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背疼,累,脖子直不起来,什么毛病,该怎么办!

躺着也累,坐不住,低头也累,有时还头晕,后背冒凉风,希望能给与专业的回答,另外咀嚼费劲!

初步怀疑是颈椎病
颈椎病症状错综复杂,主要症状是颈肩痛,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少数有眩晕、摔倒,或一侧面部发热、出汗异常,严重者双下肢活动受影响,甚至截瘫。具体来说,病人可以有脖子发僵、发硬、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肩背部沉重、肌肉变硬、上肢无力、手指麻木、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里握物有时不自觉地落下等表现;有些病人出现下肢僵硬,似乎不听指挥,或下肢绵软,有如踩在棉花上行走;另一些病人甚至可以有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恶心等异常感觉;更有少数病人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当然不是所有的表现都会在每一个颈椎病病人身上表现出来,往往是仅仅出现部分症状,而且大部分病人表现轻微,病程也比较长,所以完全没有必要闻颈椎病而色变,更不要随意对号入座。X线摄颈椎正侧位片、颈椎CT或MRI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病应注意与肩周炎、胸廓出口综合征、椎管内肿瘤、梅尼埃综合征等鉴别~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倾向;过去是会计、教师的职业病,现在则是办公室里的多发病。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颈部疼痛板滞伴有上肢的疼痛麻木,但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颈椎病还会产生头痛、头晕、耳鸣、眼睛发胀、胸闷气急、四肢无力等症状。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推拿、针灸、牵引、理疗、局封、药物等,还有手术,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病人不配合治疗,不注意自我保养和功能锻炼,就会拖延病情,并容易复发。

一.保养

1.用枕适当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床上度过的,枕头的高低软硬对颈椎有直接影响,最佳的枕头应该是能支撑颈椎的生理曲线,并保持颈椎的平直。枕头要有弹性,枕芯以木棉、中空高弹棉或谷物皮壳为宜。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不能使颈部脱空。其实,枕头的真正名字应该叫“枕颈”。枕头不合适,常造成落枕,反复落枕往往是颈椎病的先兆,要及时诊治;另外要注意的是枕席,枕席以草编为佳,竹席一则太凉,二则太硬,最好不用。

2.颈部保暖 颈部受寒冷刺激会使肌肉血管痉挛,加重颈部板滞疼痛。在秋冬季节,最好穿高领衣服;天气稍热,夜间睡眠时应注意防止颈肩部受凉;炎热季节,空调温度不能太低。

3.姿势正确 颈椎病的主要诱因是工作学习的姿势不正确,良好的姿势能减少劳累,避免损伤。低头时间过长,使肌肉疲劳,颈椎间盘出现老化,并出现慢性劳损,会继发一系列症状。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势是颈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倾,不要扭转、倾斜;工作时间超过1小时,应该休息几分钟,做些颈部运动或按摩;不宜头靠在床头或沙发扶手上看书、看电视。

4.避免损伤 颈部的损伤也会诱发本病,除了注意姿势以外,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刹车,头部向前冲去,会发生“挥鞭样”损伤,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在车上打瞌睡,坐座位时可适当地扭转身体,侧面向前;体育比赛时更要避免颈椎损伤;颈椎病急性发作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二.锻炼

颈椎的锻炼应该慎重,要避免无目的的快速旋转或摇摆,尤其是颈椎病急性期、椎动脉型颈椎病或脊髓型颈椎病。我们推荐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必须持之以恒。

1.头中立位,前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后伸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旋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左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右侧屈至极限,回复到中立位。动作宜缓慢,稍稍用力。锻炼时,有的病人颈部可感觉到响声,如果伴有疼痛,应减少锻炼的次数或停止锻炼;如果没有疼痛,则可以继续锻炼。

2.头中立位,双手十指相叉抱在颈后,头做缓慢的前屈和后伸运动,与此同时,双手用力对抗头的运动,以锻炼颈椎后侧的肌肉力量。

颈椎病的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应从病因及发病诱因两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复发。颈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从脊柱的整体加以预防。

预防是防止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认为脊柱的椎间盘在发育至成人之后,即开始退行性变。事实上每一个人的各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差异甚大。从年龄方面观察,魏征等对无症状的100例颈椎X线照片进行分析结果提示,椎间盘退变和骨质增生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20岁以下组,2/20人;20~29岁组,2/20人;30~39岁组,4/20人;40~49岁组,50岁以上组,16/20人。潘之清研究认为,婴幼儿及青少年时期脊柱外伤机遇最多,因此,颈椎病的预防,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加强体质锻炼,促使椎周软组织强状有力,有助于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更注意防止外伤和纠正工作与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颈椎病的诱发因素除外伤外,常见的还有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工作、姿势不良及其他病症等。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是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内因(体内因素)和外因(急慢性外伤),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内因是致病的基础。我们这里讲的是外因方面的预防。

