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大学生返乡就业比例上升,「北上广深」不香了?未来就业趋势会如何?

日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当下“95后”、“0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观更为理性务实,曾经“北上广深”是不少大学毕业生的向往之地,如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回乡就业,非一线城市、基层就业成了他们的新选择。

第1个回答  2023-08-10

从一些趋势和现象来探讨未来的就业趋势:

1. 城市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一线城市的竞争和生活成本可能会增加,这可能导致一部分人才流向二线或三线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

2. 产业结构转型: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可能面临挑战,而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可能会出现新的就业机会。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创业就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尤其是在技术和互联网行业。创业可以提供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潜力,吸引了一部分人才离开传统的就业模式。

4. 异地就业:随着交通和通信的便利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选择在异地就业。这可以解决一些就业压力和机会不均等的问题,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5. 灵活的工作模式: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和远程办公的普遍采用可能改变传统的办公模式。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就业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经济发展、政策环境、行业变革等。因此,未来的就业趋势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而异。在做出就业决策时,建议综合考虑个人兴趣、专业技能和市场需求,并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

第2个回答  2023-08-10

不一定哦。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
1. 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大城市的企业、行业更加发达,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也为有进取心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另外,诸如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型单位都主要聚集在大城市中,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这里获取,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业水平和更好的职业前景。
2. 更多的文化和娱乐: 大城市拥有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方式,例如音乐会、戏剧、

电影、展览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也可以丰富生活,增强生活质量。另外,大城市也有更多的购物场所和餐饮娱乐场所,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品质生活。
3. 更多的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 大城市的人口密集,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建立社交关系和人际网络。这些人际关系有利于在职场中得到渠道和资源,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其他的问题,例如找工作、租房、交通等等。但是,也要注意合理维护人际关系,不能让其变成负担。
4. 更好的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更加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条件和服务都更加高效和便捷。 例如,公共交通相对更加发达,交通拥堵问题相对不太严重,让人们能够更加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另外,大城市内个人消费水平更高,能够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美食等资源。
5. 更多的刺激和挑战: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较快,大城市与人的生活环境更趋于多变,复杂多样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将人们更以多的挑战和机会。这种紧迫感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同时也为人们的自身成长提供了无限的潜力和机会,无论是个人还是职业方面。

追答

我觉得有以下一些原因:1. 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大城市的企业、行业更加发达,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这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也为有进取心的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另外,诸如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型单位都主要聚集在大城市中,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在这里获取,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业水平和更好的职业前景。2. 更多的文化和娱乐: 大城市拥有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方式,例如音乐会、戏剧、电影、展览等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也可以丰富生活,增强生活质量。另外,大城市也有更多的购物场所和餐饮娱乐场所,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丰富多彩的品质生活。3. 更多的社交圈子和人际关系: 大城市的人口密集,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建立社交关系和人际网络。这些人际关系有利于在职场中得到渠道和资源,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许多其他的问题,例如找工作、租房、交通等等。但是,也要注意合理维护人际关系,不能让其变成负担。4. 更好的生活品质和便利性: 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更加完善,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条件和服务都更加高效和便捷。 例如,公共交通相对更加发达,交通拥堵问题相对不太严重,让人们能够更加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另外,大城市内个人消费水平更高,能够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美食等资源。5. 更多的刺激和挑战: 大城市的生活节奏较快,大城市与人的生活环境更趋于多变,复杂多样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将人们更以多的挑战和机会。这种紧迫感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自我发展意识,提高了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逆能力。同时也为人们的自身成长提供了无限的潜力和机会,无论是个人还是职业方面。

第3个回答  2023-08-10

就业的问题,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近几年就业大环境不断转变的情况下,更是引发了所有大学毕业生的重视,每当遇到就业机会,就会尽可能的争取一番,期待着能够早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而在所有人的普遍认知当中,想要更好的就业,前往大城市是最适合的,毕竟比起三四线城市,一线城市当中的机会和给予肯定相对比要更多一些,能够更好的成就自己美好的未来。

而除了机会更多之外,这些城市的高薪收入,也同样是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在四线城市,能超过3000月薪,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超过5000月薪就能够算高收入人群,而在一线城市,一万月薪都不能说是高薪人群,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不过在今年毕业季之后,有调查数据显示,此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返乡就业,而并非是前往一线城市就业的人群,也是大幅度的上升,基层就业仿佛是成为了现在毕业学生全新的主要选择,而不再是将前往大城市发展当作目标。

这让很多人都倍感不解,不明白到底是现在的小城市确实是发展的出色,还是大城市不再吃香,导致的这种问题的出现,其实归根结底来说,这两个原因都有,但是却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就业大环境的转变。当前的就业市场,内卷的问题愈发的严重,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当中,即便是名校毕业生,都需要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够获得工作岗位, 更不用说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至于无法就业,但是却难以寻找到心仪的岗位。

而与此同时,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现在各大一线城市,明显是已经达到了一种瓶颈,即便是继续提升,也只会是缓慢的上涨,但是小城市却处于明显的发展当中,尤其是很多二线城市,而是肉眼可见的改变。在这种一方已经趋于稳定,而另一方刚刚开始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必然是选择正在发展的,毕竟既然是高速发展,那么就会拥有更多的机遇和机会,在稳定的大城市,虽然很多稳定得到了保障,但是却也失去了理想的机遇。

种种的条件下,导致现在北上广深,虽然依旧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但是却已经不能算是首选的目标,真正的首选目标,已经从一线城市,转为了正在发展中的二线城市以及一部分准一线城市,这些城市能够给予他们更好的回报。

不过人员的情况不同,选择也是各不相同,这些发展中城市,虽然确实是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却也需要面临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不稳定,还有就是收入相比较一线城市,还是略有不足,只有能够接受这些,才适合去如此的选择。

第4个回答  2023-08-10

近年来,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比例逐渐上升。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大学生返乡就业比例达到了47%,比2018年的43%上升了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比例相对较低。根据报告,一线城市大学生返乡就业比例仅为26%,比2018年的29%下降了3个百分点。

可以预见,未来就业趋势将更加多元化,非一线城市的就业机会将逐渐增多,而一线城市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有限的就业机会。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职业需要技能更加高级的年轻人,而一些传统职业可能会逐渐被淘汰。

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选择就业城市和职业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

第5个回答  2023-08-10

作为一个20岁的年轻人,我对就业趋势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但我可以分享一些目前了解到的观察和趋势预测。
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一直被视为就业机会最多的地方。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这些城市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新兴行业的崛起,就业机会也开始在其他城市和地区出现。
未来的就业趋势可能会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
创新科技产业的崛起: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的迅猛发展,相关行业将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像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已经成为了创新科技产业的中心,这些地方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往就业。

2、
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因此,像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方面可能会有更多的增长。

3、服务业和创业就业机会:服务业在中国的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创业也得到了政府的积极支持。因此,未来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涌现在餐饮、旅游、教育、娱乐等服务业领域,同时也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

总之,未来的就业趋势可能会呈现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更多的城市和行业将成为就业的热点。对于年轻的我来说,了解这些趋势,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