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2-21
方法如下:
生活是创作之源,也是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一块沃土。所以,平时就要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善于用情感、意识、思考去触摸事物的品质,没心的人是另一种盲人,什么也发现不了。”所以从一开学,我就让学生通过写日记,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记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往往是颇富哲理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慧眼独具,从中悟出值得阐述并给人以启迪的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苏轼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再如,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领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真挚情感”,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而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平时就要求学生有一双观察生活的眼睛,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变化、同学苦读、集体劳动、名胜古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春雨秋风,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生活的范围。同时还要在注意观察时,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还要“心入”事物。也就是不能只是纯客观地搜集材料,而应该使我们从微小平凡的事物中感受伟大与不平凡的东西,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我们的感悟能力就会大大提高,甚至也能像名家那样写出不仅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的文章。
第2个回答  2018-11-14
想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研究学生,了解你所面对的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才能采取不从的措施,比如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就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一步一步引导,比如学习如何写观察日记,那么可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写,比如,爬山虎的叶子什么样子的,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往上爬的,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感兴趣,才能写出来,这是第一步,然后就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积累名言名句,试着将名言名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然后不断的扩充,正如造句子一样,妈妈有一双眼睛,什么样的眼睛?大大的眼睛,什么样的妈妈?善良的妈妈,妈妈还有什么?有细细的眉毛,形状像什么?像柳叶一样细细的眉毛,这样,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并且将这项工作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有话可写,也要不断的鼓励学生,毕竟长时间的写作,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在写作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形式和比赛活动等,让学生爱上写作。希望对您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8-08-03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效益如何,是决定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多、差、慢、费”之疾久治难愈,而作文教学尤其举步维艰,究其原因,这与教师习惯于一相情愿,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息息相关。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从而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严重的厌学心理,或草草应付了事,或东拼西凑,依着葫芦画瓢,造成千人一面,“异口同声”的可悲局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热门话题。

学生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和智慧展现在众人面前,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满怀激情地加以肯定和赞美,使之成为一种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你还可以编辑《日记集锦》、《妙言佳句选》、《优秀作文选》等,也可以把特别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有关报刊,让学生的作品打出去,使之阔步走上领奖台。通过荐稿发表或参加各种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变“要我写”为“我想写”,“我要写”。这剂良药就可以使学生从“奴隶”到“将军”,真正成为作文创新的主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27
标准依据习作要求而定。比如,你这次习作的重点是训练详略得当,你就把增加一项,如果是点面结合,你就增加一项,分数灵活处理。“题目、点题、开头、条理清楚、新颖”这些常常作为评价的目标。但是,需要指明的是,这些在习作授课时就要对学生强调清楚。 3、用波浪线划出好句,在好词那里插个旗,在好字下面打个点,然后在旁边简单点评。这一项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平时批改作文的方法去做,比较容易完成。 4、找出错别字,进行修改 5、末尾写出你最欣赏这位同学作文的至少一个方面,并提出一个小小的意见,写上祝福语,并签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强写作的信心,沟通同学感情。 6、调查最高分作文两篇,生上台朗读,学生点评。
第5个回答  2018-11-14
如果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话,鼓励孩子读书,尊重孩子的阅读习惯,允许孩子“玩”书,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不要总考问孩子。从这几个阅读层面入手,相信你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