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视地质解译的一般原则

如题所述

对于一般地质构造解译应考虑六个关系问题。

1.先已知,后未知

先整体后局部,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2.先框外,后框内

先了解影像的注记、符号、成像技术参数等,再进入图框内影像的解译。

3.先了解自然地理,后进行地质解译

先概略了解工作区的山川、河流、地形特征、居民点、交通等自然地理情况,再对地质内容详细解译。

4.先解译岩性、地层,后解译构造

各种构造形迹是岩石(层)变形的踪迹,为了提高构造解译的效果,解译前需了解该区出露的岩石、地层的性质、特征,即构造解译应以岩性、地层解译为基础。因此,一般的图像宜先解译岩性、地层,后解译构造。尤其是对大比例尺图像解译时更为重要。在小比例尺的卫星图像和某些遥感图像(如岩性单一或变质岩区图像)上线性构造突出而岩性解译难度较大时,亦可先解译构造后解译岩性、地层,或者构造、岩性解译互相穿插进行。

5.先岩性、构造解译,后矿产分析

由于遥感图像难以直接确定地下矿床的实际位置和鉴定其质量,只能通过矿床和地质构造以及岩性岩类的相关等标志来间接识别。因此,有利的构造背景、控矿构造、含矿岩系、围岩蚀变等是重要的成矿条件和解译标志,并是矿产解译的基础。所以,先对岩性、构造的解译有利于对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有利地段的矿产分析。

6.遥感图像处理软件、GIS软件与目视解译技术相结合,边解译、边成图,人机交互屏幕地质解译

正确的解译是成图的前提,根据图像特点、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解译人员的水平,可采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GIS软件与目视解译技术相结合,人机交互屏幕地质解译,边解译边成图的方法,但就整个解译地区而言,对成图内容有了确切的解译成果并经野外验证后方可正规成图。

解译图是各类解译成果的归纳与综合反映,它的编制直接涉及地质解译成果的质量与利用,因此,应重视成图的质量。

上述六点仅是解译过程中常遇到的几个关系的处理原则,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自己的解译原则,并注意积累和总结自己的解译经验。此外,解译图像常采用面—点—面的解译步骤,即首先概略了解图像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然后详细地进行单项解译,并在此基础上概括解译区的全貌,分析各种地质体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存在的疑难问题,再通过进一步的地面验证和专题深入研究,检验、修改、完善室内初步解译成果,最终完成包括文、图在内的整套地质解译成果,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开发服务。

遥感地质实习室是进行遥感地质基本技能训练的场所,所用仪器均为精密光学仪器,其主要器件是光学镜片,同学们在实习中应遵守实习室规则,严格执行操作方法,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仪器设备和实习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