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01

洪武三年十一月(1370年),认为天下已定的朱元璋大封功臣,跟随他南征北战的文臣武将们都受到了封赏。

统计下来,一共封了六位公爵、二十八位侯爵、十一位伯爵,这些爵位并非过路爵,全都可以传给子孙们,要是哪一代断了子嗣,还可以兄终弟及或过继同族的子弟,反正这爵位由相应的人家承包了。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还对众功臣说“今日所定,如爵不称德,赏不酬劳,卿等宜廷论之,无有后言。”意思是,今天定的这些爵位、官职、封赏,如果有人觉得太低,配不上自己的功劳,那么请当堂提出,过后不许有什么异议。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朱元璋慷慨大方,真心想要大家都有个好结果。后来大肆诛杀功臣,也不是他的初心,只能说世事难料、人心多变,为了维护皇权,稳定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明江山,朱元璋不得不铲除有可能存在的隐患。

站在朱元璋的立场,那样做并不为过,秦、隋都是前车之鉴。

说回大封功臣,让人奇怪的是,在人们印象中神乎其神的刘伯温,却只被封为诚意伯,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食禄二百四十石。

通常各朝的外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明朝后来革除了子、男,只留前三等,这样一来,刘伯温就吊了车尾,再往后掉一级,他就不是贵族了。

另一件怪事是被朱元璋视为开国第一功臣的徐达,虽被封为魏国公,参军国重事,实权职位却是中书右丞相。古代以左为尊,在徐达之上,还有位左丞相,正是被封为韩国公的李善长。

为何如此呢?咱们先说刘伯温。

刘伯温并不是最初跟随朱元璋的那批人,他是在1360年才投入朱元璋麾下的。那时朱元璋已经攻下南京,有了一定的基业,听说刘伯温的名声后,邀请他来做自己的谋臣。

换言之,刘伯温不是像李善长那样主动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不可能像对待李善长那样对待他。打个比方,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招聘来的员工,和创业初期主动前来投效的元老,待遇能是一样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