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定要在“靖难之役”后五次亲征蒙古吗?

如题所述

凡事有利必有弊,文武双全永乐帝!

明成祖朱棣,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雄才大略,文武全才。

他开创了明初盛世,南征北伐,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另一面又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

永乐帝朱棣曾五次出征蒙古,史家赞誉“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功高汉武,业迈唐宗”。

过去汉武帝和唐太宗虽然也屡破北狄,但都是派大将出征。

像朱棣这样以天子身份远征大漠的,明成祖是第一人。

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呢?

蒙古贵族的不断挑衅和叛乱

明成祖即位的时候,蒙古内部互相残杀,并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

兀良哈部因“靖难”时“从战有功”,明成祖待之甚厚,永乐年间一直和明朝和睦相处,和明朝对抗的是鞑靼和瓦剌两部。

明成祖朱棣一开始对蒙古是采取怀柔政策的。永乐七年,明成祖朱棣曾给鞑靼的大汗本雅失里写信称:“朕主中国,可汗王朔漠,彼此可相安无事”,表达了和平共处的善意。

但当时鞑靼在蒙古部落中实力最强,大汗本雅失里也因此狂妄自大,不知好歹,竟然杀死了明朝使臣郭骥,朱棣也是忍无可忍,才决定征讨蒙古。

一开始朱棣并没有亲自出马,他派出了在“靖难之役”中立有首功的丘福率领十万精兵进行讨伐,丘福轻敌冒进,导致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天威震怒,永乐八年朱棣亲率五十万大军北伐蒙古。

明成祖首次北征历时三个多月,纵横二三千公里,虽然末能全歼鞑靼军队,却扫荡了其根据地斡难河、胪朐河一带,促成了鞑靼内讧,致使大汗本雅失里在逃亡途中被瓦剌杀死、太师阿鲁台称臣朝贡。

明朝成了鞑靼与瓦剌两大势力的宗主国,明成祖不仅是中原的帝王,也是蒙古的帝王。

他称:“华夷本一家,朕奉天命为天子,天之所覆,地之所载,皆朕赤子,岂有彼此。

明成祖首次北征之后,蒙古草原的大、小封建主基本上已经和明朝建立了隶属关系,主要形式有封王和设卫,按级别对归附者分别授予王、都督、指挥、正副千户、百户等。

但由于游牧民族反复无常,瓦剌、鞑靼臣服明朝的情况下相继叛乱,明成祖于永乐十二年(1414)、永乐二十年(1422)、永乐二十一年(1423)、永乐二十二年(1424)对反叛者进行讨伐,毫无疑问朱棣后四次北伐漠北是平定叛乱的。

政权巩固,经济繁荣

明成祖即位后,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势力,恢复了锦衣卫,增设了东厂,初步设立了“内阁”,这些措施都加强了皇权。

太子朱高炽宽厚仁慈且有才干,朱高炽每次都圆满完成了监国任务。

这些让朱棣放心,没有篡位等后顾之忧。

明朝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永乐年间达到了繁荣。

永乐九年仅储存的仓粮就达一千九十八万石之多,可供军队十年俸粮。

“宇内富庶,赋入盈羡”,国富民强,为明朝北伐蒙古提供了物质保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4
对,因为朱棣也知道只有不断的进攻才可以使蒙古害怕自己。所以说他一定要五次亲征。
第2个回答  2020-12-14
不一定,朱棣已经是皇帝了,虽然北方蒙古部落的威胁很大,但是也不需要皇帝御驾亲征,只是因为朱棣本身就是一个爱打仗的皇帝,才会前后五次亲征蒙古。
第3个回答  2020-12-13
的确是的,蒙古的瓦剌一直袭扰明朝北方,为了消除祸患才要亲自征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