(一)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头颈部跌扑伤、碰击伤及挥鞭伤,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故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及时检查和彻底治疗。有些外伤是不是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可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有人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后头部等,均可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婴幼儿颈部肌肉尚不发达,颈软,如过早抱起或抱孩子姿势不合适,甚易造成过伸性颈椎损伤;有些青少年体育运动不得要领或不重视运动前的预备活动,如顶牛、头顶立、前滚翻及骑颈娱乐等,均可造成运动损伤。防止外伤是预防脊柱退行性变的有力措施。一旦发生外伤,除治疗软组织损伤外,还要及时治疗颈椎小关节错位,以防止发展成为颈椎病。

(二)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防止慢性损伤:颈肩部软组织慢性劳损,是发生颈椎病的病理基础,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是姿势是形成慢性劳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势,对预防颈椎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有人喜欢俯卧,为了呼吸、只能将头扭向一边,这样会发生1~4颈椎扭伤。颈轴侧弯,达到失代偿时,就会出现头昏、头痛和眼、耳、鼻喉等症状。由于损害颈椎的正常力学失衡,会加速各颈椎的椎间盘退变;有人平时姿势尚好,但当看小说、看电视时,习惯把头靠在床栏杆上或沙发扶手上,造成屈颈屈背扭腰等,这样会因脊柱椎间韧带损伤而致该段脊柱失稳;妇女带孩子睡觉,常面向孩子侧卧,如果枕头不合身材高度,将置颈胸椎于强迫体位,形成侧弯,可导致脊柱病。

(三)合理用枕:枕头是颈柱的保护工具,一个成年人,每天睡眠6~9小时,即每天有¼~1~3的时间是在睡眠(枕头上)中度过的,所以枕头一定要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人在熟睡后,颈肩部肌肉完全放松,只靠椎间韧带和关节囊的弹性来维护椎间结构的正常关系,如果长期用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使颈椎某处屈曲过度,就会将此处的韧带、关节囊牵长并损伤,而造成颈椎失稳,发生关节错位,进而发展成颈椎病。这类病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中或睡醒后晨起时颈项不适、落枕、头昏、头痛或顽固性失眠等症状。合理的枕头对治疗和预防颈椎病十分重要,是药物治疗所不能替代的,但应长期坚持应用。合理的枕头必须具备两项:科学的高度和舒适的硬度。对枕头的高度,国内外学者均十分重视,并提出多种数据。我们研究认为,枕头不宜过高,亦不宜过低。大部分人以自己的颌肩线(下颌角至肩峰的距离)或手掌横径,作为侧卧或仰卧的高度,此高度适合绝大多数人;少数人需适当高枕,如棘突发育畸形、吻棘,枕头过低则可使症状加重。枕头应有适当的弹性或可塑性,不要过硬,以木棉或谷物皮壳较好,应用后可以形成马鞍形。

睡姿良好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人体躯干部、双肩及骨盆部横径较大,侧卧时,脊柱因床垫的影响而弯曲,如果长期偏重于某一侧卧位,脊柱会逐渐侧弯,轻者醒后腰背僵硬不适,需要起床活动方可恢复正常,重者可发展成脊柱病。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俯卧、半俯卧、半仰卧或上、下段身体扭转而睡,都属不良睡姿,应及时纠正。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以防落枕。脊柱病患者应以木板床为宜,弹簧床对脊柱生理平衡无益。

(四)预防慢性劳损: 由于工作需要,有些工种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委容易发生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成脊柱病。例如长期看显微镜的人员、坑道作业人员、会计师、缝纫刺绣、牙科医生、飞机的机械师、打字员、发报员等屈颈、斜颈、扭颈、耸肩工作者,以及长期伏案工作的学习的人,若不注意桌椅的高度与自己的身材相适应,又不重视业余时间的平衡运动(与工作姿势相反的姿势锻炼,如伏案工作者作伸懒腰动作),时间长了将会发生肩颈部软组织负荷,不仅容易发生腰背软组织劳损,而且可进一步发展成为颈、胸、腰椎关节功能紊乱。预防慢性劳损,除工间或业余时间作平衡运动外,还可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体质条件,选择一定的运动项目,进行增强肌力和增强体质的锻炼。

