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是那首诗里的,原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你可问对人了,这首诗是《唐多令》,作者刘过。

原诗:

译文:

同一帮友人在安远楼聚会,酒席上一位姓黄的歌女请我作一首词,我便当场创作此篇。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一起,时为八月五日。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登临名作。作者借重过武昌南楼之机,感慨时事,抒写昔是今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

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几二十年。当时韩侂胄掌握实权,轻举妄动,意欲伐金以成就自己的“功名”。而当时南宋朝廷军备废驰,国库空虚,将才难觅,一旦挑起战争,就会兵连祸连,生灵涂炭。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这种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词中。

赏析

上阙略点景物,写登楼之所见。但既无金碧楼台,也没写清嘉的山水。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而已。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只是一泓寒水,满目荒芦而已。“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满”字和“寒”字用得好,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为全词着上了一层“底色”。

下阙“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二句从设问提起,妙处在能从虚际转身。“矶头”上缀一“断”字,便有残山剩水的凄凉意味,不是泛泛之笔。“旧江山浑是新愁”,是深化题旨之重笔。

作者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著名文学家,字改为之,号龙洲道人。他出生于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刘过曾四次应举不中,因此流落江湖,过着布衣生活。他曾被陆游和辛弃疾赏识,并与陈亮、岳珂交好。刘过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擅长抒发抗金抱负,展现出狂逸俊致的风格。他与刘克庄、刘辰翁并称为“辛派三刘”,又与刘仙伦合称“庐陵二布衣”。刘过的代表作有《唐多令》等。他的名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如,少年游”出自《唐多令·芦叶满汀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1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原文如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这首诗以秋夜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和故国的思念之情。其中"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这句意味着即使用美好的事物来抚慰心灵,也无法与年轻时的自由与欢乐相比。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寂静和牵牛织女星的寓意,表达了对故国和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第2个回答  2017-03-13
出自与陆游,辛弃疾同时代的南宋词人刘过的感怀之作《唐多令》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其中“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一句是指二十年后旧地重游,像以前年少时一样买酒品桂,只是时移世易,再没有年少时的心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3-13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第4个回答  2023-06-22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过(1154-1206)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