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而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如题所述

明朝建立后的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批册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六公”是指: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当时因为常遇春已死,故此他的儿子常茂代替他受封爵位。第一位是韩国公李善长。刘伯温之所以未入选,是因为《大明律》中有相关规定,对文臣做出封公封侯做出了严格的限制规定。刘伯温不符合这些规定,故此未能封公。

一、刘伯温为何不能与六公一样,获得公爵的爵位

明朝初年,朱元璋曾在《大明律》中对文臣封公封侯的条件做出严格限制,相关条款如下:“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朦胧奏请辄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其生前出将入相,能去大患,尽忠报国者,同开国功勋一体,封侯谥公,不拘此例。”

换而言之,这一条款几乎彻底剥夺了文臣被封侯的资格。除非文臣为国家立下盖世奇功,经过皇帝认可,才可以有此资格。除此之外,如果有人擅自奏请给某个文臣晋升公侯之位,上奏之人和此文臣格杀勿论。如此一来,几乎彻底堵死了文臣封公封侯的通道。

刘伯温在演义小说中,虽然是一副神机妙算、用兵如神的模样,但这只是艺术渲染。真实历史中,刘伯温只是朱元璋身边的一个幕僚与参谋,参与商定军机,但从未直接带兵出征独当一面,立下军功,因此他显然不符合封公封侯的资格。

二、明朝开国功臣中,朱元璋为何最不喜欢刘伯温?

历史上的刘伯温,当然没有演义中那么邪乎,但他深通谋略,擅长用兵,也是毋庸置疑的。朱元璋的后人明武宗,曾经给予刘伯温极高评价,称他“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堪王佐”,就是对刘伯温才能的最好总结。

奇怪的是,刘伯温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志,且为明王朝开创立下汗马功劳,却并没有讨得朱元璋的欢心。这从刘伯温一生的官职履历就可以看出来。刘伯温前半生中,长期担任元朝的地方文官,时间长达26年之久。到48岁那一年,即1359年,他才投奔朱元璋。在朱元璋帐下的前几年中,他以谋士身份参与军机大事,但一直没有正式职务。

到1365年,朱元璋任命他为太史令,属于朝廷机构太史院负责人。太史院的职能只不过是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等事务。1367年,朱元璋给刘伯温调动岗位,任命为御史中丞,是朝廷监察机构御史台的二把手,正二品的品级。在这个正二品的二把手岗位上,一直呆到退休。1371年,他又兼任弘文馆学士,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社科院院士。太史令、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就是刘伯温在明朝的履历表,无论职务还是品级,在开国功臣中,都属于边缘化的人物。

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时,共封赏六公十八侯,二十八伯。与刘伯温齐名的徐达、常遇春、李善长等人,都封为公爵。劳苦功高的刘伯温,仅获封诚意伯。在古代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仅拿了个第三等。还不如一个三流武将。更为离谱的是刘伯温的俸禄。当时同被封为伯爵的汪广洋,俸禄360石,而刘基却只有240石。歧视显而易见。

刘伯温功勋卓著,却不能获得朱元璋的认可,主要有3个原因。一是他在朱元璋队伍中资历较浅,属于半路出家,肯定不能与跟随朱元璋白手起家的老弟兄一视同仁。二是朱元璋的部下,分为两大核心群落,一是老乡淮西群,二是朱元璋的亲戚子弟群。刘伯温和二者都不相干,被边缘化也正常。三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刘伯温的实际才能和贡献,其实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出众超群,所以朱元璋并未给他很高的官位和俸禄。

三、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只能排第二?

主要原因可能是李善长贪恋权位,徐达则是保持明哲保身的态度,因此徐达得以善终,而李善长最终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年七十六岁。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刘基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

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

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

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

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

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

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四、李善长为何能排名公爵第一位

李善长在后世心目中,被定格成一个小人奸臣形象。但在明朝开国战争中,他的作用极为关键,不可替代。他长期担任筹集军饷粮草的重任,“转调兵饷无乏”,“复制钱法,开铁冶,定鱼税,国用益饶,而民不困”,是朱元璋的财政大臣和后勤总管,没有李善长的鼎力相助,明朝开国战争很难取得成功。

可见,朱元璋让李善长成为公爵第一,没让刘伯温入选公爵,不是没有道理的。

朱元璋能够从一个乞丐最终成为皇帝,除了时代特殊原因造就的运气之外,他的综合能力还是相当值得一提,尤其是识人用人以及各种利益平衡,做得十分到位,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0
朱元璋没有封刘伯温爵位,有可能是为了抚慰仇视刘伯温的淮西势力。徐达之所以排在李善长后面,主要是保持明哲保身的态度,不愿跟李善长去争。
第2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当时朱元璋并不是特别想给自己的功臣分享。他害怕功高盖住,所以说没有给很高的爵位。
第3个回答  2020-12-20
因为刘伯温只是军师,并没有太多的军功,所以开国六公爵没有刘伯温。因为朱元璋为了平衡他人,所以才会把徐达排第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