乘车中睡眠,急刹车时,极易造成颈椎损伤,故应尽量防止。游泳者在浅水处跳水,经常有造成颈椎严重撞伤者,故跳水应到深水处。

(五)老年人的预防: 50岁以上的老人,脊柱多有退行性改变,因此更应重视预防脊柱病的发生。枕头必须选用合乎个人规格的(保健枕分为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特小号5个规格,男士按个人衬衣号用同号的枕头;女士按衬衣号用小一号的枕头),无论家居或外出,都要重视用枕;天气寒冷时要注意颈腰部保暖,减少缩颈、耸肩、弯腰等不良姿势,冬季应注意防止颈肩受寒,尤其睡眠时颈肩部要保暖,以避免因冷刺激而发生落枕,诱发颈椎病和肩周炎。与人谈话、看电视、看电影或看书报,要尽可能正面注视,不要过度扭屈颈部。总之,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正直、防止因姿势不良而诱发颈椎病。

参考资料: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28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一)牵引
1. 适应证 颈椎牵引常作为神经根型、颈型和交感型颈椎病的首选疗法。但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较明显者和有明显颈椎节段性不稳者不宜采用。
2.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般用颈枕牵引带作颈椎牵引。
(1)姿位: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2)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常用的牵引重量差异很大,可自患者自身体重的1/10至1/5,多数用6-7kg,开始时用较小重量以利患者适应。每次牵引近结束时患者应有明显的颈部受牵伸感觉,但无特殊不适,如这种感觉不明显,重量应酌情增加。每次牵引持续时间通常为20-30分钟。牵引重量与持续时间可作不同的组合,一般牵引重量较大时持续时间较短,牵引重量较小时持续时间较长。
(3)牵引频度与疗程:一般每日牵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为一疗程,可持续数个疗程直至症状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5)利用电动牵引器械可进行间歇牵引,被认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般是牵引2分钟,放松或减小牵引重量1分钟,反复进行半小时左右。
(二)推拿
1.作用与适应证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系因颈项长期劳累,气血失和,加上外感风寒、阻滞经络所致,推拿治疗可以调和气血,桂风散寒,疏筋通络,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推拿适用于除了严重颈脊髓受压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颈椎病。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传统不主张进行推拿治疗,认为有可能加重脊髓损害,但国内已有安全有效的牵引和推拿治疗的报道,因此,轻型脊髓型颈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疗,只是手法宜温和,免除旋扳手法。
2. 方法 颈椎病的推拿手法应刚柔结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颈背部反复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禅推法,然后在颈肩部的督脉、手三阳经的部分俞穴如风池、风府、肩内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点、压或拿法,再在斜方肌与提肩胛肌处行弹拨法。若为神经根型,手法治疗应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为椎动脉型,应包括头、脸部的百会、太阳等穴位。接着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击、拍法作结束。
(2)施行旋扳手法时,先嘱患者向一侧旋转颈部,施术者两手分别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顺势同时稍用力旋转头颈。此时必须注意:1)旋转角度不可过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颈时可能发出的"咔嗒"声。3)脊髓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疗
理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痉挛肌肉,缓解症状。方法可选用高频(微波、超短波)、低中频电疗(如TENS,间动电疗,电脑中频)、超声波、磁疗等。
(四)运动疗法
1. 运动疗法的作用 颈椎病的运动疗法主要是做医疗体操练习,颈椎病医疗体操的目的与作用主要有两方面:(1)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消除淤血水肿,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从而减轻症状;(2)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反复发作。
2. 适应证和禁忌证 各型颈椎病症状基本缓解或呈慢性状态时,可开始医疗体操以促进症状的进一步消除及巩固疗效。症状急性发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运动刺激。有较明显或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运动,特别是颈椎后仰运动应禁忌。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颈部旋转运动宜轻柔缓慢,幅度要适当控制。
(五)神经阻滞疗法
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单次阻滞每周两次,5次为一疗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药一次,每5次为一疗程。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间孔、颈部痛点阻滞)。常于第一次阻滞治疗后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六)药物治疗
颈椎病症状显著时常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以促进症状缓解,常用药物有解痉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血管扩张药等。中药也常应用。
(七)心理治疗
(八)日常生活活动指导
1. 枕头与睡眠: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2. 避免做颈部过伸过屈活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在洗脸、刷牙、饮水、写字时,要避免颈部过伸过屈活动。
3. 某些日常活动应该停止:在患病期间,应停止做某些过度活动颈椎的活动,如擦高处的玻璃。
http://www.kf365.com/html/11/578.html

http://www.ttkf.com/Article/tentong/200512/Article_20051203231555.html
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最早期的颈椎病,也是其他各型颈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现。 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由于症状较轻,往往重视不够,以致反复发作而使病加重,不少反 复落枕的病人多属此型。以往不少人不承认此型.因而在文献中提到的较少。

