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杀儿子弘时

如题所述

喜欢历史的人们都知道,九子夺嫡是清朝皇子为争夺皇位最激烈的斗争。众所周知,康熙也是清朝鼎盛时期的一个皇帝。他的儿子都十分的优秀。虽然皇位最终让给了雍正,但是,即使是其他几个皇子当上了皇帝,也一定可以做好。不过,这都是一些假设而已。

康熙将皇位传给了雍正,雍正登基后就开始对自己的那些兄弟下手了,当时在争夺皇位时,因为那些兄弟在背地里也耍了不少心机,使雍正吃了不少苦头。

在雍正看来留着这一帮兄弟将来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所以,他毅然选择了清理门户。说到这不禁感叹,当时那些皇族之人为了皇位真是不择手段,极其残忍!这所有兄弟中,雍正最厌恶的就是八阿哥了,因为在当时争夺皇位的时候,八阿哥的是最大的障碍,所以,雍正登基后就对八阿哥下了狠手。

史料上记载,后来雍正为了避免自己的儿子们可以顺利的做太子,雍正立下了一个规矩,就是不准公开立太子,更丧心病狂的是有传言雍正为了自己喜爱的儿子做太子,而杀了他自己的儿子。

这个传言的真假还有进一步的考证。历史上有这这样的一个说法,那个被雍正杀死的儿子是雍正的三子-弘时。弘时也是亲眼目睹了九子夺嫡,并且他跟叔叔的关系十分的亲密,看着自己的叔叔最终是这样的一个下场,弘时感觉非常痛心,于是便多说了几句求情的话,而最后,惹得雍正非常的不高兴,从而使太子的位置离弘时越来越远了。

雍正对弘时有着不好的看法,他认为弘时太软弱了,没有皇帝应该有的霸气。不过,最终至于到底处死了没有,资料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

小编写了本篇文章只是想说,在历史上,历代皇位的争夺都是极其惨烈的。在他们看来皇位才是至高无上的,其他的所有事情在皇位面前就显得太无不足道了。但是,当他们真正的坐上的皇位,他们才会明白那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位置,只有亲情才是最纯洁,最至高无上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8

雍正为什么要杀死自己极为聪慧的儿子弘时?乾隆继位后说出原因

第2个回答  2014-07-20
雍正没有杀死自己的儿子,只是迫令三子弘时自裁。 雍正活到成年的儿子只有三个:弘时、弘历和弘昼。 皇四子弘历是康熙圣祖生前非常喜欢的皇孙,很大程度上讲,雍正得到帝位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康熙喜欢雍正的这个儿子。雍正即位后,反对势力一直暗潮汹涌,当时已经成年的三子弘时有自己的价值观,对于夺皇位失败的八王允禩等人一向有好感,他对康熙朝晚期储位之争的看法,具有与其父胤禛截然不同的倾向性。因此,雍正元年雍正帝秘密建储时,当然要将这位怀有异志的儿子排除在外。 尽管如此,雍正帝继位前,他与弘时之间并无明显的利益冲突。当父子两人分别完成从皇子到皇帝,从皇孙到皇子的角色转换后,由于具有居长、生母地位较高等优势条件,弘时对储位怀有希冀,也是情理中事。然而,雍正帝秘密建储后,这对父子的关系逐步恶化,双方矛盾的性质,也随之改变。通俗地讲,弘时的悲剧命运恰是年长,使得他因为在雍正谋求皇位之时就已经有了与父皇不同的见解而招致不测! 雍正要保四子弘历继位也有深沉的考虑,那样就可以借机向臣僚们表明,他只是替康熙看中的皇孙守江山,以示对圣祖的尊重,也表明自己“实际上不愿当皇帝”的态度,那样他的日子机会好过一些,当弘历的兄长成为继位绊脚石的时候,雍正不惜忍痛割爱,按照常理,完全可以将弘时幽禁而不用置之死地的。也正是看到了这种早就确定的局势,弘历的弟弟弘昼就只能装得风流糊涂,远离政治漩涡以避祸,成为清史上有名的糊涂王爷。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雍正并未杀死自己的儿子弘时。
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3月18日-1727年9月20日),清朝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康熙四十三年甲申二月十三日子时生。母齐妃李氏。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命为允禩之子。

