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副教授离职被索赔违约金,如何看待学校的做法?

如题所述

对于最近网络上热议的高校副教授离职,竟然会被学校方索赔18万元的违约金事件,对于学校的做法其实能够理解。一般情况下,学校在引进优秀人才的时候,都会双方签订合同。通过违约金也希望能够约束对方,留住人才,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力,那么学校人才流失率比较高,对于学校方面而言也是一种损失。但是对于此次事件中,学校从当事人申请索赔违约金事件过于高昂,让不少网友觉得有失偏颇,具体事件我们往下继续看。

离职索赔18.2596万元人民币 

根据学校方面的解释,他和当事人在2012年的时候,曾经签订了合同,聘请对方来学校任职,合同期限为6年时间。在2012年到2018年的时间,当事人确实一直在学校履行自己的职责,不仅如此,还曾经在2015年的时候评定为副教授。而双方引发的矛盾就是学校对于该教授离职时间过早表示不满,而该当事人却认为自己确实是履行了合同规限的时间,而且超出了时间。

原来学校这边曾经在2018年修订过一份人事调配的规定,表示评定副教授职称之后,需要在学校继续做满5年的服务期,在原定合同基础上累加五年。如果没有满到期限就调离,需要赔偿学校违约金将18万元整。
 

而2019年12月当事人无奈之下,在缴纳了全部的违约金后办理了离职手续,随即向法院提出了仲裁申请。除了违约金太过高昂之外,据他本人而言,他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并没有规定过如果在校期间得到聘职,就需要增加5年的合同期,同时也没有任何人通知过他这一协议。目前就双方而言各有各的立场,具体事项发展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5
我觉得学校没有错。首先,高校按照合同走法律程序,高校并没有任何问题;其次,高校副教授违背约定在先,高校只是在实事求是。
第2个回答  2020-09-25
学校这种做法无非就是强制留住人才的一个措施,但这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高校要想留住人才,给予没必要的保障,应该在制度上合理性跟必要性下功夫。
第3个回答  2020-09-25
该学校做得好,是教授违约再先,学校只是依合同办事,没有不妥。
第4个回答  2020-09-26
双方有签订合约校方索取违约金也是正常的,可能教授并没有了解校方合同规则中一些潜在的规则,所以我们在签约任何合同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