颈型颈椎病,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限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落枕”也不排除非颈椎因素。如颈部股肉受寒出现风湿性肌炎、项背肌劳损或颈部突然扭转等,亦可导致“落枕”样症状。

颈型颈椎病症状,以颈部本能、痛、胀及不适感为主,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约半数以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此型颈椎病病程较长,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且常反复发作或时轻时重。慢性病程患者主诉头部转动时发生奇异的响声。发作时,患者头部偏向患侧,以缓解疼痛及不适。

从大量的临床观察证实, 此型实际上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也是治疗的最有利时机。因而这个类型的提出,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缘于颈椎退变的开始,由于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与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椎节的失稳不仅引起颈椎局部的内外平衡失调及颈肌防韧性痉挛,且直接刺激分布于后纵韧带及两例根袖处的窦椎神经末梢,并出现颈部症状。

临床上以青壮年发病居多,少数人可在45岁以后才首次发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等。常诉说不知把头部放在什么位置为好,症状常于晨起,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早期可有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触压则痛,约有半数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例,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颈项部肌肉可有痉挛,有明显的压痛。急性期过后常常感到颈肩部和上背部酸痛。病人常自诉颈部易于疲劳。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后枕部疼痛,或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胀麻。

医生检查时可以发现:

颈部自然伸直时,生理曲度减弱或消失,有的人颈部偏歪,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颈部肌肉痉挛,散在压痛点。

颈部触诊检查患节棘突间及两例可有压痛,但多较轻,多无放射痛。另外,压头试验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四肢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X线检查除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消失外,正位片可见相邻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两侧应力位片上约有l/3病例椎间隙松动。少数病例可看到椎体边缘增生和项韧带钙化等表现,但也有的病人X线片上没有改变或仅有颈椎生理曲线的改变。

诊断上应注意除外颈部扭伤、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不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经保守治疗大多数病人可以自愈,现在以中药外敷治疗,疗效显著,见效快预后良好。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尤其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易于发生颈椎病。颈椎病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成倍增加,轻者造成患者病痛,重者可致残。

预防颈椎病主要是减缓颈椎间盘退变的进程。不良睡眠体位,工作姿势不当,不适当的体育锻炼都是颈椎骨关节退变的常见原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先天性畸形等是颈椎病发病的潜在因素。预防颈椎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善与调正睡眠状态。人每天有1/3时间卧床,睡眠姿势不当会加剧颈椎盘内压力,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几点:

①枕头的高度应适中。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这种形状优点是对颈部可起到相对的制动作用。

②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双膝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

③床铺应选择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以木板为底的席梦思床为佳。

二.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颈椎退变与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某种特定体位有密切关系。不良体位会导致椎间盘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症状。对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建议:

①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读书写字30分钟后应活动颈部,抬头远视半分钟,有利于缓解颈肌紧张,也可消除眼睛疲劳。

②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可制作一与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时能减少颈椎前屈和颈椎间隙内压力。

三.自我牵引疗法。当颈部感到酸痛或肩背、上肢有放射痛时,可自我牵引颈部改善症状,其方法为:双手十指交叉合拢置于枕颈部,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10秒钟左右,连续3~5次。
第2个回答  2007-01-28
脊椎炎
肩周炎
颈椎炎

强直性脊椎炎的医疗体操和手法治疗
http://www.5191.com 2005-8-24 17:13:36 来源:大众医药网 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康复科的常见病之一,医疗体操和手法治疗是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积极而有效的方法。我们从1982年起即采用全身和局部活动相结合的主动运动为主、配合适当的被动手法和按摩方法。由于充分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肌肉萎缩、功能障碍进行治疗,所以能维持关节基本的活动度,增强对抗畸形方向的肌力,从而保护关节、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现报告如下:

1 维持脊椎及关节度活动的医疗体操

因AS有进行性、反复发作加重的倾向,所以,患者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坚持每天作专门的医疗体操以求维持其较正常的活动。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必须鼓励患者积极坚持锻炼。患者除了针对患病关节和脊椎作专门的练习外,其他关节也应作相应的活动。

