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深夜emo的曾经你是怎么走出去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8

深夜emo的时候你该如何自救呢?
一到深夜,本想看个娱乐视频再睡个好觉,却总是猜不到,是先情绪崩溃,还是先入睡。
躺在床上,“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我才32岁,回答不了这么严肃的问题”两个小人的对话不断盘旋,情绪突然决堤口
这种情绪突然低落的情况,就是传说中的emo~
Emo全称Emotional Hardcore,原指情绪硬核的摇滚乐风格,后延申为抑郁、丧的代名词
为什么会深夜emo(夜抑郁)?
大脑有情绪脑和理性脑
白天工作,我们需要处理繁多的信息、做出无数决策,因此理性脑占主导,同时理性脑中的血清素起到平稳情绪的作用,抑制了情绪脑在白天的发挥
到了晚上,理性脑劳累了一天,轮到情绪脑翻身做地主,于是各种失智行为开始蔓延,莫名其妙的孤单、悲伤、思念、质疑、无限消费
除了受大脑运行机制影响,长期的工作压力、从事单一脑力劳动、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夜抑郁
喜欢/习惯熬夜的年轻人身上,25-45岁的女性上班族居多
如果习惯性深夜emo,建议进行系统的心理评估和治疗,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治疗抑郁、失眠的药物口。
除此之外,夜抑郁的自救指南如下:
◆睡前减少接收刺激性信息
比起看趣味视频,不如听听催眠曲、看看平时难以理解的书籍,你的入睡时间会缩短很多
◆释放情绪
痛苦内耗不如好好哭一场,哭泣能使人体释放甲肾上的神经递质,帮助发泄痛苦以获得平静,助于睡眠
◆有意识培养和保持规律的作息
培养属于自己的睡前仪式,如睡前冥想5分钟、睡前和自己说一句话等
◆有意识培养和保持规律的作息
培养属于自己的睡前仪式,如睡前冥想5分钟、睡前和自己说一句话等可以适当午睡,但不宜过长,30分钟为佳
◆合理规划
在白天便把明天要做的事情规划好,那么在入睡时就不会因想到繁多的抽象的待完成任务而焦虑抑郁
◆接纳自己,停止自责
停止自责的思想反刍,客观看待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人间值得,你更值得”!

第2个回答  2022-11-28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深夜emo嘛,人之常情,夜里人的感官总是会被放大,所以人们容易emo。

深夜emo,我们可以做什么?

1、直面悲伤

鲁迅先生曾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正的“勇士”也会直面悲伤,不管是多大的悲伤。悲伤是非常令人难受的情绪,我们都很抵触,想要逃避,想要摆脱却从不想去面对。但是再怎么躲闪,悲伤也不会无故消失,而是钻入我们的潜意识,躲到我们的心灵深处,在阴暗的角落里无时无刻地折磨我们,这恐怕是最痛苦的事情。因此,对于悲伤,我们千万不要压抑或者躲避。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无法避免,何不勇敢地面对它,接纳它,最终才有可能驯服它。

2、尝试化悲痛为力量

悲伤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一种情绪反应,凡是有感情的动物都会有此反应,人类最为显著。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悲伤萦绕心头,俗话说:哀莫大于心死。释放心灵上的悲伤,才是真正的解脱,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我们也可以从关注自己的心灵做起。曾经有位著名咨询师感叹说:“悲伤,是完结的力量!”这里的完结所指的是对人生真相进行赤裸课的坦白和面对,就比如有些人得了绝症有一天会死,平常也许很恐惧,但是真正到了死的那天相反心里会很平静。虽然死的真相不会改变,但他的心灵会在悲剧中获得了解放。我们所面临的悲伤,也正是如此,当真正看到了悲伤的真面目,就会坦然面对,就会“大彻大悟”,这时是心灵的真正释放。

3、.尝试用泪水冲垮高厚的“心墙”

当陷入无尽的悲痛时,眼泪是最好的释放器。泪水就宛如心灵的洪水,会冲垮我们在自己的心中建立的各种各样的“心墙”,最终让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和谐圆满的整体。

