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作业

某小学青年教师张小莉任教一年级语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每节课都带来糖果,对问题回答得好,作业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并且奖励糖果,半个学期下来,她花费了五百多元,因经济上承受不起,她停止奖励糖果,但还会表扬学生,然而有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此却大为下降,学习变得被动,不太努力学习,她对此迷惑不解,怀疑自己当初幼稚的做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请你根据所学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对此加以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 谢谢!

你好!这个案例主要涉及到的是学生的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动力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其中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爱好,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学习的情绪、意志因素等。
学习动机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
研究表明,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低(Lee,1991;Spaulding,1992)。
当然,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由于学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的推动力。在外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务感或希望得到奖赏和避免受到惩罚的意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一方面应逐渐使外部动机作用转化成为内部动机作用,另一方面又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部动机作用处于持续的激发状态。
所以,案例中教师的做法过于偏向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长时间下来,学生已经对这种糖果的激励产生依赖。因此,教师要去渐渐地改变以往的纯外部激励的教学方式,应该多用到内部激励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主动、快乐的去学。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5-22
属行为心理学范畴。在糖果奖励的教学模式中,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条件反射关联:糖果刺激——学习反应。解决办法,或可等待消退抑制,或建立新的激励机制。
第2个回答  2014-05-22
这应该算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外部奖励破坏内部动机“的情况。 解释这种情况,应该是从动机的认知理论去解释,也可以用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中的”消退“概念去解释。不过从认知角度解释会得到更具启发性的解决办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以下,只从动机的认知理论解释)

答:很显然,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外部的奖励破坏了学生内部的动机。
目前动机的认知理论流派很多,能解释这种情况的也比较多,其中的【自我功效论】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你可以看看这个定义中,其中的结果期待可以解释上面的这种情况。直白的讲就是:学生已经感觉到他们完成任务不能获得“好处”了,所以也就导致了动机下降。

说真的,我太久没有翻教育心理学的专业书了,但上面的回答应该是准确的,不过目前一般解释行为,都是整合各个理论去解释,我也说了,这种情况有很多理论可以解释。在不同的教材上,会用不同的理论去解释。如果是考试,你以自己的教程为准。但是有一个大的方向是没有错的,那就是,这个事例绝对是用动机的认知理论去解释,如果用行为主义去解释,是不太准确的。
第3个回答  2014-05-22
小孩子有了依赖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