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生数学错题

如题所述

数学错题是老师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学生看错题目,画错图形,抄错数据,遗漏单位,失落答案等,这都是教师最棘手的问题。原因究竟何在?首先可能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与学生认知的矛盾,作业要求不规范等;其次是因为学生粗心或听课不认真,对知识理解不透彻,学得不扎实;最后或许是做题步骤不规范,审题失误等。面对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的种种错题现象,那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防止和纠正错题呢?
一、帮助学生解决因为粗心而出现的错题。
1、帮助学生找到“粗心点”。
面对孩子的粗心,与其批评孩子、给孩子上一堂“政治课”,不如具体地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采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班上有个孩子高凯数学成绩不是很好,经过老师和孩子仔细分析他每次出错的原因,得出一致的结论:不是不会做,而是每次都会把题目看错。由此,老师得知,容易看错题目就是他的“粗心点”。于是,老师便告诉他:“你粗心的原因是每到审题时,你的思维就滑过去了。怎么办呢?以后你每次做题时,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先停下来,闭上眼睛数三个数,然后再往下读题,这样就不容易错了。因为你没让思维滑过去,而是有意识地给它设了一个障碍。“这个孩子用老师教他的方法去做,效果真的很明显,他的作业中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少多了。
2、让孩子建立一本错题集,收集相关的错题信息。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
开学初,每个孩子都准备了一个错题本,错题集分两栏:病因和诊治方案。就像医生把脉和开处方一样:病因一栏,让学生摘录平时自己典型的错题;诊治方案一栏,让学生反思错误原因。建立错题集就要求学生自主订正错题、收集错题、分析错因、自身能认识到错题的价值,提高学习效率。利用错题集,可改动错题相关数据信息,让学生反复练习,归纳、整理错例,把错例“变废为宝”,督促学生防范于未然。
每周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把平时收集自己做错的题目展示出来,让班上同学再一起做。这样坚持下来,犯同类型错误的孩子明显减少了。
3、 把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化成“功课量”。
教育孩子做什么事都应谨慎对待,聚精会神,不能心不在焉。李大钊先生说:“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
有个学生的作业经常做错、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几道题漏做就交卷了,弄得老师也为她着急、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老师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课堂上,同学们刚回答过的问题,马上请她都说不到。她妈妈规定她做30分钟作业,她就在那磨蹭。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 20分钟她仅做了2题,有时都是错的。老师告诉她妈妈,把督促她学习的时间改为“再做5道题才能玩,要保质保量才行”,结果她5道题都做对了,而且只用了20分钟。她妈妈非常高兴,说老师帮她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0分钟”,改为“再做5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4、对孩子的作业要求格式规范、字迹工整,可有效减少错题。
老师对作业要求不规范,也是造成孩子错题的一个原因。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班有个孩子在做一道步骤较多的计算题时,由于字迹潦草,他抄到后面自己都把0认作6了。
有效减少错题,还必须要求作业字迹工整,格式规范,防止字迹潦草带来的干扰性错误。小学生的知觉比较随意,知觉产生干扰也会造成错误。
5、培养孩子整齐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如果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无序的家庭中,没有一定的作息时间、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孩子做事丢三落四、马马虎虎就会成为“家常便饭”。
所以教师要和家长沟通引导孩子养成整齐有序的生活习惯。生活上,让孩子养成保管自己物品的好习惯。学习上,要培养孩子定期整理书柜、清理书包,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做完作业要检查、课前要预习、课后要复习等好习惯。生活、学习都整齐有序地进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现象就会减少。
二、帮助学生克服因为上课不认真,注意力不稳定,没有掌握做题方法而造成的错题。
有部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会有几次走神,特别是在数学课上,自己也暗示自己,可有时还是控制不住,该怎么办?
1、教师应以变换的形式,生动的知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要想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办法是变换活动内容和形式,使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
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课前情境引入,通过设疑,创设悬念,造成认知冲突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课中改教师讲为学生讲,并让学生评;也可变枯燥的练习为游戏活动,小组合作或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尾采用拓展法、新奇法等,给学生留下一些悬念,期待着下一堂课的到来。老师在教学“因数和倍数”时,当下课铃快响的十几秒钟内,在黑板上写了个“3”,请学号是3的倍数的学生先离开,再写2和5让学号是2和5的倍数的学生离开,最后老师再问:“我出哪个数,大家都可以走呢?”学生略加思考,异口同声地说“1”,余下的学生也在铃声中欢天喜地地离开教室。小学生都很幼稚而且好奇,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学生个个会热情高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严格要求,约束学生的行为,集中注意力。
