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法在临床的应用有哪些?

如题所述

冷疗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
1、冷敷法
①冰敷袋法:将冰水混合物灌入水袋中,敷在患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②冰贴法:又可分为直接冰敷法和间接冰敷法。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直接放在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所以时间一般较短,多为5~10分钟;简介冰敷法是将冰块和治疗部位的皮肤用衬垫隔开,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③循环冷敷法:使用循环冷疗装置进行治疗。
④冷敷布法:将毛巾类的布料放入冷水中完全浸湿,然后拧去多余的水分,再将毛巾敷于患处,每2~3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时间一般进行20~30分钟。
2、浸泡法
①局部冷水浴:将治疗部位直接浸于冰水中,然后迅速拿出,会有微微刺痛感,然后再次浸于水中,时间逐渐延长,反复进行,如此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只要适用于手、指、肘等关节以及偏瘫患者肌痉挛的治疗。
②全身冷水浴:患者将身体全部浸泡在冷水中,时间以病人出现冷反应为准。主要适用于全身性痉挛的患者,有利于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0
(一)冷敷法:
1.敷冰袋法:将冰水混合物灌入水袋中,敷在患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2.冰贴法:又可分为直接冰敷法和间接冰敷法。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直接放在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所以时间一般较短,多为5~10分钟;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和治疗部位的皮肤用衬垫隔开,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3.循环冷敷法:使用循环冷疗装置进行治疗。
4.冷敷布法:将毛巾类的布料放入冷水中完全浸湿,然后拧去多余的水分,再将毛巾敷于患处,每2~3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时间一般进行20~30分钟。
(二)浸泡法
1.局部冷水浴:将治疗部位直接浸于冰水中,然后迅速拿出,会有微微刺痛感,再次浸于水中时,时间逐渐延长,反复进行,如此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适用于手、指、肘等关节以及偏瘫患者肌痉挛的治疗。
2.全身冷水浴:患者将身体全部浸泡在冷水中,时间以病人出现冷反应为准。主要适用于全身性痉挛的患者。
第2个回答  2022-06-27
(一)冷敷法:
1.敷冰袋法:将冰水混合物灌入水袋中,敷在患处,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2.冰贴法:又可分为直接冰敷法和间接冰敷法。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直接放在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刺激性较强,所以时间一般较短,多为5~10分钟;间接冰敷法是将冰块和治疗部位的皮肤用衬垫隔开,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3.循环冷敷法:使用循环冷疗装置进行治疗。
4.冷敷布法:将毛巾类的布料放入冷水中完全浸湿,然后拧去多余的水分,再将毛巾敷于患处,每2~3分钟更换一次毛巾,时间一般进行20~30分钟。
(二)浸泡法
1.局部冷水浴:将治疗部位直接浸于冰水中,然后迅速拿出,会有微微刺痛感,再次浸于水中时,时间逐渐延长,反复进行,如此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痉挛,恢复肢体的运动能力,适用于手、指、肘等关节以及偏瘫患者肌痉挛的治疗。
2.全身冷水浴:患者将身体全部浸泡在冷水中,时间以病人出现冷反应为准。主要适用于全身性痉挛的患者。
第3个回答  2020-08-20
1.冰按摩:直接用特制的 装有冰柱的按摩器采取循环滚动方式,在损伤周围摩擦5~10分钟,以伤者适应为度,或用装有碎冰块的塑料袋敷在损伤部位15~20分钟。
2.冲淋法:将伤部放到冷水龙头下冲淋,直至伤部麻木。
3.浸泡法:将受伤部位放到自来水或冰水中约10分钟,其温度可 根据伤者的舒适程度来调整。
4.冷喷雾:用容易蒸发、吸收快,吸热快,并能迅速降低体表温度的制剂,直接喷洒在伤部的方法。常用的是氯乙烷、冷镇痛去雾剂、冷冻去雾剂。注意喷洒时应垂直于伤部,距离约30~40厘米,每次喷8~10毫升,以皮肤出现一层白霜为易,亦可间隔20~30分钟再喷1次,但不易过急,以免发生冻伤。
第4个回答  2020-08-21
冷疗法是在人体局部或全身施加冷的刺激,使局部或全身温度一过性降低,促使血管收缩,从而改变人体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一种方法。此法虽然在临床应用已久,在康复中应用也较为常见,特别是过大用力引起的肌肉、肌腱、韧带、软骨、骨、骨膜、神经组织的急性损伤和运动损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