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虽然古书中有古人的思想,但是现代汉语的翻译版早就出了,我们完全可以看这种啊
还有,即使我们现在直到高考都学习文言文,真正给你一片论语,四书五经什么的,你也不一定看得懂
既然要学文言文,那就把他当成一门学科,学到看古文和现代文一样容易,现在的学生只会常用字,考试的篇目滚瓜烂熟,没学过的看不懂,这学了不是白学吗

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

现在很多青少年不喜欢文言文,有的甚至说:“古人死了也就算了,但死了还在害人,留下那么多深奥难读的文言文,让我们去读。”这样的话听来颇使人感到惊愕可悲,其实也毫不足怪。
为什么要读文言文,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问题。因为绝大多数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好文言文,绝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同样不喜欢文言文,对文言缺少热情去研究深钻,跟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都有相当关系的。尤其是中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学习起来就十分被动,或者仅仅是为应试而学习,动力少,投入少,方法未当,效果就不理想,就很难学好文言文了。
文言文是需要学习的,依鄙见有如下几个理由。
一是我国整个漫长的古代社会,一直到清朝覆灭,五四兴起,绝大多数的典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这里有无数的知识和智慧,数千年的文化就积淀在这里,是先民们无数智慧的结晶,是一座极为丰富的文化矿藏,有待后人去开采、学习和继承。要继承古代文化遗产,首先要学习文言文,这是一把语言钥匙,有了它,才能读懂古代各方面的文化典籍,才能吸收、批判和继承本民族的无比丰厚的文化遗产。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辽阔旖旎的世界。读懂一种语言,也就敲开了一座知识大门,就有可能走进一个广阔幽深的知识世界,去领略其中优美的风光,去获取许许多多知识和智慧。学习文言文与学习外语,在本质上说来是一样的。外语需要去学习掌握,我们本民族的古代语言和文化为什么不去学习掌握呢?为何要如此轻此重彼,舍近就远呢?有的人马上要说,外语(主要是英语)是现代的,先进的,开放的,文言文是过去的,落后的,封闭的。也有的人会说,不读外语可以通过翻译来学习外国的东西,文言文同样可以翻译成白话文,然后从中学到知识和知慧等等。鄙见外国的东西如果不能直接阅读而借助于翻译是可以的,也是无奈的,而学习古代的东西最好是通过直接阅读文言文来获得,不宜间接去阅读,那样就会丧失很多东西,因为语言中很多美妙的东西和深邃的思想都无法从翻译中表达出来。
一是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一脉相承,关系密切,学好古汉语,不仅能从中获取很多知识智慧,也必然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和深造。我们知道,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几乎没有二致,就词汇而言现代汉语中许许多多的词汇也都是从古代汉语中传承下来的,当然,这里有变异,有扬弃,有发展。但无疑地,学习古汉语对现代汉语是大有帮助的,能使现代汉语学得更深入,更透彻,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有厚重的历史感。如果仅仅局限于现代汉语的学习,那就无法做到了。
有的人或者要说,不学习文言文,不是也可以读书作文,可以把现代汉语学好吗?当然,也是可以的,但这种水平是有很大限度的,也即无法达到相当的深广度。比如说,若是现代文中出现较多的古诗文,就会造成阅读理解和欣赏上的种种障碍,就难以欣赏名家名作,因为名家名作往往是打通古今,没有一定的古诗文造诣和古代文化知识,就难以阅读欣赏。现在很多人难以阅读欣赏鲁迅的作品,除了时代隔阂,鲁迅作品思想深邃而外,语言文化上的阻隔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鲁迅先生博通古今,文中引证古人古事和古诗文很多,一部分语言词汇是文言词语,一部分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语言和行文格式,与现代汉语都拉开较大的距离,没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和文化积淀,就难以读通欣赏。他如周作人、郭沫若、冰心、梁实秋、钱钟书、张中行等现当代名家,如果没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和文化积淀,要较好地赏读也都有困难。而这些现当代名家们用浅近文言写就的文章、书信、日记及旧体诗等等,就更无法欣赏了。
再有就是像《红楼梦》、《水浒传》、《镜花缘》、《儒林外史》、《儿女英雄传》等等明清时期用白话文写就的脍炙人口的经典或著名的长篇小说,现在青少年读得更少,有的甚至觉得都读不懂。这除了时代久远外,很重要的也是因为这些作品的语言词汇与今天规范的白话文词汇有所不同,语法上有的也有所差异,而这些经典名作与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更有千丝万缕的血脉关联,而它们也是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一是文言文中,史传和哲学分量甚大,古典散文和诗歌同样数量极多,分量极大。我们这个国度,实际上是散文的国度,诗歌的国度。史传姑且置之,诸子百家中有很多哲理,很多名言警句,像《易经》、《论语》、《孟子》、《庄子》等,充满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比比皆是,珠玑灿然。而孔孟庄周的儒道思想可以说是塑造了本民族的思想性格,成为我国文化的主流。直到今日,我们中国人的血脉中都或多或少流动着他们的血液。而散文和诗歌之中,精彩的诗文更是不胜枚举。文言精品,只要翻开最常见的选本《古文观止》,先秦两汉不去说他,晋代以降,如《陈情表》、《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滕王阁序》、《陋室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后赤壁赋》等等,可以说比比皆是,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是人人必读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而至今广为传诵的唐诗宋词,更是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学习先人留给我们大量充满人生哲理和生活感悟的诗词文章,对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对于现实的生活、工作、交际、学习等等,都有重要作用。
