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不出兵去剿灭蒙古势力,而是一味地修长城来做消极防御呢?

如题所述

明成祖朱棣去世前,曾经亲自率大军到蒙古腹地搜寻蒙古势力,但是蒙古太大了,茫茫漠北,蒙古人又是游牧生活,居无定所,所以没找到目标,无功而返,明成祖朱棣最后去世在御驾亲征回来的途中。以明成祖时期的国力和朱棣的雄才,尚且不能消灭蒙古人,何况后世的收成之君?

当然,并不是明朝才修长城。战国开始就修长城了,赵国的长城已经不是小规模了,后来秦朝统一六国,也修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大家都知道;汉代、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北宋等等,都修长城。

长城的存在是中原农耕政权和北方游牧政权经济军事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真正没有修长城的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因为这两个朝代本身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所以没有北方之忧,通过朝廷的协调,南北经济矛盾得以调剂,北方游牧民族生活无忧,因此南北的军事矛盾得以解决。

北方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缺乏起码的生活必需品,比如大米、茶叶、盐、做菜刀和锅的铁。但这些物品中原王朝不会心甘情愿提供,因为如果大量提供,把草原民族养的兵强马壮,他们又可能会回过头来侵略中原政权。这是中原政权的一贯思维模式。

缺了这些必需品,北方游牧民族生活艰难,中原政权的贸易封锁,让他们举步维艰,为此他们就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汉人的地盘抢掠,少数民族骑兵优势明显,长途奔袭作战比较容易,中原政权防不胜防,为此才采取笨办法修长城,明朝长城修了几千公里,主要是在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间修好的。

明朝中后期,少数民族骑兵长期冒险越过长城抢掠,明朝无可奈何,防御都吃力,更别说主动出兵消灭他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明朝不出兵去剿灭蒙古势力原因,蒙古人的势力范围都是一些偏远的漠北地区,这些地区土地荒凉,人烟稀少,明朝觉得没有必要去占领。
第2个回答  2020-10-28
首先蒙古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想找到他们比较困难,而且大军出征粮食很难跟上,因此剿灭蒙古非常难实现,不如防御来的容易。
第3个回答  2020-10-28
因为打不过,蒙古势力还是很强大的,要歼灭他们还是很难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