4、听舒缓、欢乐的音乐睡觉。

很多人有听音乐睡觉的习惯,但是如果本来就喜欢胡思乱想,还听一些悲伤的音乐,那就是自寻烦恼了。听音乐没问题,但要避开容易emo的悲伤音乐,换成舒缓或欢乐励志的音乐,这样就没有那么多emo的氛围了,巧妙避开“网抑云”。

5、转移注意力法。

把伤感负面的情绪强行赶出去,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法,比如你可以看脱口秀、听相声,这都容易给你带来欢笑,变得快乐。或者和亲人朋友聊一些欢乐的、充满期待的事情,让悲伤无处停留。狠一点的可以学习、工作,一旦进入学习工作状态,就没有精力去想emo的事情了。说不定你干一会儿就累了,回到床上闭上眼睛就直接入睡了。

6、减少相关负面信息的摄入。

晚上尽量不要点开带有emo倾向的短视频和帖子等,一旦你点入,大数据就会不停给你推荐同类的信息。你不断摄入emo信息,脑海中跟着想、跟着思考,这样还怎么平静从容地睡觉呢?看搞笑欢乐的不开心么?

第3个回答  2022-11-28

emo是抑郁的另一种说法,烦恼随着年龄越来越多,而我们不被理解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但是emo久了,怎么样才能走出去迎接阳光呢?

第一、听舒缓、欢乐的音乐睡觉。
很多人有听音乐睡觉的习惯,但是如果本来就喜欢胡思乱想,还听一些悲伤的音乐,那就是自寻烦恼了。
听音乐没问题,但要避开容易emo的悲伤音乐,换成舒缓或欢乐励志的音乐,这样就没有那么多emo的氛围了,巧妙避开“网抑云”。


第二、转移注意力法。
把伤感负面的情绪强行赶出去,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法,比如你可以看脱口秀、听相声,这都容易给你带来欢笑,变得快乐。
或者和亲人朋友聊一些欢乐的、充满期待的事情,让悲伤无处停留。
狠一点的可以学习、工作,一旦进入学习工作状态,就没有精力去想emo的事情了。说不定你干一会儿就累了,回到床上闭上眼睛就直接入睡了。


第三、喝小酒。
这个方法只针对严重emo患者,比如刚失恋难过悲伤实在睡不了,可以试试喝点酒,借助酒精,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当然,这个方法风险较大,喝多了容易出事,只限于有一定自制力能控制酒量的人,谨慎使用!

第四、减少相关负面信息的摄入。
晚上尽量不要点开带有emo倾向的短视频和帖子等,一旦你点入,大数据就会不停给你推荐同类的信息。
你不断摄入emo信息,脑海中跟着想、跟着思考,这样还怎么平静从容地睡觉呢?看搞笑欢乐的不开心么?

第五,报个兴趣班学一学。比如舞蹈,比如绘画之类的。我之前就是这样走出来的。我学的是街舞,每天接触的都是些活泼阳光的人,听的也是带感的节奏音乐,充满活力的东西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开心。

最后
为了避免emo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和情绪,一定要有反emo的意识,有时候emo是不知不觉的,注意以上几点或许能让你少一点emo,保持健康正常的生活作息。

第4个回答  2022-11-28

emo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应急着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告诉自己让自己更优秀欧,微笑面对每一天。
生命中三个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做自己。然而无我比“做自己”更高级,它是找到自己、实现自己之后的一种破除自恋,与宇宙万物建立深层次连接的状态。就是李嘉诚说的,“创造自我,追求无我”。这个时候“我”好像消失了,又好像它大到无边无际与万物合一,你不再过于关注关系中别人对你的评价,不再患得患失过于纠结于小我的得失成败,不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自己内心阴暗到别人身上。你可以不带评判地去觉知,观察自己的时候保持“法念住”,保持觉知者视角,无论有怎样强烈的身体感受、情绪与情感,都不把它认为是“我”自己,就是所谓“流动,而不成为“。让自己变成一个通道,就如同迈克尔杰克逊说,我时常感觉,我只是一个通道,而上帝通过我来表达。

