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如题所述

1、含义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 只是顺从秦王的意;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对象不同:

妾妇之道适用于女性,大丈夫之道适用于男性。

3、本质不同:

妾妇之道本质上是对权力的屈从和对女性身份的贬低,大丈夫之道是面对压迫面对逆境不放弃不退缩的精神,但也是对男性地位的抬升。


扩展资料

作品出处:

《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下》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

《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妾妇之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妾妇之道与大丈夫之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 只是顺从秦王的意;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2-01
妾妇之道是女的,后者则是男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1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