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不好,靠全员降薪可行吗?

公司业绩不好,靠全员降薪可行吗?

公司业绩不好,靠全员降薪可以吗?

这是不可以的。业绩不好,是经营问题。如果公司单方面实施全员降薪,可以预想到员工是会去申请劳动仲裁的,现在员工的法律意识都比较强。

公司单方面的降薪既不合理,也没有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那就违反了劳动合同法。员工可以明确表示不同意公司的降薪方案,公司不能强迫员工接受降薪方案,否则就是违约。

员工可以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公司若有强迫行为,员工还可以先行保存相应的纸质、录音录像等证据,向劳动部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这一套程序走下来,一般都可以获得支持。

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规定,只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公司可以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一般只有下面几种:

一,劳动者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劳动岗位的。这其中包含:如果劳动者是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还有就是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用人单位的培训或者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二,劳动者由于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用人单位给予降职降薪处罚的。这一条要求用人单位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而且规章制度的制定还需要符合法定的程序,同时要对劳动者进行过公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14

公司业绩不好,全员降薪可以吗?

呵呵,你试试,员工不会去仲裁啊

就算公司亏损,也不能够单方面决定全员降薪,面对公司不合理的降薪要求,劳动者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公司单方面降薪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符合则合法,不符合则不合法,以下是相关内容说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可单方变更内容介绍:

1、劳动者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用人单位单方调整工作岗位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以上条件下可以单方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调整工作岗位后工资也得到相应地调整。

2、劳动者由于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定,被用人单位给予降职降薪处罚的。

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必须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并明确注明违反规定降职降薪的具体情形;规章制度的制定还需要符合法定的程序,比如经过职工大会民主程序等,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对劳动者进行公示,确保劳动者知道单位存在此规章制度。

第2个回答  2022-03-14
如果公司业绩不好,靠全员降薪当然是不行的。一个企业的向上发展必定包含了团队的优秀业绩。业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的是一个企业的命运,当然要无情且严肃的对待。然而对待员工却不能无情,人性化的管理更利于团队合作。如果团队的表现不好,那么就要分析原因,然后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努力提高表现。同时,在业绩不佳时,不能过分指责员工,同时也不能忽视。第一步:寻找业绩不佳的原因。团队可以共同分析和探索表现不佳的原因,然后研究、分析并找到合适的改变方式。总结不佳的原因,然后寻找改变的方法,努力提高性能。第二步:确定职责分工。当然,表现不佳也会有相关的责任分工。对相关员工给予适当的惩罚和批评,然后鼓励他们做出改变。同时,作为团队领导或经理,你必须以身作则,让员工信服。第三步:给予适当的奖励。团队表现不佳会影响团队成员,造成失落感、对工作失去信心等情况。这就需要及时对员工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冷静地面对业绩不佳的情况,及时做出改变。第四步:寻求提高绩效的方法。如果业绩不好,那么你必须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您必须带头并积极制定合理的计划。其他员工也必须积极提出建议,共同寻求发展方向,提高绩效。第五步:增加团队凝聚力。当遇到表现不佳时,团队成员会互相抱怨,关系也会出现分离。作为管理者,必须及时调整团队的内部关系,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才能更好的发展。第六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如果业绩不好,更要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团队充满斗志,能够更好地接受任务,完成任务。让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
第3个回答  2022-03-14
公司业绩不好,靠全员降薪虽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短时间可以。,如果时间长了肯定会引起员工的不满,而且这种随便降劳动者工资的做法,属于克扣劳动者工资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员工完全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可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报酬及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劳动法》第91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所以当公司业绩不好,还是应该想一些积极有效的办法,即便降薪的话也要从领导层开始,普通员工尽量少强或者不降薪,只有这样才能够安抚员工的情绪,才能够让公司度过最危险也最低谷的时期。
第4个回答  2022-03-14
如果公司在《劳动合同》或其他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员工的岗位、薪资与公司经营状况、员工的业绩考核相关,那么当公司经营状况下降或员工业绩考核不达标时,公司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或其他规章制度的规定,对劳动者实行相应的调岗降薪。如果公司没有明文规定,无理由对员工实行调岗降薪,那么员工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足额支付工资。调岗降薪实际上就是对劳动合同的变更,《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 一份。依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若想就工作岗位、劳动报酬等必备条款进行变更,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用人单位在没有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擅自调岗降薪的行为属于单方面变更劳动合同条款,不符合变更劳动合同的法律要件,因而不发生法律效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公司经营不景气的时候,为了降低成本,需要裁员。但是,公司在考虑裁员的成本,往往会单方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降低劳动者的工资,迫使劳动者主动提出辞职,从而规避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工作中劳动者要怎么应对调岗降薪

(1)劳动者首先可与人资部门沟通,了解此次调岗降薪的具体原因,应该看到这次是否符合当时签订的合同,是否有违背的地方,比如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薪资等等,企业应该的流程,应该会提前通知员工,这样也可以做好现在工作的交接,到新的岗位工作。最终确定用人单位是不是有违法行为存在。

(2)如果用人单位系想通过调岗降薪的方式达到让劳动者自动离职的目的,劳动者更应当谨慎。因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发生变化,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即使协商不成,也不能单方辞职。

(3) 如果用人单位在未予劳动者协商的情况下,单方作出调岗降薪决定,劳动者可以实名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单方作出调岗降薪违法劳动合同,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劳动监察部门查处单位违法行为。

(4)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住所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在这段时间,劳动者应当在单位继续工作。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查明单位没有与劳动者协商的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