无我是共情的前提。而共情是关闭头脑,你的身体和情感与他人直接建立连接。这种时候,你能够传递的温暖,就是“以他的需求为出发”的温暖,而不是你自以为的温暖。这个时候奇妙就会产生,真我和真我就会相遇。“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都在寻找你“,能量流动的美妙时刻,都发生在高质量的关系中。学会谅解他人,谅解他人这往往跟要求自己一样很难做到。我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找对方的不是之处,总觉得对方跟我过不去,总觉得任何人都在与我为敌,有很多事情本来是无意的,但是就有那种小心眼的人总要对号入座,自找烦恼。
  不会谅解他人,往往一句无意之中说出来的话,那个有心挑刺的人听了,自己就对号入座,以为是在讽刺挖苦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烦恼起来了。时间久了,一次二次,最后可能会来一个总的爆发,打起架来,甚至于弄出人命案来。报纸上种种社会新闻的报道,比如因为几块钱弄出一条人命案,一句玩笑话酿成一个悲剧。
  学会谅解:要学会原谅你的朋友和亲人。越近的人,因为彼此太在意,才容易产生误会。不能解释,不能辩白,外人看笑话,自己梦里都不能释怀。这个时候,唯一有帮助的是时间,时间会冲淡很多东西,会融化怨恨。有一天你会发现,是朋友,就一定还会回来。而你心里早一天忘掉那些气头上曾经说过的或者听到的话,早一天心里原谅对方或者自己,最大的受益人不是对方,而是自己,你会快乐也就扫去了烦恼。

第5个回答  2022-11-28

emo”就是“emotional”,只要留意互联网,就不难发现,现代人的emo通常发生在夜晚,尤其是深夜。毕竟,在白天,我们被所有需要我们关注的事物和人所消耗,比如工作和学习。而到了晚上,我们不得不面对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放大。

实际上,抑郁或悲伤的情绪通常也会在晚上变得更糟。

一方面,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累积的疲惫使我们更难去处理我们的负面情绪;

另一方面,白天我们经常被同事和家人等其他人包围,而深夜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一个人,就很容易被孤独感占据。这也是为什么失恋的人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感觉更难受更痛苦。

显然,emo不是一种良性的情绪,对于如何想要摆脱emo,现在,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个好的方案。简单但也直接,即睡觉。

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可以在睡眠中对情绪进行分类处理,巩固积极的情绪同时抑制消极的情绪。

实际上,研究人员已经多次强调,睡眠在心理健康中非常重要。

处理好不同的情绪,区分危险和安全情绪是动物生存必需的技能。负面情绪一旦过多,很容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症等病理状态。

而这一情绪处理过程很可能离不开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这一睡眠阶段中的梦境会伴随着许多强烈情绪。但一个相关的疑惑是,前额叶皮层在白天处理这些情绪时很活跃,但在REM睡眠期间却异常的安静。

为了研究快速眼动(REM)睡眠阶段情绪的变化,研究者选取了一批小鼠并让它们不断识别安全和危险相关的声音,让小鼠累积不同的情绪。相应地,两种刺激带给大脑神经元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随后,它们开始记录小鼠清醒和睡眠时,神经元活动的变化。

神经元作为一个复杂的结构,有着接收信息的树突,整合信息的细胞体,以及输出信号的轴突。

但是在REM阶段,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不同部分工作状态却不一样,此时尽管它们的树突被激活,细胞体却保持着沉默状态。

也就是说,在REM睡眠期间,大脑能够在神经元树突部分区分不同的情绪种类,但是抑制了我们对情绪的过度反应,尤其是减少了对负面情绪的反应。

研究指出,这种神经元脱钩机制有利于让我们保持身体状态的稳定,如果睡觉的时候仍然对许多恐惧、焦虑情绪有过度反应,那么很容易患上各种精神疾病。

显然,充足的睡眠不仅对于生理活动来说是重要的,对于情绪反应来说也是必要的,为了深夜不emo,睡觉会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