上课要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我上课要求有三到:眼到、耳到、心到。每节课我都会就这个要求一组一组地检查,看学生的眼睛是否看着老师。坚持训练下来,上课时学生的眼睛基本能跟着老师的手走,注意力也基本集中了,开小差、走神的孩子明显减少了。
3、不停给予评价,维持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对于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老师不断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因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同时也是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一种警醒,如果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他会立刻改正。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还可随时抛出问题,请他回答,及时让孩子注意力融入到课堂。
三、帮助孩子克服审题难、理解不了题意造成的错题。
1、 能力可以培养,态度决定一切!
审题作为一种学习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如何培养的学生审题能力,其实可以让学生懂得审题的关键是寻找“题意”,还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审题习惯。
2、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反复推敲,诱发对题意的深思。
可以从语言文字着手,圈出重点词,反复推敲,教会学生认真读题、审题,是帮助学生纠错的一个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
如:爸爸今年36岁,是小明年龄的3倍多6岁,小明今年多少岁?
刚开始做这道题目,多数同学做成:36÷3+6=18(岁)这些学生是看到题目里面有个“多”就用加法做。做这类题目我坚持让学生圈出重点词,先让学生理清题意,弄明白这个“多”是比小明的3倍还多6岁的意思,应该先用爸爸的年龄减6,才是小明的3倍,正确的做法是:(36-6)÷3=10(岁)。
后来老师又把这种题目的信息改为:爸爸今年30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少6岁,小明今年多少岁?学生看到这类题目会主动圈出重点词:少6岁。明白少6岁是不够3倍,所以应该加上6才是3倍,算式是: (30+6) ÷3=12(岁)。连续用这个方法几次,学生做这类题的准确率明显提高了。
学生只有在审题时反复推敲,才能扫清审题中的障碍,对题目的意思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3、正确处理教师的教法与学生认知的矛盾
有些数学老师,往往将自己的教学仅仅定位在“数学”课堂上,对“数”强调有余,而对“学”重视不够。错误地认为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只要会列式、会计算就可以了,至于字不认识,读题目不通顺、添字、漏字等都应是语文学科的事情。其实语文和数学是相通的,学习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学习数学时处处需要的就是这种阅读理解能力。老师不仅要教学生读题,还要让他们反复读、流利地读,直到读懂题意为止。
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知识学习中的错误,其纠正的方法是不同的,虽然没有公式化的方法,但老师还是可以在千变万化中找到一点规律。总之,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其作用不仅在于改正题目的错误,更重要的要让他们明了错误之所在,知晓错误的原因,从而真正获得正确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8
1、审题严谨
2、计算认真
应用题对孩子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
1、首先要求孩子要能读懂题意,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要培养;
2、理解题意还要能将公式定理、数字和题意结合,做出列式解答;
3、解答过程中,还要要求计算不出错,对孩子计算能力也是种考验。
所以,如果孩子应用题做得不好,建议参考这几点,对照孩子哪里有不足,加强练习即可。
要想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减少孩子的运算错误,必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矫正。

(1)加强口算训练,使孩子熟能生巧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是孩子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是训练思维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只有提高口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运算的正确率;只有加强口算训练,才能切实打牢运算基础。坚持每天花3-5分钟的时间进行口算训练,熟记一些常用数据。

(2)通过对比训练,使孩子养成认真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械、重复地做同样的工作会使人厌烦,因此,不能单靠强化做题目来提高孩子运算的正确率,因为孩子往往算完一遍就再也不愿意算第二遍,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的规律,采用不同的措施进行巩固。通过对比训练,克服孩子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使孩子养成认真看题,计算细致的习惯,培养孩子比较鉴别的能力。

(3)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

在学习运算中,要训练孩子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题时,要做到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计算时要求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就是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二想就是在看清题目的基础上,弄清数据的特点与运算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确定运算步骤;三算就是在确定计算步骤和方法后,认真进行计算;四查就是每算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运算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