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指的就是直线式跟螺旋是这样子的两个方式的课程内容,然后在直线是里面的话,就是把课程内容组织呈一条直线一样的状态,然后就是需要在学科知识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然后就是说把学科知识的内容的组织好像一条直线一样前进。


然后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就不会再进行呈现。这就是其中一个组织形式的定义,然后还有一种螺旋式的话,就是说不同的课程知识在不同的时间段里面都会重复的出现,然后进行螺旋式的一个上升,如果是要具象化的话,就可以这样子去进行理解。

然后这样子可以逐渐的扩大知识的相关内容,还有就是加深知识的难度,就是说同一个课程的内容前后都会重复的出现,并且汇成一个层层递进的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6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直线式和螺旋式。

直线式:指把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学科知识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即学科课程内容的组织呈直线前进,前面安排过的内容在后面不在呈现。例如,英语单词的学习。

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单元或阶段,乃至同课程门类中,是课程内容重复出现、螺旋上升、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

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的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且层层递进。例如,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在小学时测量、画图,中学时证明。

课程的作用:

(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5)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6)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学工作的依据。

(7)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12

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1.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课程特征】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是这种组织形式的共同点,而根据知识的知识分类的强弱程度,又将其分为:

(1)分科组织形式,将教育内容分为不同科目,组成不同的学科,彼此之间没有联系,例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幼儿园传统的学科课程是由音乐、美术、常识、语言、计算、体育等六门科目组成的。

(2)相关课程形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目的课程内容试图统整在个更大的学科中,以加强各学科的学习互相联系和相互促进,但科目的界线依然存在。例如在幼儿园课程中,曾经尝试“语言”和“常识”的整合,并冠名为“学科综合课程”

(3)融合课程形式,尝试在两个以上的科目范围内建立关系,但是原有科目的界线消失了,不同科目的相关内容会融合为新的科目。例如,原有的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和解剖学是独立存在的教学科目,现在这几个科目融合为生物学。

(4)广域课程形式,是各学科原有逻辑逐渐消失,相互间联系进一步加强,把性质基本相同的学习内容分为几个领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知识领域或发展领域。

【代表课程】五大领域,如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

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课程特征】这一课程形式是围绕着有关社会问题的解决来组织内容的,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将课程与幼儿生活的结合,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让幼儿关注、认识、参与社会生活问题的解决。

【代表课程】核心课程,从社会现实和儿童的需要、特点出发,选择出一个主题,以此为核心将相关内容组织起来,例如在一定时间内围绕“疫情”这一主题,设计和展开各种学习活动。

3.以儿童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课程特征】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来组织课程内容,注重的自由选择和自主活动。教师主要任务在于提供相应材料创设一个富有教育性的环境。这类组织形式有利于儿童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同时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代表课程】活动课程,注重“做中学”,没有统一内容,没有统一的课程进度幼儿自主探索,例如幼儿园中的区角活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