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何要五次亲征蒙古?

如题所述

靖难之役”后,朱棣为何要五次亲征蒙古?朱棣勇武刚毅、好大喜功,喜欢用丰功伟绩来粉饰自己。每次出征,前呼后拥,极尽排场。不管出征有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都会被歌颂一番,“威德所加,不远过汉高哉?”“乘舆所至,盖汉武唐宗所不到者。”这些夸赞让朱棣沾沾自喜,难以自拔。

1、第一次出征:

永乐八年,朱棣亲征漠北。这次的战果尤其尴尬,原因为在二月班师出征,但是过去了三个月都没遇见本雅失里汉的军队,五十万大军像是在草原旅游一样。一直到五月初才获“数千蒙古人以及羊马粮草”,历时五个月就草草的完成了第一次出征。

2、第二次出征:

永乐十二年,朱棣进行了第二次出征漠北。蒙古的瓦剌部发展过快,对明朝形成了威胁。明朝大军在图拉河是用大炮重创了瓦剌的部队,最后双方进行了大规模的激战,死伤无数。瓦剌部重创之后被同样狼子野心的阿鲁台部同并。

3、第三次出征:

阿鲁台在势力壮大之后开始派兵侵犯明朝的边境。永乐二十年,朱棣三次出征漠北。阿鲁台部与明军正面作战,在明军进入蒙古之前,阿鲁台就率领部众逃之夭夭了,朱棣的大军仅仅是杀贼数十人变班师回朝了。

在朱棣的第四和第五次主政漠北的战役中,我们知道实际上明军并没有缺的决定性的胜利,反而是被蒙古军队牵着鼻子走,找不见追不上,以致往往无功而返。对明朝来说这五次出征漠北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很大的消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7

“靖难之役”后,朱棣之所以要五次亲征蒙古,是因为他打仗上瘾,自己不亲自上场砍人,手会痒。有些人,是天生的战争份子,他的存在,主要就是征战四方,到处砍人。朱棣,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给做皇帝耽误的大将军!

现在,对于“靖难之役”后,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有着非常多的不同意见。有的认为:他得位不正,需要通过征伐蒙古来体现是最合适的;有的认为:他是为了北边防线的安全,所以要把蒙古打残打怕;有的认为:他喜大好功……这些观点,其实都对,都有它的道理。不过,在我看来,主要还是朱棣想打仗、想砍人。

对于朱棣而言,打仗杀人,真的是习以为常,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在娘胎,他的胎教就是打仗砍人,他老爹朱元璋天天在他老娘身边讲,我要干一仗,我要砍死谁谁谁。出生之后,他的耳边要么是徐达叔叔在扯,我今天砍了1000颗人头,要么是常遇春叔叔在扯,我今天切了5000个耳朵。长大一点,脚能跑手能拿的时候,玩具是刀枪剑戟。再大一些的时候,看到的要么是他老爹的兵砍人,要么是他老爹的兵给人砍。

好不容易长大了,结果给他老爹朱元璋往北平一丢,说:儿啊,你去那边,主要任务就是干死蒙古佬,干不死, 就你死。没办法,年轻的朱棣,只能抓着蒙古佬,往死干。干完蒙古佬的朱棣,以为可以停下来歇一歇。结果,发现刚上位的侄儿建文帝想要自己的命。朱棣只好把心一横,反了,于是打打杀杀又三年。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做了皇帝的朱棣,实在不应该到处亲征的。但对于朱棣而言,战争才是他的终极归宿,这就是他做了皇帝,还不断亲征的原因。最终,他死于北征回师途中,也算得偿所愿。

第2个回答  2019-11-17

朱棣我个人感觉,也研究过他一些历史,感觉他是一个喜欢战争的人,非常的喜欢打仗。所有才有了他五次的亲政蒙古!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蒙古统治者的残余势力并未完全消灭。他们逃回塞尔维亚,建立了"北元王朝"。由于中原战争的不断进行,朱元璋未能发动大规模的北伐战争,攻破了北方边界,集中精力恢复社会生产,发展民生。明朝与北元朝暂时处于南北对抗的局面,采取政治"招安"政策,积极军事防御北元及其他边疆地区的势力。