为了使患者易于接受,我们编排了一套简单易记又有助改善关节功能障碍的医疗体操供患者练习。这些医疗体操包括:①矫正和改善脊椎后突畸形的关节活动(ROM)操;②矫正和改善脊椎侧弯畸形的ROM操;③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的ROM操;④增加其它关节活动度的ROM操;⑤配合医疗体操同时进行的深呼吸活动和气功练习。

因AS患者胸廓扩张活动较差(椎肋关节常可见强直发生),呼吸差随之减少,必须靠膈式深呼吸(即腹式深呼吸)来补偿,在作呼吸体操的时候应注意体操与呼吸活动的协调(呼吸体操可配合医疗球、体操棒等作练习),如能配合气功练习更佳。考虑到AS患者关节及脊椎强直等因素,一般采用放松功功法练习较好,易于被患者接受。经门诊病例观察:患者如能坚持锻炼,除了个别属完整的骨化强直关节之外,一般经1~2个月的训练,呼吸差可增加1~3cm。此外,以四点贴墙站立(即足跟、臀部、肩部、枕部四点靠墙站立)的方法除可作为检查脊椎是否有变形的指征外,亦可作为对照检查锻炼效果的根据之一。

2 肌力训练

AS患者有较明显肌萎缩。其原因是:由于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而主动活动减少,出现废用性肌萎缩,肌力随之下降。由此亦可导致关节不稳状态的出现,受损机会随之增加。为了帮和耐力练习。有资料显示:能够引起肌肉疲劳助患者尽可能减轻肌肉萎缩,必须开展其肌力的负荷运动,就能刺激肌肉相应增加力量和耐力。在设计增强肌力练习时,也应注意避免加剧关节炎症的动作(例如突然用力、过度的屈伸等),可采用时间较短的等长收缩。实践证明:正常人每日做1次最大允许度的等长收缩已足够引起静止性肌力的增强。对于肌肉软弱无力的患者,这种短暂而不太疲劳的练习方法效果明显。具体做法:肌肉作静止紧张性收缩,收缩时肌纤维长度不变。每日做20~30次。每次收缩的持续时间为6s,两次之间间隔休息20s。可一次性完成,也可分若干次完成。此法尤对维持上肢的肱肌群、下肢的股四头肌、髋内收肌及伸肌的肌力有意义。

随着炎症的减轻,患者可改用等张收缩的方法进行训练,即作关节的主动屈伸。此时无论活动度有多少都视为有积极作用。若患者关节、肌肉疼痛逐渐有改善而活动度又有进一步提高,可考虑进行抗阻运动,以利重建关节、肌肉的功效。 此外,加强肩带肌、胸肌、腹肌、髋屈肌、小腿屈肌群练习也很重要。

3 防止脊椎及关节变形的措施

强调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正确的姿势治疗和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即使是行走或是坐轮椅也应注意姿势,睡眠时最好俯卧,睡硬板床,用适当高度的枕头。有资料报道俯卧位睡眠对早期髋关节有病变的人可阻止屈髋的发展,在工作中亦应调整好工作桌椅,避免寒冷、潮湿的环境及过度疲劳等。

4 纠正脊椎变形的方法

一般来说,应避免卧床固定或使用脊椎支架。但是有些患者已经出现脊椎变形,这时就要采取稳步用力的被动手法来增加其活动度。急性发作期让患者作常规抗炎药物治疗,待病情进一步控制后减少类固醇类药物。头5天仰卧在床上,然后逐渐减少枕头的高度,直到最后不用枕头。此时要教会患者活动脊椎和增强肌力的床上医疗体操,并鼓励患者积极而经常地坚持作这些体操,同时配合作深呼吸活动。

能作不利于关节、肌肉过分负担和不正确的训练。要教育患者认识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姿势训练(如行走、坐卧等)和运动疗法的重要性。对未形成强直的重要关节(如腰骶、骶髂、髋部)应鼓励患者多做适当的活动,治疗师给予被动手法治疗,以帮助其增加活动度。

5 强直性脊椎炎的按摩和被动手法

推背:患者取俯卧位,在脊椎两侧拇指平推或指揉法。由上而下反复推揉数遍,着力要重,使患者感到酸胀为宜,每次10min。其功效是可缓解椎间关节和脊肋关节软组织痉挛,促进血循环,从而减轻疼痛。