讲了许多,但有的青少年一定还是不以为然,会说,我们又不用文言文讲话作文,又不像数理化等能够促进科技的进步,所以文言文是死的,是无用的。这里就得说到一个实用问题。实用有个体而言和整个社会而言。就整个社会而言,像数理化英语等等为用极大。但就个体而言,就因人而异,因职业而异。比如数学,华罗庚教授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但就个体而言,数学,在一般的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只要会加减乘除就足够了,现在大家都用计算器,甚至连加减乘除不会也会生活得很好。然而,就现在的初等教育,尤其是对高中生而言,数学的学习所花去的时间精力可以说是最多的。再如英语,在一般性的生活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是没有太多用处的,但英语的学习在中学阶段也是投入很大的。相反,在我们讲汉语的国度里,语文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十分频繁,但却受到普遍的轻视排挤。如前所说,就整个社会而言,数理化英语等等,非常重要。但反过来说,对个体而言,很多知识,哪怕是很重要的知识,也未必人人要学习,要掌握的。有的即使现在学习掌握了,但因为以后自己在生活工作中都没用上,如数学英语等等,后面也就渐渐淡忘,数学后来只知道加减乘除,英语只记得一些很简单的单词。
那么,中小学为什么要开设那么多科目,学习那么多东西呢?其实这应该是基础教育,是人人必须学习的。这样学习,人人都能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就个体而言,有益于每个人以后更好地学习生活,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整体而言,一是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道德素养,一是使一部分人会因其特长,颖脱而出,成为各方面的人才,使得整个社会平稳地向前发展。
那么,语文应是基础学科之中最基础的一科。语文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学习文言文也就自然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习文言文本身就有它的意义,又会促进现代文的学习。文言文学得好,无疑会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而素养的提高,就会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更好地生活、工作、学习和创造。如果整个国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就一定能促进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的不断发展。相反,素质下跌,就会造成经济停滞,文化萎缩,道德滑坡,犯罪增多,社会不安等种种问题。
还有,古诗文中有很多极为精彩的东西,学习古诗文,在得到很多知识的同时,还会得到许多乐趣,会使人生快乐、充实而且美丽。一个中国人,语文学不好,就很可能影响到他的生活、工作和成就;都不懂文言文,都不能领略欣赏古典文学,也会失去很多东西,失去很多乐趣,也是人生中的一大缺憾。
当然,从更高层面来说,从个体角度来审视,大概没有一样知识不值的学习,同时,也极少有某一方面的知识是人人有用,人人都要学习的。要之,只能是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人人要学,人人要用。从功利角度来说,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现在很有用处,将来可能没有用处;有的现在未必有用,将来可能有用,甚至大有用处。如果仅从高考角度来衡量,语、数、英三科都是150分,最为重要。轻视语文是不对的,不学习文言文也会造成不少损失。数学只有150分,花几倍时间精力去攻读,甚至因此而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则是愚蠢的。
如果再放眼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他们都非常重视传统。如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度,规定中学生要阅读莎士比亚、弥尔顿、拜伦、雪莱、马克 吐温、海明威等英语经典作家及荷马、但丁、塞万提斯、托尔斯泰等其他经典作家的作品。而《圣经》则是人人都要熟读的。也许有的学生要说,外国古典名著不像文言文那么难读。错了,大大错了!如莎士比亚是英语世界最最伟大的作家,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可比拟。他的作品是古英语写成的,据有的文章介绍,英语国度里的人读莎士比亚的作品,比我们现代人读文言文更困难。因为文言文与白话文,主要是词汇上变化大,语法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古英语则是语法和词汇上都发生了大变化,所以读来很困难。但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英美国家,中学生要学习相当数量,有的还要整篇整段地背诵。其实,各国都有它们的古典作品,都有要求一定数量的诵读,目的主要是培养国民的文化素养。同时,不喜古典作品,也是世界性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青少年不喜古诗文而已。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说,语文天然重要,不证自明。语文是基础学科,十分重要,宜引起青少年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文言文因为与时代隔阂,相对觉得枯燥、难念、无用,但如果抛开偏见,认真读去,其实也不难念,问题往往首先是等闲视之,其次是投入太少,再次是方法未当,就造成十分难念的错觉了。只要有决心,投入时间读进去,不止会学得好,会学得很有用处,而且会学出很多乐趣来的。
文言文是一门独立的语言,是一座知识的宝藏,是一个风光优美的世界。一旦打开大门,深入进去,就会领略到其中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优雅的景观和无限的风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3-19
文言文奠定了我们民族的语汇系统,直到今天,部分文言词汇依然活在我们的语言之中。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语言,有助于恰当地使用。

