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皆获胜,为什么明朝反而丧失了对塞外的控制?

如题所述

这其实是因为他当时在征战的时候,是否真真正正的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还是要从史实的角度去认真地进行评说的。那大家其实现在在提到他在前几次打的战时,都会觉得他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战绩,但实际上认真去观察朱棣当时取得的战绩的话,你就会发现在这其中还是有着很多的蹊跷的。

比如说他当时其实在打仗的过程之中,那么就因为他在打仗的前期,已经拥有了太大的声势,所以说后来取得了的胜利,大家都觉得他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以朱棣他在前几次率军亲征过程之中的战争来说的话,那么他在前几次的时候带了10万大军,不过可以说是雷山大雨点小,基本上在这5次外出打仗的过程之中,只有两次真真正正地打了仗。


那么其他的三次其实大多数都是处在一种比较盲目的状态之中的,那大家都知道,其实在打仗的过程之中,对于兵力金钱等等这些东西的损害,相对来说都是会更大一些的。因为如果在不断打仗的过程之中,却没有收获相应的土地或者是财务的话,那么这一场战争其实就算不得像是一场完完全全胜利的战争。

而朱棣他所打的这几场战争,其实大多数都是这种类型的战争。在交锋的过程之中,虽然说明面上取得了胜利,可是却并没有达到对漠北地区的持久占领,而且他在打仗之中损失的钱财也是比较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明朝主要是政策上的失误导致的,除了前两次明军和蒙古军正式发生过交战外,后三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朱棣亲率的数十万大军基本扑了个空。东蒙古太师阿鲁台带着自己的部队迂回腾挪,成功避开明军主力。反倒是明朝方面为了这五次御驾亲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以从性价比方面而言,明朝其实是吃了大亏。

其次,明军在几次交锋上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却没能转化为对漠北地区的持久占领。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朱棣五次亲征蒙古却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导致的。明军如果只留少量部队驻守漠北,则无法抵御住蒙古人的突袭。如果留下大量部队驻守,则花费太过巨大。

后来朱棣为了节省开支,干脆放弃了长城以北几个朱元璋时期留下的关键卫所。这就使得明朝彻底丧失了对塞外地区的控制,也间接导致了1449年明朝军队在“土木堡之变”中遭受惨败。

朱棣一开始打算对蒙古人实施分而治之的想法本来是很高明。在第一次亲征蒙古的过程中,西蒙古瓦剌部派大军协助明军作战,并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事实证明,以夷制夷的办法非常的管用。然而,在第一次御驾亲征结束后,朱棣却天真的认为东蒙古已经彻底玩完了,于是就把西蒙古瓦剌部抛在一边不闻不问,这就导致了瓦剌人的极度不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24
因为明朝前期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到了后期国力衰退,军队战斗力也下降了。
第3个回答  2019-11-24
这个和朱棣在政治上面的决策有关,他的外交手段有问题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第4个回答  2019-11-24
跟后来的皇帝和国力有关系,国力空虚的时候,已经无力管理塞外的地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