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合理开展员工背景调查

如题所述

1、电话调查
  人力资源部门通常采用去学校、培训中心、网络查询等方式对拟录用的员工的学历、培训经历、证书等进行调查,而对于工作经验、工作业绩、离职原因、入职和离职时间等就不好进行查证了,需要找到员工原雇主的人力资源部门、上司、同事等核实详细情况,只有通过电话调查比较合适。
  使用电话对拟录用员工进行员工背景调查是经常使用的调查手段,通常,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的招聘专员通过拟录用员工留下的电话号码或者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拟录用员工原公司的通讯方式,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对拟录用员工所在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人员或者所在部门的上下级进行该员工的背景调查。电话调查效率较高,但如果操作不当容易侵犯被调查者的隐私,引起被调查企业的警觉(尤其是竞争对手),容易使被调查者的工作陷于被动;不少被调查企业出于不愿员工流动或者跟被调查者本身有矛盾,在电话采访中不可避免地会对跳槽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给予极低的评价,甚至会趁机捅上一刀。这样一来,不仅被调查员工可能因此失去工作的机会,招聘企业也可能因为这些不客观的评价而失去真正的人才。
  2、委托调查机构调查
  企业自身在进行员工背景调查时,往往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由于很多员工来自竞争对手,在实施员工背景调查时无法获得其人力资源部的配合和支持,另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由于调查手法单一、技术不专业,因此,无法保证调查出来的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对于部分核心和重要岗位,很多企业会委托外部的调查机构去做员工背景调查,调查机构利用自身的数据库和跟法院、公安机关、学校以及部分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优势,且跟被调查的企业之间不存在排异现象,能有效利用自身的专业工具,迅速调查清楚被调查者的背景信息,且能保证员工背景调查报告客观、可信。如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在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他们采用委托外部调查公司进行员工调查的方法,对应聘人员的学术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简历、代表性的论文著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样确保了他们引进的人才是真正的高端人才,对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占领学术制高点,无疑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但是委托调查公司进行员工背景调查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委托调查公司进行员工背景调查需要花费较大的费用,给企业带来较大的人力成本压力;其次,企业委托调查公司进行员工背景调查的聘用人员,均是企业的核心岗位和重要人员,而对于非核心岗位的拟录用人员基于成本压力,一般不会进行委托,调查对象的适用范围不是特别广;再次,中国的员工背景调查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各种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员工背景数据库尚不健全,且各种调查公司鱼目混珠,再加上企业对员工背景调查认识不足,在国内委托调查公司进行员工背景调查的方式可信度仍然不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