在五次访问蒙古的过程中,明代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朱棣率领了数十万军队,雷雨都很小,被草原上的铁马骑得坚实,追不上,几十万名明军未能成功返回。相反,明代花了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这五次帝王之旅,让明朝蒙受了巨大损失朱棣很勇敢,很仁慈,喜欢用伟大的成就来粉饰自己。每次我出去,我都会来回地阻止它,我会尽力安排它。

不管这次旅行是否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它都会被歌颂。唐宗离汉高不远。你去哪里,你得不到什么是盖汉武唐宗宗做不到的。这些恭维使朱棣自满,难以摆脱。另一个原因是朱迪不是正统的继承人。他迫切需要一些"功绩"来粉饰自己,以便史书能够尽可能地留下伟大的成就。就像唐朝的李世民一样,他用"贞洁的法则"来掩饰他的"玄武门的改变"。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朱迪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第3个回答  2020-09-18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主要是因为他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因为他皇位来得不合法,所以他需要多座一些壮举来巩固自己的权力,亲征蒙古是其中之一,还包括后来的邓和下西洋,以及修永乐大典,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朱棣本来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太子朱标早死,在剩下的几个皇子中间,朱棣的个性还有能力是最接近朱元璋的,但是朱元璋因为太喜爱自己的长子朱标,所以他没有将皇位传给朱棣,而是将皇位直接传给了朱标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皇帝朱允炆。


朱允炆是一个比较懦弱的皇帝,在当政期间他听从了当时很多大儒的意见,多次减免赋税,为了维护中央王朝的权威,朱允炆在各藩王中间进行了削番运动,这招致了藩王中间势力最强的朱棣的反抗,朱棣以靖难为名,起兵造反,最终赶走了朱允炆,自己坐上了皇位。这样朱棣的皇位是靠造反得来的,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因此他特别害怕别人会反对他。不仅加强了对全国的舆论监督,扩充了锦衣卫。而且在朱棣在位期间,做了很多大事。

迁都北平,邓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等。同时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朱棣五次亲自带兵征讨蒙古,而且跟其他皇帝只在后方指挥不同,朱棣亲自冲锋陷阵。五次亲征都是获胜的,虽然事实上只有前两次取得了一些战国。这些事情都有力地在军队中间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第4个回答  2020-09-19

“靖难之役”后,朱棣成功取代朱允炆的位置,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朱棣是属于篡位,但是后世却称赞他为“永乐大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称赞,与朱棣本人亲自率军五次征讨蒙古有着很大的关系。朱棣五次亲征蒙古是历史以来,唯一一位亲征至长城以北的皇帝,这让朱棣的声望倍涨。

虽然朱棣五次亲征蒙古,但是都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而且对国立消耗十分巨大。他之所以这么有以下原因。首先,朱棣的皇位时篡位而来的,典型的来路不正,一般篡位来的后人都不会有太好评价,朱棣想通过做出一些事迹来掩饰自己篡位这件恶劣事迹。

第二,这和朱棣本人的性格有关,朱棣这个人虚荣心很强,喜欢听别人的夸奖,所以朱棣不管征讨蒙古有没有成效,但这肯定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值得后人赞颂的事情,所以朱棣决定这样去做也是为了让自己名垂千古。第三,当时的北方蒙古残余势力经常骚扰明朝边境,朱棣对此深感痛恨。

第四,朱棣继位后害怕其他塞王会像他一样夺取自己的政权,就想实行削藩,但是他不敢直接这么明目张胆的进行,得找个借口。朱元璋当时在边境分封藩王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所以朱棣亲征也是向那些大臣展示一下自己可以抵御外敌入侵,不需要藩王的存在。所以后来,借机撤了边境的这些藩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