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具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1、启蒙性:
  3至6岁的儿童虽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仍需睿智的引导者的引导。幼儿园教育就应该成为这样的一个引导者。因此,幼儿园课程自然也就担负着启蒙的基本任务。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去开启幼儿的智慧和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
  2、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儿童只能在生活中学生活、在交往中学交往、在做人中学做人。所以,幼儿园课程带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程内容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更要贯穿于幼儿的生活。
  3、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他们的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幼儿园课程中,学习与游戏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幼儿的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让幼儿在其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与发展。因此,幼儿的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幼儿园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即使在教师专门设计、组织和指导的学习活动中,“游戏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要符合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为此,《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4、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儿童心理学表明,儿童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他们只有在获得丰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特点,使得他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成为其心理发展的基本条件,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基本的存在形式。 对幼儿来说,只有他们在活动中的学习,通过直接的经历、感知和相互作用,他们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他们才能理解这种学习的价值。离开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生动的活动,幼儿园课程往往就缺乏了鲜活的生命力。所以,脱离了儿童的活动和直接经验,教学就会变成记忆力的训练。
  5、潜在性:
  上述幼儿园课程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它与中小学课程的另一个不同点,即课程的潜在性或隐蔽性,即通过环境影响幼儿的的发展。有人甚至将其视为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的最根本的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