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疗法的适应症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1、兴奋作用 短时间的低温度刺激会使组织的兴奋性增高。
2、抑制作用 长时间持续的进行低温刺激会降低组织的兴奋性,使肢体暂时丧失功能。
(二)对血液循环系统的作用
1、对周围血管的作用
①促进作用:短时间的低温刺激,刺激部位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出现反应性充血、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可防止组织因缺血而导致损伤。
②抑制作用:长时间的冷刺激(超过15~30分钟),皮肤会发绀变冷,可以改变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水肿和渗出,对急性期炎症性水肿、创伤性水肿及血肿的消退有着良好的疗效。
2、对心血管的作用
①对血压的影响:冷疗可使外周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对于正常血压的病人,血压升高不超过10mmHg,而对于血压高的患者,血压影响较大,甚至会加重病情,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要慎用。
②对心功能的影响:对心脏局部进行冷敷,可使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心率减慢,心排出量减少,心肌炎、心内膜炎的患者可以采用。
3、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①促进作用:在腹部进行7~14分钟的冷敷,会增强胃肠道的反射性活动,促使胃液分泌增多。
②抑制作用:引用冷水时,会使胃的血流量降低,胃排空时间延长。
③止血:胃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在病灶部相应的体表部位进行冷敷,可达到止血的效果。
(三)对肌肉的作用
1、兴奋作用:短时间的冷刺激会使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增高,促进骨骼肌收缩。
2、抑制作用:持续的冷疗刺激会降低肌肉组织的兴奋性,使肌肉的收缩期、舒张期延长,可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
(四)对皮肤及组织代谢的作用
冷刺激可以使皮肤、肌肉和关节的温度降低,皮肤在将至冰点前会出现刺痛感,触觉敏感度降低,导致皮肤麻木。将至冰点时,皮肤会变白发硬,继而出现轻度隆起,称为凝冻。停止冷疗,凝冻现象消失,皮肤恢复正常。
(五)对炎症的反应
冷疗可促进局部组织血管收缩,降低组织代谢,抑制血管的炎性渗出和出血,可缓解疼痛,对急性炎症有着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对急性炎症过后的病人,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损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0
1.急性疼痛和痉挛:如急性扭伤、落枕、残肢痛、偏瘫或截瘫的肌肉痉挛。
2.软组织损伤:运动损伤早期的血肿和恢复期的肿胀,如腱鞘炎、撕裂伤、滑囊炎等。这里大家要注意一点,运动损伤的早期指的是受伤后的48小时内,超过48小时后就不可以用冷了。
3.烧烫伤的紧急处理:适用于烫伤或烧伤面积在20%以下的患者,早期浸入冰水中直至疼痛感消失。这里大家也要好好牢记,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发生,记得及时用冷处理。
4.高热、中暑的物理降温。我们可以通过冷疗的应用,达到降温防暑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