取穴按摩:可根据症状,随症取穴按摩。例如:用指按法按压两侧膀胱经以及臀部的环跳、秩边、居等穴,可缓解脊椎及臀部的僵硬强直。拿风池及颈椎两侧至肩井,可缓解颈肩部肌肉痉挛等。

摇动关节法:根据不同程度关节功能障碍情况,采用适当强度的被动摇动手法,用此法要根据治疗部位和病变程度,置患者于适当的体位,如腰背和上肢一般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如颈和上肢,则取坐位或卧位均可,在施治方法上,一般可先用轻手法放松肌肉,然后再对功能障碍的关节做被动手法。如在腰背可用弹动性按压法,如在上肢可牵伸有活动障碍的关节,扳拨有畸形的关节。如在下肢可摇动有活动障碍的关节或做引伸手法。

当然,做被动手法时要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即各关节活动轴的活动幅度以及病变关节的具体情况,用轻巧快速而有弹性的动作完成。切忌暴力,避免疼痛加剧。急于求成则往往弄巧成拙。 如炎症较重时,宜先多做推背和取穴按摩,少做摇动关节或不做。对病变关节必须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治疗。如:髋关节僵硬为主同时又有脊椎僵硬,可先着重对髋关节进行治疗,然后再针对脊椎关节进行治疗。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口服中成药舒经活络散为主,外用追风透骨膏,用药期间如结合同时用西药柳氮磺胺吡啶,临床观察远期疗效更为理想。柳氮磺胺吡啶片具体服药方法:第一周0.25克,每日3次;第二周0.5克,每日2次;第三周0.5克,每日3次;第四周1克,每日2次,并以此剂量继续服用至到病情恢复。肾功能衰竭患者慎用柳氮磺胺吡啶,只口服舒经活络散及外用追风透骨膏即可。
http://www.120ask.com/Question/2005-11-24/267341.shtml

推背:患者取俯卧位,在脊椎两侧拇指平推或指揉法。由上而下反复推揉数遍,着力要重,使患者感到酸胀为宜,每次10min。其功效是可缓解椎间关节和脊肋关节软组织痉挛,促进血循环,从而减轻疼痛。
取穴按摩:可根据症状,随症取穴按摩。例如:用指按法按压两侧膀胱经以及臀部的环跳、秩边、居等穴,可缓解脊椎及臀部的僵硬强直。拿风池及颈椎两侧至肩井,可缓解颈肩部肌肉痉挛等。
摇动关节法:根据不同程度关节功能障碍情况,采用适当强度的被动摇动手法,用此法要根据治疗部位和病变程度,置患者于适当的体位,如腰背和上肢一般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如颈和上肢,则取坐位或卧位均可,在施治方法上,一般可先用轻手法放松肌肉,然后再对功能障碍的关节做被动手法。如在腰背可用弹动性按压法,如在上肢可牵伸有活动障碍的关节,扳拨有畸形的关节。如在下肢可摇动有活动障碍的关节或做引伸手法。
当然,做被动手法时要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即各关节活动轴的活动幅度以及病变关节的具体情况,用轻巧快速而有弹性的动作完成。切忌暴力,避免疼痛加剧。急于求成则往往弄巧成拙。 如炎症较重时,宜先多做推背和取穴按摩,少做摇动关节或不做。对病变关节必须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治疗。如:髋关节僵硬为主同时又有脊椎僵硬,可先着重对髋关节进行治疗,然后再针对脊椎关节进行治疗。
http://club.health.sohu.com/r-health_care-34992-0-6-0.html

河南省遂平县金生骨关节病医院 制作维护:驻马店联合数据 电话:0396-3304444
电话:0396-4929611 传真:0396-4916389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www.120yy.com/

治疗性运动对强直性脊椎炎患者
http://www.jkw.cn/jbdq/special/30/5/2522411757.asp]

强直性脊椎炎--治疗说明
http://www.cnttw.com/news/view.asp?id=2121

强直性脊椎炎 内外兼治
http://www.cdncare.com.tw/20050803/med/jkbj/400000002005072818240225.htm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1-28
你的这些问题也许与你的职业有关!类似于一种职业病.希望你能注意一下自己的体态不要常常停止在一种状态
1.做一些颈部活动(做米字运动)
2.如果条件好常常做温泉浴游泳
3.到药店去一瓶红花油洗澡时擦后背,发红为至
4.口服维生维AD
5.市场上买几瓶维磷钙片服用
6.注意晒太阳让钙片吸收
愿你早日康复!
第4个回答  2007-01-28
累的吧,却钙,买点药吃就行,多休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