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窝头玉米面和豆面的比例是多少

如题所述

蒸窝头玉米面和豆面的比例最好是三比一。

食材明细:玉米面适量、黄豆面适量、白糖适量、牛奶适量。

做法:

将细玉米面、黄豆粉按三比一的比例放入盆中,加入白糖牛奶,再逐渐加入温水揉和均匀,使面团柔韧有劲;面团揉匀后搓成圆条,再摘成面剂;在捏窝头前,右手先蘸点凉水,擦在左手心上,以免捏时粘手;取面剂放在左手心里,用右手指揉捻几下,将风干的表皮捏软,再用两手搓成球形,仍放入左手心;右手沾点凉水,在面球中间钻1个小洞,边钻边转动手指,左手拇指及中指同时协同捏拢;将窝头上端捏成尖形,直到窝头捏到0.3厘米厚,且内壁外表均光滑,上屉用武火蒸20分钟即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8
材料
糯米粉200克,玉米粉100克,白糖50克,清水适量
做法
1.将糯米粉、玉米粉和白糖一起放入一个盆内,混合均匀,往和好的粉内一点点加入清水,将粉面和成团,并静置15分钟
2.将揉好的面团平均分成约40克重的小面团
3.将小面团握在左手掌心,捏成小窝窝头
4.蒸锅上刷一层薄油,将捏好的窝头放入蒸锅内,大火蒸10分钟即可
第2个回答  2020-12-13
中式面点的流派

在北方,主要有北京、山东、山西、陕西等面点流派;在南方,主要有扬州、苏州、杭州、广州、四川等面点流派。

一、北方风味

1.首善之地的北京面点

北京为元、明、清三代都城,京式面点的典型品种有抻面、都一处烧卖、狗不理包子、清宫仿膳的肉末烧饼、千层糕、豌豆黄、艾窝窝等,都各具特色。

2.豪放精致的山东面点

山东面点在《齐民要术》中多有记载。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清代的山东面点已经成为中国面点的一个重要流派。

山东面点原料以小麦面为主,兼及米粉、山药粉、山芋粉、小米粉、豆粉等,加上荤素配料、调料,品种有数百种之多。而且制作颇为精致,形、色、味俱佳。例如煎饼,可以摊得薄如蝉翼;抻面抻得细如线;馒头白又松软等。特色面点有很多,如潍县的“月饼”(一种蒸饼)、临清的烧卖、福山的抻面、蓬莱的小面、周村的烧饼、济南的油旋等。

3.秦腔古韵的陕西面点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陕西面点在周、秦面食制作的基础之上,继承汉、唐制作技艺传统而发展起来的。盛唐时期京师长安的面点制作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属于“北食”。其后由于朝代的更替,都城的变迁,陕西面食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一直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流派。

陕西面点是由古代宫廷、富商官邸、民间面食等汇聚而成,用料极其丰富,以小麦面为主,兼及荞麦面、小米面、糯米面、糯米、豆类、枣、栗、柿、蔬菜、禽类、畜类、蛋类、奶类等,加上调料,品种上百。陕西的“天然饼”,“如碗大,不拘方圆,厚二分许,用洁净小鹅子石衬而馍之,随其自为凹凸”,具有古代“石烹”的遗风。其他如秦川的草帽花纹麻食、乾州的锅盔、三原的泡泡油糕、岐山的臊子面、汉中的梆梆面、西安的牛羊肉泡馍等。
第3个回答  2014-11-29
大概在2:1或3:1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