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如何教育子女的?

如题所述

梁桥超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同时是一等一的教子高手。

他有九个子女,个个了得。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启礼三人均为中国院士,三子梁思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国民党军官,四子梁思达是毕业于南开大学的经济研究者,长女梁思顺为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为著名图书馆学家,三女梁思懿为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是新四军早期革命者

为大家选择梁启超家书中的十句话,分享梁启超的教子经。

1、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1927年2月6日

感言:梁启超用曾国藩名言教育孩子,“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意在说明,我们做事,不能只想着回报、酬劳,更要想着把事情做好,耕耘好自己的一片天地,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2、不要填鸭式的教育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感言:梁启超反对填鸭式的教育,他在书信中说的最多的是安慰、劝解的话,很少给孩子们提出什么具体的学习的目标。

3、与子女做朋友

“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感言: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模样,怕难于想象,从那些旧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是长辫子、三寸金莲、长袍马褂和那无一例外的呆滞的眼神。而此时的梁启超在给儿女的信中称呼自己的孩子“宝贝”、“baby”,梁启超教育孩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孩子们做朋友。

梁先生给儿女们的信比孩子给他的信多很多,作为父亲,亲自给孩子们写信,亲自与孩子们交谈,与他们谈学习,交友,恋爱,生活,政事等等,梁先生将每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家长作风,又与今日的家长拉开多大差距。

长子梁思成与林徽因

4、家长有趣味,孩子才能有趣味

“能做成一部审美的游记也算得中国空前的著述。况且你们是蜜月快游,可以把许多温馨芳洁的爱感,进溢在字里行间,用点心去做,可以极有价值的作品。”

——1928年5月24日,致梁思成、林徽因

感言: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去欧洲度蜜月。他们的蜜月之旅浪漫而温馨,他们每去一个地方,都是有目的考察。欧洲的经典建筑,让他们体会到了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这是一次空间的穿越,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游历。这种结婚旅行,比当下单纯为了新奇和时尚的观光旅游更有意义。梁启超书信里指导他们写游记。

次子梁思永

5、做人要有几分“孩子气”

“我说你‘别耍孩子气’,这是叫你对于正事——如做功课,以及料理自己本身各事等——自己要拿主意,不要依赖人。至于做人带几分孩子气,原是好的。你看爹爹有时还‘有童心’呢。”

——1925年7月10日 《致孩子们》

感言:梁启超说有两种孩子气,一种是任性、耍小孩子脾气;另一种就是我们说的童心童趣。

三子梁思忠

6、做学问的要诀

“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1927年8月29 致孩子们

感言:猛火熬和慢火炖,就是要我们处理好学习知识和消化知识的关系。

四子梁思达与夫人

7、做官不是安身立命之所

“做官实易损人格,易习于懒惰与巧滑,终非安身立命之所。”

——1916年10月11日 致梁思顺

感言:每个家长都有很多自己悟到的人生经验传给自己孩子,梁启超再给女儿梁思顺的信中说,做官容易让自己的人格受损,容易让人养成懒惰和巧滑,不是能够安身立命的领域。梁启超应该很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官吧。

长女梁思顺

8、尽责尽力,就是第一等人物

“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的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

——1923年11月5日 《致梁思顺》

感言:梁启超教育孩子,尽职尽责就是第一等人物,这个标准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是非常高的要求。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干大事、创大业,其实人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即便做成大事,也会很快失败。

次女梁思庄

9、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他本勉强进大学。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感言:当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梁启超在信中写道:“至于未能立进大学,这有什么要紧,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 可见梁启超关注的是孩子的基础是否牢固,而所谓的成绩和分数,不过是表面的东西。

三女梁思懿

10、保持乐观

“我有极通达、极健强、极伟大的人生观,无论何种境遇,常常是乐观的。”

——1928年5月13日 《致梁思顺》

感言:梁启超认为,教给孩子树立通达、强健的人生观,比教育他们学具体的知识更为重要。这种通达、强健的人生观能让孩子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9

古有:一门三进士,父子三探花。

今有: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中外历史上不乏成功的家教案例,梁启超算是其中的典范。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能把九个子女都教育成青年才俊的近代恐怕只有梁启超了。

听着这个名字你肯定不陌生,因为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中学到过。

梁启超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学术大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但历史书却没有告诉你,除了上述各种“家”以外,梁启超还是近代史上的“超级奶爸”!有学者称赞他为“中国家教第一人”,为何这么说?来看看他的九个子女就知道了。

你有没有被惊讶道?