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时卒,年二十四岁。雍正十三年(1735年)10月,清高宗(乾隆帝)即位之后,追复弘时的宗籍。
据《清皇室四谱》的记载:“弘时长大,且已有子,忽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后人认为弘时为雍正帝赐死,多是因为对此句的误解。
事实上,弘时并没有被雍正帝处死,但确实受到极为严厉的惩治。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甫登皇位的乾隆帝颁谕:“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谊,似应仍收入谱牒之内。著总理事务王大臣酌议具奏。”

乾隆帝的上述话语,使人认为弘时被削除宗藉,是因行为放纵所致,但其具体缘故,却又语焉不详。值得注意的是,《清高宗实录》有意不载其后庄亲王允禄等人关于恢复弘时宗籍的奏折,而它则是澄清弘时之死疑点的有力史证。
允禄等人的有关奏折如下:
“总理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谨奏,为钦奉上谕事。雍正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月奉上谕,从前三阿哥年少无知,性情放纵,行事不谨,皇考特加严惩,以教导朕兄弟等,使知儆戒。今三阿哥已故多年,朕念兄弟之谊,似应仍收入谱牒之内。著总理事务王大臣酌议具奏。钦此。
“查,雍正四年二月十八日奉旨:弘时为人断不可留于宫庭,是以令为允禩之子。今允禩缘罪撤去黄带,玉牒内已除其名,弘时岂可不撤黄带。著即撤其黄带,交与允祹,令其约束养赡。钦此。
“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获罪株连,与本身获罪撤去黄带者不同,今已故多年,蒙皇上笃念兄弟之谊,欲仍收入谱牒,于情理允宜。应钦遵谕旨,将三阿哥仍载入玉牒。俟命下之日,交与宗人府办理可也。谨奏请旨。依议。”
允禄等人的奏折表明:
第一,弘时是因允禩之事牵连获罪。
第二,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十八日以前,雍正帝已将弘时逐出紫禁城皇宫,勒令他去做允禩之子,宣告父子之情已绝。
第三,弘时受到上述严惩后,并未按照雍正帝的希望改变立场,因而与皇父的关系愈加恶化。于是雍正帝对弘时的惩治进一步升级,四年(1726年)正月将允禩撤去黄带,从玉牒除名,二月,对弘时做了同样处理。
第四,弘时被撤去黄带后,由其皇叔允祹约束养瞻。这比允禩亲子弘旺在其父获罪后“发往热河充军”,继而又被长期拘禁的境况,尚强出许多。弘时为雍正帝所杀之说,不能成立。

第4个回答  2020-12-30
弘时是雍正的第三个儿子,也是乾隆帝(弘历)的哥哥,母亲是齐妃李氏。当时他上面的两个哥哥早就死了,因此弘时也算雍正实际意义上的长子。按照传统来说应该立长子,也就是弘时为太子。可是雍正帝对弘历十分喜爱,甚至刚坐上皇位不久就宣布立弘历为太子,引起朝臣议论。

弘历极其聪慧,五岁就能背诗歌,其他方面也很出色。十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祖父康熙,就深受康熙帝的欣赏。在此之后,康熙经常将弘历接进宫学习,闲暇之余自己也会对其进行教导。雍正帝因此也对弘历感到十分自豪。真实历史上,对于弘历的上位,弘时并不服气。自古以来“立长不立贤”,弘时又经常用雍正与允禩争夺储位的往事,做为自己会上位的理由高谈阔论。

雍正帝本就对那段争夺储位的过往闭口不提,如今又被弘时戳中了痛点。最后甚至把他过继给了廉亲王,既然一直提这件事,那你就跟他好好处吧。

而之后很短的时间里面,允禩又被从皇室除名,而作为“儿子”的弘时紧接着也被做了相同的处置。既然都已经被从皇室除名,所以对于皇位也没什么好争的了
相似回答