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解译

如题所述

图像解译采用目视解译为主,计算机信息提取为辅。解译遵循“从已知到未知、从区域到局部、从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循序渐进、不断反馈、逐步深化”的原则。图像解译包括初步解译和详细解译。

(一)初步解译

在已有地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利用1∶20万和1∶10万ETM+图像分别对全区和主要含煤区的宏观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等进行初步解译,主要研究研究区所处区域构造环境及需要解决的区域地质问题,初步了解区内地层、构造的发育状况及其遥感地质特征,初步建立研究区煤田遥感地质构造格架,并对区内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及图像可解译程度进行分类分区,提出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和可能的找煤方向,为科学制订工作方案提供依据;其次,通过路线踏勘,对区内岩石地层、含煤地层、控盆与控煤构造及煤层等进行初步了解,并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利用1∶20万、1∶5万ETM+图像和1∶5万ETM+SPOT2图像分别对全区、主要含煤区和重点含煤区进行详细解译,旨在识别煤田地质信息,对含煤地层及控盆、控煤构造进行重点研究,确定遥感地质单元,提取与找煤有关的遥感地质信息。

解译内容主要包括:①地层岩性: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范围及其展布规律;②含煤盆地及含煤地层:以遥感信息为依据,分析含煤盆地的成因类型及其边界范围,确定含煤地层的时代及其分布范围,研究其岩性、岩相、厚度及其含煤性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可能的有利含煤地段;③断裂构造解译:以控盆断裂和控煤断裂为重点,详细解译区内断裂构造的性质、规模及展布特征,并分析确定其相对时空关系及其对聚煤作用和煤层的影响;④褶皱构造解译:主要控煤褶皱的性质、位置、形态及规模,研究其对煤层的影响。通过初步解译,基本掌握区内地层和构造的发育特征,初步建立研究区遥感地质构造格架和遥感解译标志,对区内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及可解译程度进行分类分区,提出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和可能的找煤方向,为科学地制订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二)详细解译

遥感地质调查主要通过遥感图像详细地质解译实现。通过路线观察和实测地质剖面,对区内岩石、地层、构造、含煤地层、煤层及其他矿产进行全面了解,并建立遥感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利用1∶10万TM473合成图像进行详细解译,识别三大岩类、提取反映内涵地质构造和三大岩类的时空分布信息的线、环和块状影像,对含煤岩系及控煤构造进行重点研究,确定遥感地质单元,提取与找煤有关的遥感地质信息。具体内容包括:

1.地层解译

不同时代地层的分布范围及其展布规律。非含煤地层参考常规资料以编译为主,结合野外调查进行局部地段修正。包括地质体的边界位置和范围圈定,了解其发育及与含煤地层的空间关系。

2.含煤地层解译

以遥感信息为依据,确定含煤盆地的范围及类型,确定各主要含煤地层的时代及其分布范围,研究其岩性、岩相及厚度的变化规律。例如:永胜区黑泥哨组含煤地层的岩性变化大,可分为玄武岩型和砂页岩型;腾冲芒棒区芒棒组含煤地层的各段岩性变化很大,中段以玄武岩为主,上段和下段均为碎屑岩沉积。岩性组合的不同造成影像特征差异明显,据此可解译其岩性、岩相在纵、横向上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可能的有利含煤地段。尤其通过对芒棒盆地玄武岩喷发期次的解译,可以了解区内玄武岩喷发中心及其总体流向及其对煤层的影响。

3.断裂构造解译

以控盆断裂和控煤断裂为重点,详细解译区内断裂构造的性质、规模及展布特征,并分析确定其相对时空关系及其对聚煤作用的影响。先利用1∶20万TM遥感图像进行区域主干构造及宏观背景异常的解译与分析,了解区内主干断裂的发育情况及分布特点,然后利用1∶10万TM遥感图像详细解译区内断裂构造性质、规模、空间展布特点,确定其相对形成时序。解译重点为含煤盆地边缘及盆地内部的控煤断裂。

4.环状及块状地质体解译

由于腾冲芒棒区和永胜区岩体发育,新生代火山喷发强烈,因此重点解译了芒棒区的环状及块状地质体,对其地质属性及可能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如火山机构或隐伏穹隆构造或隐伏岩体。

5.褶皱构造解译

褶皱的性质、位置、形态及规模。

6.岩浆岩解译

岩浆岩的岩石类型、规模及其分布范围,分析其对含煤地层及煤层的影响。规模较大的岩浆岩影像标志比较明显,重点解译对煤层形成和赋存有影响的岩浆岩的发育规模和分布特征。对于其他岩浆岩则结合常规资料以编译为主。

总之,解译过程中遵循先从地质研究程度高、地质资料丰富的地区开始,再延及地质研究程度低,地质资料较少的地区;从区域性宏观解译逐渐向局部性微观问题过渡;从直观信息提取逐渐向隐晦信息提取过渡循序渐进、反复解译的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