果然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据悉,梁启超常年与家人分居,聚少离多,在这种情况下梁先生仍能教育出九个青年才俊,堪称家教界的典范!

这样的子女足够让所有父母羡慕吧,梁启超是如何将子女教育成才呢?据八斗君分析,原因有三:

其一:教育子女必须爱国,爱国如家

前文也说到了,梁启超先生因常年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因此,书信,梁先生经常在书信中教育他的孩子们必须爱国,并且爱国如家。爱国,就像一颗种子,他把它种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成长。他曾说:“爱国如家,人必有爱国心,然后可以成大事。”

梁启超以“爱国之心做事”的精神教育子女,梁家所有在外留学的孩子没有一人留在国外,无论当时的中国是战火连天还是贫穷困苦。

其二:与孩子做朋友,正确的‘爱’孩子

梁启超作为一位父亲,从没有父亲的架子,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从他与孩子的交往书信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与孩子们交流时的快乐。

和孩子们分隔两地的他,总是怀着极大的期待等待孩子们的来信,收到信,就“欢喜得很”,收不到信,就着急,就抱怨。同样,他也怀着极大的热情给孩子们写信,据悉,他写给孩子们的信有几十万字,也有人说超过百万,总之是个惊人的数字。

他在写给孩子们的许多信中反复提到一点,就是这种发自肺腑的、自然纯真的爱。他说:“你们须知你爹爹是最富于情感的人,对于你们的爱情,十二分热烈。”这种情感让子女感觉到幸福,跟父亲一样,他们也总是期待父亲的来信。

梁启超对子女的爱,不是包办一切、唯我独尊,而是以朋友的身份为孩子出谋划策,听取他们的建议,并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梁启超视为最得意的是思顺与思成的婚事。他曾对思顺说:

“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的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

梁思成与林徽因

其三:尊重孩子,培养孩子发展个人兴趣爱好

梁启超的九个子女能在不同领域上都有所建树,这归功于他对子女的趣味教育。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他认为兴趣为幸福的源泉,成功的基石。他断言:一旦兴趣没有了,生活就索然无味了。

梁启超曾在一次演说中讲:“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

而他就是用这种趣味的人生观约束自己,同时也影响和教育子女。他也会给子女提建议,但绝不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们。梁启超的子女中,大多学的不是“热门专业”,但只要子女真心喜欢,对社会有益,他必全力支持。

次子梁思永立志投身考古(当时,考古是一门不被人看好的冷门专业),他便亲自联系当时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自掏腰包,让梁思永有机会参加实地考古工作。

当梁思成在美国学习建筑学之后,他时刻担心其学业太专而会感到单调,由单调又会导致乏味,乏味则会不思进取,生活苦恼。他多次去信和梁思成讨论这个问题,其中一封写道:“我虽不愿你们学我那泛滥无归的短处,但最少想你们参采我那烂漫向荣的长处。”

本来,他很希望次女梁思庄学生物,但思庄尝试之后,自觉兴趣不大,他忙给女儿写信道:“听你二哥说你不大喜欢学生物学,既已如此,为什么不早同我说。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不必泥定爹爹的话。”

在子女教育中,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梁启超在儿女们面前亦严亦慈,亦师亦友,亦尊亦亲,扮演好了亲情上的好父亲、心灵上的好朋友,学识上的好老师,以博大的父爱和超越时代的独特教育思想和方法,使其九位子女皆成才,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上发光发亮。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教育方式,才成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佳话,成为近代史上家教的典范!值得后人学习借鉴!

关注八斗君,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与您分享!期待您的关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