汉语在语言史上应该是个奇迹,经历了几千年,它的语汇系统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稳定性依然是他的显著特征。今天,我们虽然很少用“钟鸣鼎食”这个词,但是我们却常常使用“人声鼎沸”和“鼎力相助”。“鼎”这种器物虽然消失已久,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沉淀了下来,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应该会用这个词语。如果他不知道“鼎”为何物,他肯定不会准确理解“人声鼎沸”这个词语,当然也就谈不上恰当使用了。另外,我们经常使用“切中肯綮”这个词语,许多人只知道“肯綮”是“要害、关键”之意,但却未必知道这不是这个词语的本意,而是它的比喻义。如果读了《庄子·养生主》就会知道“肯綮”原来指的是“筋骨交结的地方”,是杀牛的时候不容易分解的地方。这样,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就会斟酌它的分量,不会乱用了。

再比如下面一句话:“笔墨纸砚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乍一看,这个句子规整凝练,用词精美,值得赞叹。其实不然。 “甚嚣尘上”这个词的本意是指军队乱乱哄哄,喧哗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后以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多含贬义。

再看一看:逃之夭夭、高山景行、信誓旦旦、宜室宜家、窈窕淑女、忧心忡忡、温故知新、箪食瓢饮、仁者爱人、任重道远、知其不可而为之、丧家之犬、杀鸡焉用牛刀、游刃有余、一鸣惊人、熙熙攘攘、自相矛盾、王顾左右而言他……这些美妙的词汇都是从古代汉语而来,如果你读过了相应的典故,那么看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出现在你的脑海里的将不再是抽象的意义,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表达将不再是一种痛苦,而将成为美妙的享受!

再者,语汇有科学意义和联想意义。科学意义是显性的固定的,联想意义是隐含的临时的。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所探讨的问题十分值得深思。从屈原的“洞庭波兮木叶下”到“无边落木萧萧下”,“木”和“叶”的科学意义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然而诗人没有用“落叶”“枯叶”“黄叶”等词语,却在诸多的词语组合中拣选了“木叶”和“落木”来构成自己的作品,就是看中了他们所附带的联想意义。“杨柳岸,晓风残月”谁能说这仅仅是科学意义的堆砌?由于有了联想意义,语言运用才从工具走向了艺术。联想意义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它是在特定的情景中,诗人对语言表达功能的艺术拓荒。我们读那些经典的文言作品,就能感受到,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雕琢,汉语的世界如此精美迷人。这些联想意义的不断沉淀,便形成了缤纷多彩意蕴深长的意象:说到梅花,就想到清高幽独;说到月,就产生思念;说到杨柳,就会感伤别离……这些意象已经凝结为文化的因子,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这大概才是中国人异于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本质特征吧!读一读现代散文的名篇吧:《荷塘月色》荷香月色水乳交融,古雅而幽静;《故都的秋》悲秋念国深入骨髓,苍凉而深沉……哪一篇不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准确传承?

再次,古代汉语在历史流变中,它的语音之美被逐步发掘,使得语言的内在本质和外在的形式做到了高度和谐。纵观古代汉语的发展,从四言诗到五言诗,从骚体诗到汉赋,从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每次对语言形式的探索都促进了汉语的巨大飞跃。平仄、对偶、押韵等修辞手段的完善,句式的长短错落搭配,促使散文和韵文完美结合。流传的散文名篇中,《兰亭集序》、《滕王阁序》、《阿房宫赋》、《赤壁赋》这样的极品,就是达到了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拿到《滕王阁序》,我们就有大声朗读的欲望,因为,不大声朗读,不足以表现作品的感情、不足以表现我们对文辞和作者的赞叹。“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明星莹莹,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不知其所之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是多么巧妙地利用了汉语音节的特点!这种对汉语音节的深刻认识和利用现代汉语目前尚难以望其项背。

