纳器。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漫画:“一双大手把着一人形木模,将一个学童模样的孩子,往木模里按压,使之中规中矩,孩子痛苦得泪雨滂沱。”这种“千人一面、削足适履”的教育方式就是传统教育的一种真实写照。学校教育要完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学生就应当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构建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和合作的学习者。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改变“哑巴英语”的怪现状。
因此,《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特别指出: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并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转变。由此可以看出,课程的变革,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也是人的变革。作为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主动者和执行者的教师,就成了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下面,就英语新课标下教师角色转变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要从过去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差异的存在,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水平上的差异,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教学,使教学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转变。凡是学生能懂的,引导学生去听去看;凡是学生会讲的,鼓励学生开口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鼓励学生去想;凡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找;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一律不得包办代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那么,教师促进者的角色,就在学生的潜能向现实素质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充分发挥。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高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阶段,这就要求教师尊重个性差异,创设融洽的师生情感沟通渠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建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来施教。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教师应该从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再是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索,思考的过程等等。这就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索、思考为主。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再作课堂的统治者,而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做学生的谦虚的倾听者和真诚的赏识者。让学生,尤其是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在亲身参与、体验、合作和交流中感受成功,增强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英语课程的积极情感,挖掘其自身及学习英语方面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民主开放,融洽和谐,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在经历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并获取结论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成功欲。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在知识来源多元化的背景下,教师不再以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化身自居;形式不再是含有强加性意味的施予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共享型“对话”。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教师应该是谦虚的学习者
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之一是教师将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师需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御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才能恰当地制订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英语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英语学科壁垒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新课程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新课程,英语教师必需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自觉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补充必要的学科知识,转变传统的单科教学的做法,努力在多学科的视野之中丰富学生经验。

新课程需要教师作为紧密的合作者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面对学生外、还要与周围其他教师发生联系,。新课程倡导课程的综合化,淡化学科界限。这就使得教师之间的合作成为必然。因为任何教师不可能具备所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现行的高中英语新教材,涉及的话题很多,文化知识面很广,具有较强的跨学科的性质。其中渗透的学科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信息技术、航天技术、环保、宗教、法制、文学、音乐、医学、体育、美术,以及工、农、商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群体的力量,既要强调同一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又要加强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教师的沟通与合作来丰富学生经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配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师应该做扎实的研究者
英语教师角色的另一个重要转变是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本身必须是一位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鼓励教师搞科研、搞创新。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要尽快使自己从“教书匠”迈入“研究者”的行列。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能够主动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通过不断的观察、反思、研究、实践,作出各种教学决策,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激励不同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动机等等。

总之,英语教师角色的单一性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中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时代都呼唤教师向多重角色转变。作为一名好教师,应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 ,顺应改革的潮流,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各位老师,最后让我们用著名教育学家傅道春教授的一段话共勉:“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