对联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从古代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联充分发挥了汉语的音节声韵之美,讲求对仗,讲求意境。对联直到现在还没有消失,但已经处在式微之态。春节时候,家家户户依然挂春联,结婚贴喜联,丧事悬挽联。但不是内容陈旧,就是肤浅直白,毫无韵味可言。现在商家又兴起了春节赠送对联的活动,往往会发现一个小区的许多人家都贴相同的对联:“迎新春快乐祥和 ,庆佳节顺意平安。”这样的结果是,对联越来越符号化,它所承载的文化因素会越来越少,直至丧失殆尽。甚至在高考中出现了“养猪能致富”这样的所谓对联!总会有一天,人们会看到家家每口张贴着什么都不写的空对联——内容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再看看《西游记》中的一副对联:“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香梅小院春”,这算不得对联中的上品,但它营造的氛围,所渲染的情境,足以让人叹赏吟味,心向往之。对联的变化,大概也就是我们的生活中正在流失的东西的一种缩影。

在白话流行的今天,我们对文言文大有必抛弃而后快的感觉。许多人在批判文言文的时候,总是拉出《滕王阁序》中的“杨意不逢”和“钟期既遇”来说事,认为这是文言文“以辞害意”的典范。然而,我们怎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就此否定了这篇文章的艺术价值?再看看我们今天,“言文结合”固然便利了人们的书面表达,然而,随心所欲、不讲文采的“口水文”却大量泛滥。人们在表达的时候不再讲求辞采,这是汉语的进步还是退化?

从这里我们也应当看到,古代汉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单音节词为主的词汇系统和适应这种词汇系统的修辞方式。而现代汉语则与之不同,双音节词逐渐成为词汇系统的主要成分,这势必将打破建立在单音节词基础上传统修辞方式,形成自己新的格局。在这一方面,有两个重要人物不可不提:闻一多和戴望舒。闻一多提倡新诗“三美”:音乐美、色彩美和建筑美,就是讲求被现代诗人抛弃的韵律。而戴望舒则以自己的语言天才为“新诗的节奏开了个新纪元”(叶圣陶语)。他的《雨巷》巧妙地用双音节词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可以看作是现代汉语在声律上的巨大突破。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坚持一定要向文言看齐。只是在现代汉语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借鉴一下古代汉语的经验,使得我们的母语能够更美,能够以崭新、高雅的面貌出现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潮流中,把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辉煌文化传布四方!
第2个回答  2014-03-03
我们学习古文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并不多!但是 既然国家教材上有 就说明必定有它的意义
  我认为 学习古文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现实应用 而应该是丰富知识 扩展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 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所以通过学习古文 我么能更好的了解我们的前人是如何学习 如何思考 如何进步的!
  总之 我认为 学习古文对于我们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学好它们!

  学习古文是学习古人的语言习惯、古代汉语词汇意义、语法习惯。这些主要是是为了我们更好的学习祖先浩如烟海的文化。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翻译成现代白话文,你学了英语也会发现,翻译的东西味道已经远不如以前的东西有味道了,所以不能全部翻译过来。只有我们接触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语法现象,对其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我们自己就可以直接阅读古代书籍了,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问过巴金一个问题:你的创作灵感来自何处?
  他说:我得益最大的在于我小时候背诵了一本书,书的名子叫《古文观止》。这句话会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回顾当代历史,我们也会发现真正在文字功底上非常扎实的那些大家,且不说鲁迅这样的文学家,甚至包括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大科学家,都是旧学功底非常深厚的人。
  古文学得好才能写得好,我以为这话一点不错。
  从古文中我们才能真正学会如何真正地用好汉语,写好汉语。
第3个回答  2014-03-03
最直接的答案:因为高考要考文言文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啥高考一定要考文言文呢?
如同咱们学习数学一样,其实很多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咱们一辈子也未必能用上一次,但是只有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才能分清哪些学生适合在数学方面发展,方便选拔人才。
文言文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极其简单的文言文的学习,选拔出适合文言文学习和研究的人才,储备古文考证等各方面人才。
就像lz所说,“虽然古书中有古人的思想,但是现代汉语的翻译版早就出了,我们完全可以看这种啊
”,没有文言文的人才,怎么能将大量的古文文献翻译成现代汉语呢?
第4个回答  2014-03-03
其实学文言文和学外语是一样的。按照你说的,很多外语教材,外语小说,外语电影都有中文翻译版,那我们为什么要说外语呢?那么你肯定要说,外语是要给学生进行交流的。那么请问你,能够出国学生能够真正进行交流的又有多少呢?我想说的是,文言文实际上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积淀。你可以将她当做一门学科(请允许我使用她而不是它),但也不可否认,她是历史学的基础,她将引出的是对于中国历史有兴趣的人们。不可否认现在的中国高考是应试教育,但这是最适应中国国情的选拔人才的方式,能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真正突出的人才是国家所需要的。你说学了等于白学我也不是很赞同,我给你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小学生能看得懂红楼梦嘛? 这看了不是白看嘛。 看不懂只能说你文言文没有学好,这和你学了英语看英语电影还需要中英文字幕是一样的道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